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街头乞讨的小女孩到香港金像奖影后,惠英红的人生就像一部不断反转的港片,她在最艰难的时候选择了最难走的路,用尽全力在演艺圈打拼,最终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惠英红的家族从皇族沦落到街头,父亲带着几箱金子想要东山再起,却在逃难路上被人骗得一干二净,一家人只能在香港的街头巷尾寻找容身之处。
三岁的惠英红跟着妈妈在酒楼门口乞讨,靠着剩菜剩饭度日,她那时候就学会了看人脸色,知道怎样才能让人多给一些吃的。
在红灯区里,小小年纪的惠英红靠着卖口香糖和香烟维持生计,她总是笑眯眯地跟客人说话,用天真的笑容换取更多的收入。
生活的重担压在这个小女孩身上,她没有机会上学读书,但街头生活教会了她如何生存,如何在最艰难的环境中找到出路。
十三岁那年,惠英红选择了去做舞女,这份工作能让她赚到一千五百块钱,在当时已经是很不错的收入,可是这样的工作没有未来。
在舞厅里,惠英红看到太多人堕落,她不想成为其中一员,但为了养家,她只能咬牙坚持,直到命运给了她一个转机。
导演张彻发现了这个灵气十足的女孩,给了她一个五百块钱的演员工作,虽然工资少了一千块,但惠英红还是选择了这条未知的路。
母亲不同意她去演戏,但惠英红第一次违背了母亲的意愿,她知道这可能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
在邵氏影业里,惠英红既不是最漂亮的,也不是最有背景的,她唯一的优势就是能吃苦能拼命,这成了她立足影坛的资本。
一九七九年,惠英红接到了《烂头何》的女主角,她不用替身,每个动作都亲自完成,在那个没有女性武打明星的年代,她硬生生地闯出了一片天。
拍戏受伤是家常便饭,惠英红的脸上总共缝了八十九针,但她从来不在母亲面前喊疼,因为她看到母亲偷偷哭过。
她的嘴角、眼角、额头、鼻梁骨、膝盖都留下了伤痕,但她从不退缩,因为她知道,错过了这个机会,可能就再也没有翻身的可能。
在拍戏现场,惠英红总是最拼命的那个,她说没有人不怕死,但比起死亡,她更害怕回到从前那个腐烂的环境。
一九八二年,惠英红获得了人生第一个金像奖影后,但好景不长,武打片式微,她很快就从主角变成了配角。
那段时间,惠英红陷入了深深的抑郁,她一度想要结束生命,是妹妹把她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醒来后的惠英红重新振作,她开始转型,专注演技,不再纠结于戏份的大小,而是把每个角色都演到极致。
五十岁那年,惠英红再次获得金像奖影后,这一次的泪水比上一次更有分量,因为这是她用演技征服评委的结果。
从那以后,惠英红的演艺事业开始走上正轨,她的戏路越来越宽,在其他女演员为年龄发愁时,她反而获得了更多的机会。
但人生总是有得有失,惠英红的父亲没能看到她第一次获奖,哥哥没等到她第二次获奖,母亲也在她第三次获奖前离开了人世。
如今的惠英红已经六十五岁,她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唯一的白月光是的美国大兵,但她再也没能找到他。
对于这些遗憾,惠英红说得很洒脱,只要不是会让她死掉的事情,都不是什么大事,这种态度让她在演艺圈走得更远。
从街头女孩到影后,从武打明星到实力派演员,惠英红用一生诠释了什么叫做永不言弃,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命运再难,也要活出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