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12分钟,再曝好莱坞的创作力崩盘

体育大昇意 2024-08-12 16:19:20

奥运宣传被电影和音乐元素抢戏,好莱坞自大而无能的体现。

文|罗冉峰

马丁·斯科塞斯曾批评,“漫威出品的东西不能算是电影,而是‘大型主题公园’。”老爷子对好莱坞这些“大片”创作方还是客气了。

好莱坞一线商业电影创作力每况愈下是很多电影人和影迷的共识,但是以漫威超级英雄电影为代表的幻想电影,在追求视觉奇观和系列化的过程中日益脱离了对电影艺术特性的追求。经不起推敲的剧情、潦草肤浅的人物、混乱矛盾的设定、强行上马的多元价值观输出……除了这些缺点之外,我觉得最无趣的一点在于,即使作为娱乐消遣作品来看待,创作者们也始终躲在舒适区中,无法赋予大片更多的“戏味”。他们将作品的矛盾驱动力放置在他们觉得“驾轻就熟”的青春成长、中年危机之类的命题之上,而鲜有能从更复杂的社会、伦理、文化层面上设计叙事文本。

而这些本来是好莱坞作为电影工业殿堂所擅长的东西。《星球大战》讨论自由与秩序的平衡、《侏罗纪公园》争辩自然与科技的冲突、《异形》试图呼应美国社会一度的文化动荡、《泰坦尼克号》歌颂普世式的人性闪光……好莱坞曾是全球电影工业的灯塔,然而沦落到如今靠“烂仔闯祸”“家人站队”“贫嘴耍宝”等贫瘠小气的把戏来搭建表演舞台。

“主题公园电影”投资巨大,但其中的佼佼者能创造极其惊人的收益。这造成投资者和创作者试图“把握”市场喜好,在创作旨趣方面抱着有商业成功前例的寥寥几棵主题之树,确保投入风险可控、利润前景可观。但创作者越想讨好市场,市场却似乎越来越厌倦他们的不思进取。

而可叹的是,创作者们还没意识到这个问题,或者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却因为长期的创作惰性难以重回正轨。无论是哪一点,都让人担心商业大片市场的进一步荒芜。

仿佛现有院线作品仍不足以暴露好莱坞的创作危机,当四年一度的奥运会进入“洛杉矶时间”时,好莱坞竟然用一套粗制滥造的表演,去展示商业影人们如何自暴自弃。

每届奥运会闭幕时,都会辟出专门环节,给下一届奥运的东道主展示自我。2024年巴黎奥运会闭幕式的“洛杉矶12分钟”,采用了一个好莱坞大片式的开场。巨星汤姆·克鲁斯带着《碟中谍》中伊森·亨特的风采,在法兰西体育场现场表演特技空降,再骑上标志性的摩托车,从现实走进视频,将奥运五环旗扛到洛杉矶好莱坞山。

好莱坞的基本拍摄和剪辑水平终归还是衬得上行业翘楚的标签,加上阿汤哥表演投入,护送五环旗的过程释出孤胆英雄式的凌厉与坚定。之后五环旗几经传递,期间用群众跟跑的桥段致敬好莱坞的美式主旋律巅峰之作《阿甘正传》,最终来到长滩。一场音乐派对为奥运的回归洗尘接风。

然后,音乐派对视频共计播放十分钟。除了演出者挥舞一下五环旗,音乐人穿了带五环图案的衣服、带美国奥委会标志的外套或与美国代表团闭幕式制服同样风格的拉夫劳伦T恤,演出结尾放了一枚五环主题色的彩炮,就基本看不出任何奥运宣传元素。

《洛杉矶12分钟》,剧终。

“洛杉矶12分钟”的导演叫本·温斯顿,是一名英国人,凭借制作《詹姆士柯登深夜秀》获得过艾美奖,也执导过《老友记重聚特辑》《单向乐队:这就是我们》等少数影视作品。制作影视作品与制作现场演出不是同类型工作,本来没必要质疑温斯顿的影视方面没有真正的过硬履历。

然而,温斯顿就是“走不出舒适圈”的代表,他真的把奥运东道主的宣传环节搞成一部纯正的短片。

而这短片真正的创作部分,只有五环旗从巴黎传到威尼斯海滩的段落,全长两分钟。过去奥运新东道主的宣传环节为八分钟,洛杉矶多要来四分钟,结果录播的音乐演出就搞了十分钟。

好莱坞商业大片的毛病完全投射到“洛杉矶12分钟”之上——自大而无能。

此前无论夏奥抑或冬奥,没有任何新东道主敢在宣传环节中使用如此稀疏的文化元素。温斯顿与他的合作伙伴们充满“文化自信”,以为凭借电影和音乐两大流行文化产品,就能让人对洛杉矶产生“梦之城”般的热切期待。

