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破!南开大学这项新技术,比亚迪和华为都盯上了

科技有点源 2025-02-18 05:43:35

中国雷达技术这次玩了个大的!南开大学联合香港团队搞出4英寸薄膜铌酸锂芯片,直接把毫米波雷达分辨率干到厘米级。

自动驾驶识别障碍物?暴雨天照样看得清塑料袋飘动轨迹;智能家居预判人体动作?空调比你对象还懂你冷不冷。更离谱的是,这技术要是量产,那成本直接砍半——“以前雷达贵到车企肉疼,现在便宜到扫地机器人都用得起”。

结合近期六代机、DeepSeek等技术爆发,有网友戏称:“中国是不是在月球背面挖到了啥?”

黑科技怎么来的?

简单说,南开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合作团队用了一种叫薄膜铌酸锂的神奇材料,结合CMOS工艺(就是造手机芯片的技术),硬生生把传统雷达的“大块头”压缩成了15毫米长的芯片。

这技术有多猛?测距、测速、成像全在片上搞定,分辨率直接干到厘米级,能看清百米外一根头发丝粗细的障碍物!

图源:Nature Photonics

传统雷达为啥不行?低频段窄带宽,就像用老年机看4K电影,卡成PPT。而光子雷达直接开挂,用光子技术打破片上光子雷达在频率与带宽上的限制。甚至可能发展成和激光雷达并列的传感方案,而成本又低很多,像华为和比亚迪这些搞自动驾驶,你说这技术他们能不盯上?

能用来干嘛?

车载雷达首当其冲!以后你的车不仅能识别百米外的障碍物,还能和其他车“实时对讲”,共享路况信息,堵车?不存在的。而且抗干扰能力也拉满了。

未来,它还可能用在6G通信和智能家居里,比如让家里的空调自动感应你的位置调节温度。

此外,在卫星遥感领域,光子毫米波雷达可以用于更精确地测绘地形、监测海洋环境以及进行军事侦察。

图源:网络

但问题来了:技术再强,量产跟不上也是白搭

薄膜铌酸锂的加工精度要求逆天,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该如何实现量产呢?

得靠国内厂商通力合作才行,硬件和软件得一起配合,才能把资源用到最好。在光子毫米波雷达芯片的生产过程中,那个MES管理系统和WMS管理系统可是能帮上大忙的,用低代码开发工具就能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实现芯片的量产。

这种低代码开发工具在工厂量产制作上的好处就是高效、灵活、易用,能大大降低开发难度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就比如用云表平台,它那个“画表格”开发软件的能力,业务人员通过拖拽式开发,MES、WMS模块像搭积木一样拼出来,成本砍到脚底板。举个例子:某厂用云表搭了一套MES,三个月上线,良品率从70%飙到95%,成本省了200万。

而且,还支持定制化,这些功能还能根据芯片生产的实际需要,灵活地增加、删除、查询和修改。

比如,这类芯片数据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用云表精细到个体的权限控制,来确保重要数据只有指定的人才能看和动,保洁阿姨想偷拍技术参数?门禁人脸识别直接触发警报。

得说一句,这不是什么小玩具,像中铁二局、许继电气、中国电信、海尔等知名企业都在用它。

结语

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以前总有一种声音甚嚣尘上,说什么中国人创新能力比不上西方人,做什么都只会照抄西方的那一套。离谱的是,直到现在,依然有不少人对这种观点深信不疑。曾经,我也被这种言论怼得无言以对。

但这几年,我猛然意识到,事实根本不是这样。中国以前创新不多,是因为新中国的科技基础太差了,而不是创新能力不行!中国前几十年一直在追老科技,到近几年我们把老科技补完了开始创新,这一创新直接给美国吓傻了!比如南开大学这次的光子毫米波雷达、还有DeepSeek、六代机、航母、新能源等,创新是接连涌现出来。

(中国科技强大的直观体现:有人记得现在神舟是几号吗?评论区聊聊)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能随手给个转发,好评,将感激不尽!多谢多谢。

文:天地

0 阅读:0
科技有点源

科技有点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