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辛亥革命,孙中山为什么当不了大总统?

云端逐梦星河 2025-04-21 14:51:30

1912年2月13号,辛亥革命搞定后,在南方当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把总统的位子交给了北方的袁世凯。

说起中国历史上那次重大的权力转手,咱们的历史课本上是这么说的:“袁世凯把辛亥革命的胜利给霸占了!”

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给我们留了个大问题:孙中山带头搞的辛亥革命,咋就让袁世凯给抢走果实了呢?

那时候的我,想法还挺稚嫩,竟然会脱口而出:“孙中山咋这么笨呢!要是我,肯定不会那样做。”

历史的真实情况通常是不容反驳的,这次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事儿。

中华民族在快成为共和国那会儿,到底经历了啥?

袁世凯是如何拿到大权的?袁世凯究竟是怎么一步步掌握大权的?这事儿得从头说起。他一开始通过各种手段,慢慢积累了自己的势力和影响力。他精明能干,又懂得如何结交权贵,所以很快就得到了上面的赏识。接着,他利用自己的职位,不断扩张自己的地盘和势力范围。在这个过程中,他瞅准时机,通过各种方式,如拉拢人心、排除异己等,逐渐把大权都集中到了自己手里。虽然手段可能不太光彩,但他确实做到了。就这样,袁世凯通过一系列的策略和行动,成功地窃取了大权,掌握了朝廷的实权。

考虑到那时候的实际情况,究竟谁当大总统更合适呢?

【袁世凯的两面三刀】

首先得明白,辛亥革命可不是光靠动动嘴皮子就能搞定的,得需要有真枪实弹才行。

就像老师讲的那样,手里有枪才有说话权,这是最关键的一点!

不过实际情况是,孙中山带领的“同盟会”还有其他那些革命组织,在那个时候,除了有一帮满腔热血的革命兄弟,他们手里头压根儿没兵没将,简直就像光着膀子上阵搞革命一样。

辛亥革命之所以能成功,主要靠的是那时候清政府底下,好多地方起义的新军,还有一小部分民兵和商团的力量。这些力量联合起来,才把事儿给办成了。

孙中山本人其实没掌握军队,他是通过传播革命思想,让那些手握兵权的人认同他,最终一起努力,成功推动了辛亥革命。

这里起义的主力新军,其实是在清朝甲午海战被打得惨败后,为了增强军事力量,清政府弄出来的新队伍,跟以前的八旗兵和绿营都不一样。

袁世凯创建了一支军队,他们按照西方的训练方式、装备配置和组织架构来打造,成为了当时全国战斗力最强的队伍。没错,这支新军的创始人正是袁世凯!

跟孙中山啥也没有的情况比起来,袁世凯那时候手握重兵,足足有14个师、8个混成旅和4个团,这是一支铁了心跟他走的强大队伍。

他手下还栽培出了好多大名鼎鼎的北洋将领,像冯国璋、段祺瑞、曹锟这些人。

所以在武力对比上,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军队,确实没法和袁世凯的北洋大军硬碰硬。

因此,武昌起义一成功,清政府就多次恳求袁世凯前去镇压。这时候,他那深藏不露的狡猾计谋,就完全暴露无遗了。

首先,他的军队战斗力那可是顶呱呱的,但问题是,他得听清政府的。要是他突然来个反叛,那不就成了不忠不义之人嘛。

要是他铁了心站在爱新觉罗那边,用上自个儿所有的力量去平定叛乱,那其实也不难。但这样一来,他不就永远都得是爱新觉罗家的手下嘛,还咋当自己的皇上啊!

结果到了事情完全乱套,收拾不了的时候,清政府开始给他许诺高官和大把银子,简直就是带着几分哀求的意味去请他,他才肯答应出兵!

你是不是觉得他带兵出去是为了真的去弹压?

