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说来也是够逗的,一把值不少钱的老古董剑就这么给糟蹋了,要不是那老汉脑子一根筋非要把它改成菜刀用,这把剑说不定现在正在博物馆里头摆得好好的呢。
那会儿是2010年,山里头有个叫易老汉的人整天就知道放牛,这人性格怪得很,从来不爱跟人打交道,就喜欢往那些没人去的深山里钻,谁知道这一天他在一处破房子旁边歇脚的时候,眼尖地发现墙根那儿露出来一截生锈的铁片。
这老汉也没多想,伸手一拽就把那铁片拔出来了,仔细一看竟然是把老长的剑,虽说全都是锈,但是隐约能看出上面还有些花纹文字,老汉也不在意,随手就往背篓里一扔带回了家。
要不是邻居看见了这把剑,这事儿可能就这么过去了,好在那些街坊邻居都说这东西看着像是古董,劝了好久老汉才终于答应去县城找人看看。
博物馆的专家拿着放大镜研究了半天,告诉老汉这是清朝的文物得上交,但是一听说就给个奖状,老汉当场就不干了,嘴里嘀咕着不值钱的破铜烂铁上交它干啥。
这一回去,老汉就琢磨着这剑既然不值钱,那还不如弄成个能用的东西,于是拿着磨刀石就开始磨,把那些锈都磨掉了,这才看见上面写着青龙剑三个大字。
但是老汉压根不认识这些字,觉得剑尖挡事就给锯了,剑柄也给拆了当柴火烧了,从那以后这把剑就成了他家切菜剁猪草的工具,整整用了五年。
直到2015年文化站的人下乡查访,听说了这事儿才赶紧去看,结果发现这剑已经面目全非,原本三尺长的剑只剩下两尺,剑身上全是豁口。
专家们看了都气坏了,说这是清代的青龙宝剑,要是完整的能进博物馆,现在给糟蹋成这样连研究价值都没了,最后文化站只能花一百块钱把这剑买回去。
其实这事儿说到底也不能全怪老汉,毕竟他也不懂这些,要怪就怪咱们对文物保护的宣传做得不够,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啥东西是文物。
现在想想这事儿挺可惜的,一把好好的清代宝剑就这么给糟蹋了,要是当初老汉能早点上交,也不会落得这个下场,不过事已至此也只能算是给大家提个醒。
老汉后来也知道错了,但是已经晚了,现在这把剑就躺在县博物馆的角落里,上面写着因为不当处理而损毁,看着就让人心疼。
这事儿告诉我们,以后要是碰到这种情况,千万别自作主张,赶紧找专业人士看看,说不定就是件宝贝,要是自己瞎处理可就真成了遗憾。
文物这东西,一旦损坏就没法修复了,每一件都是咱们祖先留下来的宝贵遗产,要是都像这把剑一样给糟蹋了,那可就真是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