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唯一靠军功封侯和史书单独列传的女将军,她怎么做到的

国之君历史研究 2024-12-06 17:15:03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女志士秋瑾曾写过一首赞扬女将军的诗,内容是这样的:

题《芝龛记》:古今争传女状头,谁说红颜不封侯。马家妇共沈家女,曾有威名振九州。执掌乾坤女土司,将军才调绝尘姿。花刀帕首桃花马,不愧名称娘子师。莫重男儿薄女儿,平台诗句赐蛾眉。吾侪得此添生色,始信英雄亦有雌。

这首诗中称赞的女状头、马家妇、女土司、女将军就是明末清初著名女将军秦良玉。

世人皆知花木兰、穆桂英两大女将,实际上这两人在正史上并不存在,虽然中国历史上涌现过不少女将军,但靠军功封侯并且史书单独为其作传的,唯有秦良玉一人。

秦良玉是四川重庆府忠州人,今重庆忠县人,她是少数民族,当时叫溪峒蛮,也就是今天的土家族,他的父亲秦葵是州县选中进入国子监学习的岁贡生,喜欢读书,擅长兵法。

《明史 秦良玉传》: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而驭下严峻,每行军发令,戎伍肃然。所部号白杆兵,为远近所惮。

秦良玉深受父亲影响,富有胆略,擅长骑马射箭,兼通诗文,仪态娴雅,但是对部下要求很严格,每次行军传令,将士都严肃执行。

秦良玉的父亲秦葵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秦良玉排名第三,她有两个哥哥(秦邦屏、秦邦瀚)和一个弟弟(秦民屏),她的家族(除一个侄子投降清朝之外)几乎全部为国(明朝)捐躯,秦葵多次教导子女“执干戈以卫社稷”,意思拿起武器保家为国。

1592年,19岁的秦良玉嫁给了石柱(今重庆石柱县)世袭土司、宣抚使马千乘,马千乘据说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三十九世孙马定虎的后裔,马定虎在南宋时被授予土司,马氏的土司世袭一直延续到1949年。

秦良玉与丈夫结婚后创建了一支军队,号称白杆兵,这支部队的武器是以白木为枪杆的长矛,长矛顶端有勾,矛末有环,在山林中行军,可以将兵器前后勾连,以用作攀爬的工具,特别适合山地作战。

秦良玉还训练出一支由500名少数民族妇女组成的亲兵,这支部队是白杆兵中的精锐,秦良玉把她的军事才能都用在了军队的组建上,因此远近闻名。

1596年,秦良玉为马千乘生下一个儿子,取名马详麟,两年之后,马千乘之父马斗斛因在当地开矿亏损被朝廷收押,马千乘也因此下狱,后被族人用钱赎回。

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朝廷诏令秦良玉、马千乘夫妇率军援助朝鲜,抵抗倭寇,当时朝鲜战争正在进行之中,不久贵州播州(今贵州遵义)土司杨应龙起兵反叛朝廷,抢掠合江、綦江等地,并且企图割据四川和贵族。

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援朝抗倭战争结束,明朝廷征调八路大军合计20余万人围攻杨应龙,马千乘率领三千白杆兵跟随总督李化龙讨伐杨应龙,秦良玉率领500精锐士卒带着粮食跟随,并与副将周国柱镇守要塞邓坎(今贵州凤冈),这是秦良玉第一次率军参与军事行动。

第二年,杨应龙率军偷袭李化龙,秦良玉、马千乘夫妇率军击败叛军,并乘胜追击,攻破叛军七个营寨,并协助明军攻取桑木头,大破杨应龙,几个月后,杨应龙兵败自杀。

秦良玉与丈夫马千乘立有军功,秦良玉的军功在南川路明军中位居第一,但总督李化龙隐藏了秦良玉夫妇的战争,秦良玉并未计较,淡然处之。

十三年后,马千乘感染了暑疫,因为接待不周,得罪了监军太监邱乘云,被诬陷下了监狱,因病重而死在监狱中。

马千乘去世后,其子马祥麟(18岁)年幼,按照土司子幼妻袭的传统,朝廷认为秦良玉文武双全,因此让秦良玉代理了马千乘的石柱宣抚使一职。

1、援助辽东,力战后金。

泰昌年间,公元1620年,后金入侵辽东,攻陷开原、铁岭,围攻沈阳,朝廷征调秦良玉的兵力援助辽东,秦良玉派自己的哥哥秦邦屏与弟弟秦民屏率领5000千人奔赴辽东战场,朝廷赐给秦良玉三品官服。

