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命大乌苏竟是伪国产?这些啤酒竟来自同一家公司?

桐桐看趣事 2025-01-12 00:50:42
嘉士伯在中国的早期足迹与市场碰壁

(一)结缘中国及早期发展

嘉士伯作为世界第四大酿酒集团,创立于 1847 年,在啤酒领域有着深厚底蕴,诸如首次分离人工酵母、改良大麦品种等贡献斐然。早在 1876 年,它就与中国结缘,不过随后因国内时局动荡而暂别。直到 1978 年,嘉士伯在香港设立总部,二次进入中国。

那时,嘉士伯啤酒是典型的欧式厚重风味,在当时的中国,普通大众既喝不习惯又难以承受其价格,所以它只能将目光聚焦在酒吧、夜场等高端场所,以进口方式售卖,维持着还算不错的经营状态。

(二)应对竞争与扩张尝试

进入 90 年代,国内啤酒行业风起云涌。1985 年实行啤酒专项工程后,地方啤酒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短短几年就达 813 家,中国啤酒产量也一路飙升,从世界第 26 位跃居第三位,到 1993 年更是位居世界第二。同时,其他外资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市场,通过投资国产啤酒厂商、打起价格战来争夺份额。

1992 年,嘉士伯在广东设立第一家啤酒厂,试图反击,可珠三角竞争激烈,嘉士伯无力抵抗,只好开启收购之路。1995 年收购惠州龙八啤酒,但因香港总部对内陆市场缺乏了解,过于依赖高端渠道,市场规模始终难以打开。1998 年,嘉士伯又将目光投向上海,合资成立嘉酿上海啤酒有限公司,然而上海消费者并不买账,嘉士伯陷入连年亏损,2000 年只能将上海工厂卖给青岛啤酒,退回广东。

西进策略:嘉士伯开拓西部啤酒市场的征程

(一)战略转移与初期收购

2002 年,国内啤酒市场格局再变,产量超过美国,前景广阔。此前入股青岛啤酒的外资品牌似乎摸清了中国消费者习惯,靠低端淡啤酒站稳脚跟。沉寂两年的嘉士伯不甘心放弃,借中国加入 WTO 契机卷土重来,这次它痛下决心抛弃高端傲慢理念,选择从西部切入。

当时西部尚无特大型啤酒企业主导,是个开放市场,但经济形势一般,人均啤酒消费量低,收益与风险并存。嘉士伯开启收购热潮,2002 年底,半年内就全资拿下昆明华狮啤酒和大理啤酒集团。2004 年,收购速度加快,先后获取西藏拉萨啤酒 50% 股份、与兰州黄河啤酒组建合资公司,还拿下酒泉西部啤酒和天水奔马啤酒部分股权,同年 9 月又顺利取得新疆乌苏啤酒 34.5% 的股份,随后两年持续在青海、宁夏等地投资布局,短短三年多,嘉士伯就成功打开西部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二)乌苏啤酒收购背后的复杂商战

以嘉士伯收购乌苏啤酒为例,背后故事精彩又残酷。乌苏啤酒原本只是新疆天山北路乌苏小县城的地方品牌,90 年代在激烈竞争中艰难求生,当时新疆啤酒市场企业众多,新疆啤酒产量是乌苏的 10 倍,占据主导。后来乌苏收购陷入困境的乌鲁木齐卢云堡啤酒厂,闯入乌鲁木齐与新疆啤酒竞争,新疆啤酒则通过收购新疆啤酒花股份有限公司,组建集团,准备吞并乌苏。

乌苏赶紧向四川蓝剑啤酒求助,蓝剑入股后与新疆啤酒集团展开缠斗。2003 年,新疆啤酒花股份出事,新疆啤酒集团陷入危机,自治区寻求接盘者重组,蓝剑挺身而出但实力有限,嘉士伯趁机参与。

嘉士伯先是单独收购乌苏 34.5% 的股份,又和蓝剑联手成立蓝剑佳酿,一起接盘啤酒花股份,最终嘉士伯不仅获得乌苏啤酒股份,还间接掌控了部分新疆啤酒及其他疆内小型啤酒公司,几乎将新疆啤酒企业纳入关联体系,可见其收购手段之巧妙与布局之深远。

嘉士伯对重庆啤酒的步步为营与控股之路

(一)介入与悄然布局

在西部大肆扩张的嘉士伯,自然也盯上了重庆啤酒。重庆啤酒曾凭借山城啤酒在 90 年代势头强劲,还于 1997 年登陆上交所,但因母公司一些决策失误,涉足乙肝疫苗行业,影响了啤酒主业发展。2004 年,英国苏纽啤酒为进入中国市场,买走重庆啤酒 17.46% 的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可仍未改变其在市场洗牌期的颓势。

2008 年,嘉士伯联合荷兰喜力绕过重庆啤酒,收购苏纽,拿下其持有的重庆啤酒股份,悄然成为第二大股东,很多重庆本地人都未察觉。两年后,重庆啤酒有股东出让 12.25% 的股份,百威、华润等纷纷觊觎,嘉士伯却以 23.84 亿元天价击退对手,持股达 29.71%,成为最大股东。

(二)危机中的抄底与绝对控股

然而,2011 年重庆啤酒研发的乙肝疫苗宣告疗效不佳,股价大幅下跌,市值蒸发 250 亿。但这对嘉士伯来说却是抄底良机,它不断增持,到 2013 年,持股比例跃升至 60%,实现对重庆啤酒的绝对控股。在收购重庆啤酒期间,嘉士伯也没停下在西部的其他布局,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进一步巩固了在西部啤酒市场的统治地位。

嘉士伯的市场影响与啤酒行业的思考

(一)品牌整合与市场表现

经过多年运作,嘉士伯完成了对西部几乎所有啤酒品牌的整合,成为名副其实的 “西部之王”,伴随西部经济崛起,收获颇丰。同时,像百威等外资品牌也在中国大肆收购,诸多地方啤酒品牌被纳入旗下。不过,被收购品牌借助外资资源,有的也迎来新机遇,如乌苏啤酒在嘉士伯营销下走出新疆成为网红啤酒,哈尔滨啤酒在百威助力下打入国际市场,这一结果引发了不同评价。

(二)行业竞争与未来展望

嘉士伯虽在西部大获成功,但长期偏居一隅,丢失了东部不少市场,如今也在执行东进政策,收购江苏天目湖啤酒,推广乌苏啤酒至全国,自身品牌也在东部发力。在未来国内啤酒市场竞争中,希望各大啤酒巨头能让利消费者,酿造更多平价好酒,而非靠工业水啤抢占市场。

毕竟商场如战场,嘉士伯在中国啤酒市场的征战历程,充分展现了激烈竞争下品牌的兴衰与市场的残酷变化,也让我们看到民族品牌传承与坚守的重要性,期待国货能在啤酒行业绽放光彩。

文章来源:十万个品牌故事

0 阅读:0
桐桐看趣事

桐桐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