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国废除奴隶制43年,仍有67万奴隶?中国帮其发展渔业,西方被打脸

世界名人的过去 2024-11-23 05:08:47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

在非洲西北的毛里塔尼亚,世界上最大的奴隶制国家之一,几乎每个人都知道这里曾经宣布“废除奴隶制”。

然而,现实远比宣言更加复杂。

尽管政府1981年宣布了废除,但根据国际报告,截至2022年,毛里塔尼亚全国共460万人,其中依然有67.5万人生活在现代奴隶制的阴影之下。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在这个国家的渔业领域日益活跃,成群的中国渔民和投资者在毛里塔尼亚的海域上捕鱼,推动着这个资源丰富的国家经济的同时,也引发了有关道德、伦理与人权的争议。

这个矛盾的局面,不仅关乎经济合作的利益,也关乎国际社会对毛里塔尼亚社会问题的反应。

毛里塔尼亚的奴隶制历史与现实

毛里塔尼亚,位于非洲西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

早在19世纪,毛里塔尼亚曾是世界著名的奴隶贸易中心。

那时,黑人奴隶从西非沿海的各个地区被运送至毛里塔尼亚,再通过这个“过渡地”转运到北非和中东。

随着殖民主义的衰退,毛里塔尼亚在20世纪获得独立,但奴隶制并没有真正消失,反而在某些社会群体中根深蒂固,形成了严格的种姓制度。

尽管毛里塔尼亚在1981年成为全球第一个宣布正式废除奴隶制的国家,且在2007年将奴隶制列为犯罪并立法严惩,但这些措施并未能根除这一社会问题。

多年来,毛里塔尼亚的奴隶制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许多家庭仍然活在奴隶状态,依旧为地主、商人或其他“自由人”工作,且没有任何报酬。

即便在现代社会,毛里塔尼亚的奴隶制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根据《自由世界》(Freedom House)和《国际特赦组织》的报告,尽管奴隶制在法律上已被废除,但实际操作中,毛里塔尼亚的部分族群依然处于类似奴隶的地位。

他们常常被剥夺自由、劳动权利与基本的社会地位,尤其是被标定为“贝尔伯”或“黑奴”的群体,常年生活在社会底层,无法享有与其他族群相等的基本人权。

例如,女性和儿童往往在家庭和社会中被束缚在“雇佣奴隶”或“工作奴隶”的地位,不能自主选择职业或离开不公正的工作环境,甚至在法律上也缺乏对他们基本权利的保护。

尽管毛里塔尼亚的政府和国际组织多次表示关切并提供援助,但现实中的反应却依旧乏力。

毛里塔尼亚与中国的经济合作

中国与毛里塔尼亚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几年前。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毛里塔尼亚成为了中国在非洲的重要合作伙伴。

中国在毛里塔尼亚的投资涵盖了多个领域,从基础设施建设、矿业开采到渔业合作等。

尤其在渔业领域,中国企业的涉足,已经成为两国经济合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毛里塔尼亚的渔业领域,中国企业的进入为该国带来了大量的投资。

根据毛里塔尼亚渔业部的数据,中国的渔业公司在毛里塔尼亚渔场上拥有众多的捕捞船只和加工厂,投入了大量资金以开发该国丰富的海洋资源。

最鲜明的例子就是,从2010年开始,福建宏东渔业股份有限公司与毛里塔尼亚签署了长期渔业合作协议,建设综合性渔业基地。

此举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培训技术人才,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更重要的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中国企业还利用现代化技术和大规模的捕鱼船队,对毛里塔尼亚的渔业资源进行开采,并将这些技术教授给当地人。

这对当地传统渔民的生计产生了直接影响。

令人无语的是,就是在双方欣欣向荣之际,外媒脏水再次泼向中国。

他们先是认为中方此举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管理造成了挑战,认为中国企业的捕鱼行为可能导致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从而使他们的传统生计方式受到威胁。

更有甚至指出,中国企业对毛里塔尼亚渔业工人的待遇较差,工资低廉,工作条件艰苦,强迫劳动且多数工人并未得到应有的保护和法律保障。

然而,这些谣言往往还不需要中方解释,现实就会狠狠打他们的脸。

中国渔业工人“捞鱼”现象的伦理问题

首先,中国企业为当地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尤其是在渔业和相关行业。

2022年,约有近8000名毛里塔尼亚工人直接或间接参与了中国企业运营的渔业项目,这些职位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稳定收入,也帮助许多家庭脱贫。

然而,有关中国企业“压榨劳工”的指责并不完全符合事实。

其次,中国企业在改善劳工条件上投入了大量资源。

以毛里塔尼亚渔业的一个中国企业为例,该企业在过去几年中累计投资超过500万美元,用于提高工人的工作环境,包括建设更安全的工厂设施、提供更加人性化的住宿条件以及实施严格的安全保障措施。

此外,该公司还为工人提供了包括医疗保险、健康检查等福利待遇,大大改善了当地劳工的生活质量。

根据毛里塔尼亚劳动部的数据,毛里塔尼亚渔业领域的工伤事故率在过去两年内已经减少了30%以上。

尽管如此,毛里塔尼亚渔业领域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尤其是一些地区由于监管不力或非法活动,确实出现了过度捕捞等环境问题。

然而,这些问题并不能归咎于中国企业。

实际上,中国企业已主动与毛里塔尼亚政府合作,采取了积极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比如,多个中国渔业公司已经自愿遵守国际海洋资源保护协议,采取可持续捕鱼方法,避免过度捕捞。

毛里塔尼亚政府也与中国合作伙伴一道,提升了捕鱼许可证的发放标准,增加了对非法捕捞的打击力度。

另外在社会责任方面,中国企业在毛里塔尼亚的运营中注重本地化和共赢原则。

中国企业为毛里塔尼亚提供了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帮助当地劳工提高技能水平并获得更高的收入。

例如,一些中国公司通过设立培训中心,不仅为工人提供了渔业技术培训,还开设了语言、计算机等技能课程,帮助当地居民在全球化市场中获得更广阔的就业机会。

综上所述,中国在毛里塔尼亚的渔业投资并没有“压榨劳工”。

相反,很多中国企业在积极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致力于改善工人待遇、推动环境保护和履行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中工网《“人权脏水”难挡中国远洋渔业发展》

周輖,龚鸣.“见证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很有意义”[N].人民日报,2021-08-29(003).DOI:10.28655/n.cnki.nrmrb.2021.009113.

新华社《中非合作论坛|福建渔企扬帆非洲立标杆》

0 阅读:19
世界名人的过去

世界名人的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