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俄罗斯两架苏-57战机抵达珠海参加航展,这是该类型战机首次来中国参加展览。作为俄罗斯的唯一一款五代机,苏-57战机历经二十多年的研发进程,从首次试飞到服役又间隔将近10年。在俄乌冲突中苏-57曾被西方媒体报道执行过40多次任务,且“无一受损”。不过今年早些时候乌克兰的一次袭击行动中,疑似一架苏-57战机停泊在俄罗斯机场,遭到远程无人机火力打击损坏,目前只有乌克兰和西方国家认为其属实,俄罗斯方面并没有证实这件事。
这次航展中,各方报道提到苏-57的机身外表,以及蒙皮部位铆钉衔接比较粗糙,且比中国的歼-20、美国的F-22等型号更加“突出”。比如中国和美国战机为了尽量保持机身一体化和“整体性能”卓越,铆钉部分都是和蒙皮紧密贴合。外媒指出中美战机都越来越呈现出模块化的特点,即减少铆钉以及焊接部分;但苏-57仍然存在很明显的铆钉“多余”,看起来距离更新换代还很远。这些都从不同程度影响到了战机的综合性能,而不只是外观“美观”。
另一个外观细节是苏-57的弹仓缝隙,苏-57战机和中美战机不一致的是其弹仓部位并不是采取固定化贴合技术,而是类似一道闸门来区分机腹内部,使用时这道弹仓闸门就会自动打开,并从中推出武器;相比较来说中美五代机的弹仓为了保证最小化雷达侦测面积,贴合不仅很紧,还被推测用于倾斜角度打开武器舱门,以保证在投弹时都有最小的雷达截面积,最大化五代机的隐身性能,俄罗斯看起来并没有如此精细。
国外媒体之前也提到过,他们认为苏-57战机的隐身性能“很难通过验证”,其发动机部分臃肿,为了最大化推力而采取非流线布局,所以其针对雷达扫描时劣势明显,西方国家认为其“还没有达到国际标准”。但俄罗斯装备的两台高推力发动机AL-41F1S型号能让他们不仅保持超高速飞行,而且还可以采取复杂的机动动作,相比于中美来说综合性能表现优秀。尤其是对标F-35单发的机型而言,SU-57的性能更加卓越且发展空间很大。
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苏-57战机可以适配俄方目前研发的所有空射武器,其弹仓部位虽然被指“粗糙”,但大型武器装载匣不仅可以匹配一般武器,还能使用KH59超音速导弹,性能非常卓越。俄罗斯战机此次来珠海首秀,目的并不是为了将这种武器推向国际,更大可能性是展示给全球看俄罗斯的“肌肉”,来震慑北约国家不敢下场帮助乌克兰,以及纵容乌克兰进行打击俄罗斯腹地的危险动作,俄方还有最后的看家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