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军队运用自杀式无人机对俄罗斯境内目标发起远程袭击,自俄乌冲突以来,此类行动频率逐渐升高。最近一次突袭发生在8月21日,乌军无人机穿越1700余公里,直捣位于摩尔曼斯克州的奥列尼亚空军基地。该基地作为俄军洲际轰炸机的重要部署点,主要承担图-95轰炸机的起降任务。尽管此次袭击的具体战果尚不明晰,但其象征意义不容忽视——标志着乌克兰远程打击能力的新里程碑。
莫斯科上空警报频响乌军无人机不仅针对偏远地区的战略基地,还对莫斯科等重要城市展开袭击。8月20日,乌克兰向俄罗斯首都发射了规模庞大的无人机群,引发广泛关注。尽管部分无人机在接近目标前即被击落,但此类行动显示出乌克兰具备跨域打击能力,且能够避开或穿透俄方防空系统。图-95轰炸机虽老旧,却因其核打击潜力而备受重视。乌克兰持续对这类资产实施打击,意在削弱俄罗斯的战略威慑力。
俄军纵深防线屡遭突破乌克兰无人机何以能够深入俄罗斯腹地?背后离不开技术进步与情报支持。乌克兰在战前并无强大无人机工业基础,但在冲突期间迅速提升技术水平。实现远程精确打击不仅需要先进导航系统,还需精确情报配合。美国及其盟友在提供卫星图像和其他形式的情报支援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借助这些资源,乌克兰得以规划复杂飞行路径,规避俄防空网。
战略考量下的目标选择乌克兰选择攻击俄方战略轰炸机基地而非更贴近前线的战术空军基地,背后隐藏着深层次战略考量。削弱对手核打击力量符合某些外部势力利益。即便实际破坏有限,此举仍可迫使俄空天军调整部署策略,间接降低其对乌军事行动效能。然而,从实际效用看,打击近距空军基地或许更能缓解乌军地面部队所受空中威胁。
反击与代价共存乌克兰的每一次成功袭击都可能引发俄罗斯更为猛烈的报复。8月19日,俄军利用苏-35战斗机摧毁了位于哈尔科夫州的一辆乌军S-300P防空导弹发射车,进一步削弱了乌军防空能力。随着冲突升级,双方都在探索更加高效打击手段。廉价无人机用于侦察与干扰成为新趋势,旨在耗费对方宝贵资源。尽管乌克兰在舆论场上似乎占据上风,但实际损失远超表面所见。电力基础设施受损严重,乌克兰正面临严峻冬季挑战。
谁将为和平付出代价?乌克兰无人机攻势看似取得一系列胜利,但真正赢家未必清晰可见。在持续对抗中,平民生活受到极大影响,基础设施遭受破坏,未来重建之路漫长且艰辛。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究竟将走向何方?各方又能否找到停止流血冲突的办法?这些问题留给所有人思考。
被打击了九百多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