中国古代主要是农耕社会,以小农经济为主,男耕女织的生活一直是古代家庭的常态。
封建统治时期,国家一直把农业摆在较高的地位,一直以来都有“士农工商”的说法,历朝历代也基本上施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在社会地位上,农民或许比工匠商人都要高。可在实际的生活水平上,农人一直处于最为低下的阶段。而且,许多时候,说是农人,他们却可能连自己的一块地都没有,都是在为地主阶级打工。这些人被称为“佃户”,他们勤勤恳恳地种田,最后收获的粮食自己却只能得到十分之三。
许多农人一年到头也就只能勉强获得温饱,而一旦有个病痛或者天灾人祸什么的,几乎就是家破人亡的下场。
那么,在如此苛刻和艰苦的条件下,农人为什么不自己开垦荒地自给自足呢?
大环境不支持许多人以为,古代人不开荒而去给地主打工,是因为国家不支持。
其实,任何朝代对于土地政策的制定都是慎之又慎的。一开始的想法肯定是既要满足国家的需求,又要能够保证农户的利益的。而且对于开荒,国家的态度是鼓励的,但是基本上只存在于王朝初立的时候,人口稀少而土地荒芜的情况下。
商鞅变法中的“为田开阡陌封疆”,它就鼓励农民打破井田地界开垦土地。还有“屯田制”,在许多朝代都出现过。
比如说西汉、东汉、曹魏、金朝、元朝、明初和清初等,这个制度的主要内容就是组织流民或者是军队来开垦荒地。这些政策都表明,国家是欢迎农民自己开荒的。这样既可以增加国家土地,又能够增加国家赋税,增强国力的事情,国家当然是非常支持的。
但需要知道的是,在这些政策之下,农民自己是不愿意开荒的。比如说曹魏时期的“屯田制”,就需要军队和流民来开垦荒田。而这些田地里出产的粮食都要上交国家,国家再按照人口来分配粮食给这些人。但如果选择屯田的话,这些流民就只能入军户了。也就是说,不打仗的时候是农民,一打仗就是军人。
一般如果不到山穷水尽,农人是不会愿意当军户的。一旦入了军户,那就代表世世代代都要当兵打仗。而农户虽然过得苦,却人身自由,地位只在读书人之下。
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古代封建社会,所有的土地都是属于皇帝的。
所以,即便是有人能够克服种种困难来开垦荒地,从而得到良田了。那也不是属于自己的,而是属于国家的,国家这个时候说你一定要上交你就必须要上交。如果你辛辛苦苦忙碌了几年,最后那田还不是你的,你还会去开荒吗?
生产力的限制就算是在现如今,各种农具、肥料齐全的情况下,人们耕种田地的效率也不是很高。而在古代农具简陋,连耕牛都属于高端劳动力的情况下,想要开垦荒田,使其成为良田的话,就更为困难了。
种田是非常辛苦的,而在古代,那么辛苦地劳作,最后的结果也乏善可陈。据调查研究显示,汉代在农业技术大大进步后,每亩的粮食产量也不过80-120斤。
如此少的产量,如果再碰上个干旱、水涝、蝗虫这些灾害。再加上上交国家的赋税,最后农民自己能够拥有地,能够填饱肚子就已经是万中之幸了。
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只求能够活下来,又怎么会去选择开荒这个吃力而且还可能讨不了好的事情呢?
上层剥削虽然封建社会很落后,但每个朝代立朝之初,对于农民和田地都有着较好的政策。而且在赋税上,虽然国家初立,国库空虚。
但这个时候的国家都不会在农民身上薅羊毛,一般都选择在商人身上做文章,来充盈国库。所以,立国之初,农民不仅能够安心种田,而且所得的出产也不用交出去多少。为了休养生息,这时期,赋税一般都比较轻。官员也比较廉洁,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剥削出现。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的政策就很难落实到实际上,各地的地主豪强又开始了对于农民的剥削
比如在宋朝,实行的就是“不立田制、不兼并”政策,不再执着于将土地国有化,不再过多干预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这种政策让许多农民成为了自由民,能够安心过上“男耕女织”的小日子。
但同时,允许土地私有也加大了地主豪强兼并的速度,进而让更多的农户失去了自己的土地,成了为上层打工的“佃户”。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你花费大力气开垦出了良田,又有什么作用呢?无权无势的农民拥有再多的田地,只要上面的人开始剥削压迫,就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自然环境中国的版图非常辽阔,地大物博,养育了中华儿女五千年。但其实真正适合耕种的土地并不多。
基本上,适合耕种的田地,在历代朝廷的维护下,也就那么多。
而没有开垦的荒田,它既然之前没有成为耕田,自然是有原因的。比如说自然条件恶劣,或者说没有水资源,无法让人安居等等。
如果开垦荒田最后送上了命,或者田地开垦出来后,人没有办法利用上的话,那自然也是没有开垦的必要了。
所以说,知道古代农民为什么穷死都不去开荒了吧?事实上,在古代开荒是有很多方面需要考虑的。
只有在朝廷给出明确法令的情况下,农民才会去开荒。历史上的历朝历代,都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政策出台。但在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上层社会开始腐败之后,这些政策就形同虚设了。
本来是益民的政策,最后反而变成害民的铡刀。
所以,越是到王朝后期,农民就越不会去选择开荒了,宁愿跟在地主豪强门下,付出劳动然后混口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