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中小学课间10分钟变成15分钟了!小变化有大意义,南京部分学校打算这样推进

扬眼 2025-01-23 23:05:49

日前,江苏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2·15专项行动”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明确保证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课间活动时间15分钟。对此,江苏学校如何看待?如何落实?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南京部分教师和校长。

《通知》明确:2025年起,全省中小学落实15分钟课间时长

《通知》明确,自2025年春季学期起,全省义务教育学校落实15分钟课间时长,每节课间要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通过适度活动、游戏、交流等方式放松休息。每天上、下午各安排一次不少于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和两次眼保健操(包含在课间时间内),并纳入教学计划,列入作息安排。为稳妥做好作息时间调整工作,将设置为期一个月的课间时间调整缓冲期。

同时,自2025年秋季学期起,全省小学全面施行每天1节体育课,初中试点每天1节体育课,到2026年秋季学期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

《通知》要求,各地各校要以实施“2·15专项行动”为契机,建立学生课间时间调整的检查反馈机制,形成工作闭环,并将“2·15专项行动”落实纳入责任督学督导范围,加强督促指导,公开监督投诉方式,结合日常工作开展明察暗访等,积极营造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全面提高社会各界对增设体育课、合理安排学生作息时间重要性的认知,校家社协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体育特级教师:关键在于基层学校抓落实

如何落实2·15专项行动?南京教师和校长怎么看?江苏省一名体育特级教师表示,这个文件是省教育厅更加关注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又一个重大举措。课间全部由10分钟变成了15分钟,就是让小朋友们下课了有时间走进操场,走进阳光,参加体育活动,改善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状况,降低学生的近视率等等,真正地体现以人为本。

这位体育特级教师表示,接下来是各个学校校本解读的问题,课间怎么引导孩子们更好地走进阳光,有序地进行锻炼?特别是主城区的一些学校,场地比较小,怎么去防患安全隐患?如何利用有效的举措来保障这15分钟锻炼的质量?其实北京在2024年9月份秋季开学的时候,已经开始实施课间15分钟,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借鉴北京中小学的做法,然后再根据自己的校情进行科学地规划。

这位老师表示,2·15行动方案关键在于基层学校抓落实。“我觉得2·15行动方案,不仅仅是体育组的事,更应该是一个学校校长牵动全体教师来进一步落实的事,只有全员贯彻2·15方案的要求,才能够真正地把锻炼的效果落到实处,才能够有效地去改善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现状,让孩子们真的能够在义务教育阶段健康活泼地去生长。希望大家全员重视,创新机制,真抓实干,惠及每一位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校长:如何用好课间15分钟,学校正在谋划布局

“学校刚接到通知,老师们心里还是比较迷茫的,这5分钟从哪里来?会不会挤占课堂教学的时间?课堂教学的目标能不能在35分钟内达成?”南京江北新区高新实小校长徐雪晶表示,“细想一下,课间和课堂从来就是一体的,都是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该重视课间活动的质量,用好课间15分钟。”

下一步如何落实?徐雪晶说:“首先,学校老师们要在思想上达成统一认识,不要觉得这5分钟是浪费了教学的时间。其实很多风景都在窗外,很多空白才能有更多的可能。第二件事就是落实。从假期开始,我们就要提前谋划布局。比如,老师如何高效地备课,把课堂做切片式地研究,提高课堂效率。另外,学校也要研究多出来的5分钟怎么利用?”

“初步设想,课间15分钟可以做一些主题规划,比如放松身心、体育游戏、科学探索、社交互动、劳动实践等等。学校可以做相应地设计,并给出评价机制。后勤保障中心还要打造与之配合的场所或空间,学校的‘萌宠乐园’‘百草园’‘森林图书馆’‘萌创乐园’对学生全部敞开。这当中尤为重要的是安全隐患的排查以及安全措施,这个假期,学校会做一些提前谋划和整体布局的思考。”

专家建议:提高体育课的强度和质量

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院院长王宗平教授表示,2·15行动方案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如果每个孩子每个课间能增加5分钟的活动量,对于改善“小眼镜”“小胖墩”“小驼背”等现象很有帮助。当然前提是保留原来的大课间,保证孩子每天运动2小时的基础上,如果以牺牲“大课间”来换取课间15分钟,那就是“换汤不换药”。“我们小时候体育课虽然每周只有2课时,但是那时候上完体育课都是汗流浃背,腰酸腿痛,但是现在的体育课普遍强度不够,蜻蜓点水。我把它称为‘三无七不’温柔体育课,即‘无难度、无强度、无对抗’,‘不出汗、不喘气、不心跳、不脏衣、不日晒、不摔跤、不奔跑’,建议提高体育课的强度和质量,真正提高学生体质健康。”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校对 盛媛媛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