对于那些擅长向全球输出流行标签的大国来说,当奥运来到它们的土地,流行文化的装点功能更加强烈,正如近几届奥运会上,我们看到了英国的摇滚、日本的动漫和游戏、法国的跑酷和卡通人物……然而这些往日的东道主不会只停留在流行文化之上做文章,“伦敦八分钟”的雨伞玩笑、“东京八分钟”的黑科技彰显、“巴黎八分钟”的太空浪漫《马赛曲》,同时将城市与奥运的跨界人文气质生动反映。

而“洛杉矶12分钟”只堆砌了创作者所认为的“天使之城”的魅力:难道62岁仍亲身上演特技的汤大帅哥、难道自由奔放的西海岸说唱,还不够代表洛杉矶的最美丽姿态吗?温斯顿甚至傲慢到,连现场演出这种高度考验调度管理能力的环节也懒于执行。“巴黎八分钟”打破时空,将表演场地从东京移到巴黎现场,但表演仍然是实时进行的。而“洛杉矶12分钟”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录制播放,制作难度低于现场表演,似是反映创作者的“省力”心态。

自大的背后是无能,温斯顿之流很可能根本没有理解奥运精神,以及其与洛杉矶之间的联系的能力。因为即使只用好莱坞电影来映照奥运场景,只要花点心思就能在星汉灿烂的好莱坞经典电影名录中找出可引用的对象:《爱乐之城》的追梦心声、《风月俏佳人》的浪漫华美、《雨中曲》的雨夜自由、《速度与激情》的热烈澎湃……对了,说到阿汤哥,不妨将他主演的《借刀杀人》的黑色神秘也融入其中。

至于音乐部分,我并无相关领域的涉猎,在此不作妄语。然而,我内心也很难抛掉一个疑问:Snoop Dogg那首带着一堆“Nixxa”“Sxxt”“Motherfxxx”字眼的说唱歌“Drop It Like It's Hot”,真的是适合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的作品吗?

无论如何,一场试图以自身流行文化标签来标榜形象的宣传演出,最终却连这些流行文化的精华都未能用在实处,这是一场令人难堪的奥林匹克宣传表演。尤其是考虑到洛杉矶之于奥运会的意义。

2028年是洛杉矶第三次承办奥运会,而之前两次都实现了奥运史上的新突破。1932年奥运会第一次专门建造供运动员入住的奥运村,以及引入奏胜利者所在国国歌的仪式;1984年奥运会更加是奥运会完成商业化转型的历史性时刻。

当时隔44年奥运会重返洛杉矶之际,奥运会恰好也处于一个微妙的转折时期。地缘政治和价值观争鸣令奥运会的和平博爱姿态大受冲击,日益高昂的办赛成本也令寻找承办城市日益艰难,大型运动会对观众吸引力日益降低的阴影始终如影随形……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8月10日宣布卸任,被视为又一象征式事件,仿佛暗示这位前奥运击剑冠军已厌倦体育政治场上的刀光剑影。

难道“洛杉矶12分钟”对奥运元素的巨大淡化,是另一场改革的开端?正如我们可以质疑表演中对电影元素的应用十分苍白,但其实千万不要质疑没有《速度与激情》的元素:洛杉矶市长新鲜强调,“LA 2028”将是一届“无车”奥运会。

作为体育迷,我自然希望2028年奥运会揭开奥林匹克新锐的又一页。但作为一名摆脱不了商业大片观影习惯、却又看不出创作旨趣改观的普通电影观众,我又无法不担心,洛杉矶奥运会也向着“主题公园化”的方向走去。斯科塞斯后续还曾撰文,指出“主题公园化”代表着那些不包含“启示真相、悬疑,以及纯粹的、情感上的危机”的系列电影。

至少在“洛杉矶12分钟”中,我看不到对奥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概念性演绎,也看不到一种欢迎世界各地人士享受一场体育+文化盛事的真切情感。录制的动作大片过场和音乐会,放在任何其他类型的演出场景中都不违和,那种热爱体育的人所希望看到的体育精神,究竟在哪里?

我已经忍不住在想,2028年夏天洛杉矶游客的第一大目的地,会不会始终是阿纳海姆的迪士尼乐园?那里离奥运开幕式场馆洛杉矶纪念体育场,只有32分钟车程。

注:本文图片除特殊备注外均来自OSports全体育

1 阅读:479
评论列表
  • 2024-08-13 21:27

    复仇者联盟4之后一路崩!是不是之前的主创团队都已经实现财富自由去加勒比海买小岛去了!?[吃瓜][吃瓜][吃瓜]

  • 2024-08-13 21:28

    没有新闻可以发点别的,老是这样酸真的很差劲

体育大昇意

简介:领先的体育产业信息及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