第二年,明朝与后金爆发了浑河之战,一方是努尔哈赤率领的后军精锐,另一方是由浙兵(戚家军)、四川石柱土司兵(白杆兵)、酉阳土司兵以及其他的川军、湖南保靖土司兵、援辽九边镇军等组成的明军。

川军及土司兵在浑河北岸,其他明军在南岸,土司兵皆为步兵,迎军后金八旗精锐,这一战打得相当顽强,八旗兵损失数千人,土司兵及川军大部战死,秦良玉的哥哥秦邦屏和秦邦瀚战死,弟弟秦民屏突围逃走,后金取得惨胜,努尔哈尔还告诫八旗军“仲癸所将皆川兵,勿轻敌”。

《明史 秦良玉传》:兵部尚书张鹤鸣言:“浑河血战,首功数千,实石砫、酉阳二土司功。

明朝兵部尚书张鹤在上奏中承认:浑河这一场血战,首功斩首数千,实际上是石柱土司兵和酉阳(今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土司兵的功劳。

可见川军战斗力之强悍,并不亚于当时骁勇善战的后金军队,后金赢了也是惨胜,自身牺牲数千已经不算少了。

这一战,仅有秦良玉弟弟秦民屏活着突围,5000石柱土司兵只剩下1500人活了下来,战后,朝廷下诏赐给秦良玉二品官服,并给了她封诰印信,她的儿子马祥麟也被任命为指挥使。

秦良玉向朝廷上书,请求给予秦邦屏抚恤,并说了一段话:

臣自征播以来,所建之功,不满谗妒口,贝锦高张,忠诚孰表。

我从出征播州以来所立下的战功塞不住别人妒忌贤能的嘴巴,他们故意编造谣言诬陷我,有谁表彰过我的忠诚呢?

明熹宗朱由校亲自颁布一道措辞婉转的诏书回答了她,秦良玉后来派使者到京城,请求为她的军队缝制1500套冬衣,分给了残存的士兵,然后又率领3000精兵抵达榆关(今山海关),为国家镇守边境。

不久,朝廷追赠秦邦屏为都督佥事,准予子孙世袭,把秦邦屏同陈策等人放在同一个庙堂里祭祀,又提升秦民屏为都督佥书。

2、榆关保卫战

《石柱厅志 承袭志》:沈、辽连陷,海、盖、金、复望风奔窜,良玉闻变,与祥麟兼程赴援,守护榆关。祥麟目中流矢,犹拔矢策马前进,大兵引退。

《蜀龟鉴 卷七》:祥麟目中流矢,犹拔矢策马,奋勇防御,不肯退。是役诸城皆陷,关独完。

沈阳、辽阳失陷后,后金军队继续南下,当地明朝守军望风而逃,秦良玉听说后,与儿子马祥麟率领3000白杆兵日夜兼程,赶往榆关守护。

接下来是一场榆关保卫战,秦良玉的儿子马祥麟眼睛被流箭射中,仍然骑兵奋战,死守不退,迫使后金退兵,当时其它的城池相继陷落,只有榆关完好。

秦良玉在榆阳保卫战中立下大功,这也成为她一生最值得纪念的功绩之一,不久,秦良玉回到石柱,就爆发了四川永宁宣抚使奢崇明挑动的民族叛乱。

3、平定奢崇明叛乱

奢崇明是彝族人,明朝永宁(今四川叙永)宣抚司土司,趁明朝忙于辽东战役,假借出兵2万援助辽东,趁调兵北上的机会占据重庆,并在当地不走了,杀四川巡抚等高官,自称大梁王。

奢崇明慑于秦良玉的威名,再加上石柱地处湖北、四川(当时的四川,今天的重庆)、贵族三省交界处,是巫峡、夔州的门户之地,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于是派使者带着金银丝绸拉拢秦良玉。