其实不是这样的。

1911年那会儿,袁世凯跑到湖北孝感,亲自指挥北洋军攻打湖北的起义军。北洋军打下了汉口后,袁世凯跟清政府磨叽了好一阵子,谈各种条件,最后他当上了内阁总理,这才在一个月后动手打汉阳。

汉阳失守没几天,袁世凯就停下了攻打的脚步,他心里其实打着另一副算盘,就是要更好地掌控起义军和清政府。

起义队伍的目标就是要打倒那个封建皇帝,自个儿建个共和国。

清政府主要就是想打压起义军,保住自己的皇帝宝座。

袁世凯得靠着湖北军政府,这可是他和清朝谈判时的一个大利器。

就在这种情况下,袁世凯把矛头指向了武昌,他一边跟革命党人谈判,另一边又使劲儿推着清廷下台。

他却一门心思琢磨怎么给自己捞最大的好处,那个好处就是当上大总统!

历史上讲,袁世凯把辛亥革命的成果给占了,这多少有点是为了捧孙中山这位国父的场子。

其实,孙中山把总统的位置交给袁世凯,是因为当时实在没办法,压力太大了。

【手里还得有枪!】

辛亥革命一成功,南京那边就搞了个临时政府。同盟会的那些大佬啊,还有各省的都督,他们一合计,就把孙中山给推上了临时大总统的宝座。

首要原因是,他作为革命军的灵魂人物,引领着大家的精神方向。

第二点呢,主要是从实际情况出发来考虑的。

可以借孙中山的名气,让那些大国认可我们,同时努力争取他们的资金支持。

那时候,革命军虽然赢得了一些战斗,但他们算不算真的革命成功,关键还得看那些大国承不承认他们新搞起来的政府。

孙中山当上临时大总统后,头一件事就是拿总统的身份发了份《告诉各国朋友的信》,盼着各国能早点认可南京这个新政府。

然而,转眼间一个月就过去了,各国要么像没事人一样,一点动静都没有,要么就直接明了地告诉你,他们不承认南京那个临时政府。

说白了,就是因为孙中山手里没兵,他当上大总统也只是名义上让中国有了共和制,但实际上,军权大多还是掌握在袁世凯那儿。

武昌起义爆发的次日,美国那边,《纽约时报》发了篇评论,里面把西方大国的想法说得明明白白:“能给中国带来安宁和规矩的,也就袁世凯这一个人了。”

说实话,要是外面的势力不认账,我自己在内部当老大,自个儿做山头的大哥也没问题。但实际情况是,那时候孙中山不光得扛住袁世凯给的压力,就连他自己的同盟会也开始慢慢散伙了。

说白了,选你当总统就是为了借你的名气让大国认可我们,好拿点援助。结果这些都没搞成,那你这总统的位置,也就不合适再坐下去了。

孙洪山上任还不到俩月,就有一个特别帅气的年轻人找上门来,开门见山地跟他说:

你是不是想成为第二个洪秀全,占领南京自己当皇帝,好好享受一番,却把当初赶走外敌的誓言给忘了?

孙中山听完之后,脸色立马就变了。而说出这番大胆言论的年轻小伙子,正是汪精卫!

能让汪精卫讲出这样话的人,正是那时候名声仅次于孙中山的同盟会大佬,黄兴!

就是在那种国内混乱、国外威胁的情况下,孙中山实在没办法,只好在当了两个月总统后,把位置交给了袁世凯!

如今回头从历史的视角来看,可能有人会想,是不是大家没跟上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步伐。

不过从那时候的实际情况来说,每个人做的决定都是为了咱们中国的未来。孙中山,他确实是革命的头儿,决心大,理想也高远。

但这些说到底只是些思想上的东西,缺少实实在在的治国管理的经验。

更关键的是,他因为被清政府追捕,长年流亡海外,手里既没有自己的兵马,也没个能信得过的帮手团队!

搞革命得有理想有热情,但管理国家就得讲理性重实践了。那时候,袁世凯正好有孙中山没有的那套本事。

0 阅读:63

评论列表

战虎

战虎

1
2025-04-21 20:34

孙先生能够当选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临时大总统就已经算不错了,这个是当时国家的最高象征[得瑟]

云端逐梦星河

云端逐梦星河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