秦良玉斩杀使者,把金银丝绸拿来赏赐给自己的军队,经过周密部署,秦良玉占据南坪关(今重庆南岸区南坪),阻住了叛军的退路,摧毁了叛军水师,导致叛军龟缩重庆城内,同时率领6000白杆兵西进解成都之围,又挥师东进收复重庆,彻底平定了奢崇明的叛乱。

此战后,朝廷授予秦良玉为都督佥事、充都督同知总兵,并加封为夫人,授予其子马祥麟为宣慰使,其弟秦民屏为副总兵,其侄秦翼明、秦拱明为参将。

因为有人在朝廷中诋毁秦良玉,秦良玉特别上书皇帝说明此事,明熹宗朱由校下诏要求文武大臣必须礼待秦良玉,不得有任何猜忌。

皇帝亲自维护秦良玉,可见秦良玉的地位与威望有多高,他一家人都是朝廷高官,并且全部都在为国作战。

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秦良玉的弟弟秦民屏跟随巡抚王三善在陆广作战失败,王三善逃走,秦民屏在退兵时遭到袭击,战死沙场,秦民屏的两个儿子秦佐明、秦祚明突围而走,但身负重伤,至此,秦良玉的三个兄弟都战死沙场。

4、千里勤王。

在今北京宣武门外骡马市大街的北面,有一条名叫四川营(也叫棉花胡同)的胡同,这条胡同的得名来自于秦良玉,相传明末崇祯年间,秦良玉奉诏从四川到北京来勤王,曾经在这条胡同驻军,因此得名,后来这条胡同又建了四川会馆。

《明史·秦良玉传》:祯三年,永平四城失守。良玉与翼明奉诏勤王,出家财济饷。庄烈帝优诏褒美,召见平台,赐良玉彩币羊酒,赋四诗旌其功。会四城复,乃命良玉归,而翼明驻近畿。

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后金军队绕道喜峰口,毁坏长城进入关内,攻陷遵化,直抵北京城下,第二年五月,后金又攻占了永平、滦州、迁安三城,京城震动,人心惶惶,崇祯皇帝下诏天下兵马到北京勤王。

秦良玉带领侄子秦翼明进京勤王,拿出自己的家产充作军饷,驻军于宣武门外的四川胡同,崇祯皇帝为表彰秦良玉,特意做诗四首,这是其中的一首:

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皇帝为一个女将军做诗,而且还连做四首,这放在任何朝代都是独树一帜的事,可见皇帝对秦良玉的肯定。

5、讨伐张献忠。

明末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在四川有张献忠和罗汝才领导的农民军,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张献忠攻陷夔州(今重庆奉节),秦良玉率军对抗,与其子马祥麟前后夹击击败张献忠,张献忠退走。

几年之后,张献忠与罗汝才联合攻打夔州,罗汝才逃走,秦良玉追击,斩首600余人,斩杀罗汝才手下将领东山虎,俘虏副塌天,迫使叛将惠登相、王光恩投降,夺取了罗汝才的军旗,直接导致罗汝才衰弱。

几个月后,秦良玉与张献忠交战,打败了叛军的前锋,但手下3万人全部战死,秦良玉逃走,求见四川巡抚邵捷春,愿意再调兵2万人,自己愿意出一半粮饷,由朝廷承担另一半,结果被拒绝。

张献忠在四川是流动作战的,打一仗就换个地方,杨嗣昌、左良玉等明军将领束手无策,而秦良玉苦于兵力不足,粮饷不足,无力对抗,秦良玉上书巡抚陈士奇、刘之勃,提出自己的军事主张,不是不被重视,就是没有粮饷而作罢,秦良玉只能率军自守石柱。

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朝廷加封秦良玉为四川总兵官,这是明朝武官的最高官职,她是明朝唯一获得此殊荣的少数民族妇女,由于道路受阻,这张任命状没有到达秦良玉的手中,此时的明朝已经处于灭亡的前夕。

这一年张献忠再次攻入四川,进犯重庆奉节,秦良玉率军救援,由于兵力太少,被农民军击败,此时的四川也拿不出兵力和粮饷攻打张献忠,张献忠尽管在四川流窜,但也没有攻打秦良玉所在的石柱。

尽管秦良玉想尽力剿灭农民军,但是第二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就打进北京,灭亡了明朝,张献忠也在四川招揽土司,但由于秦良玉的存在,不敢到石柱来。

明朝灭亡后,秦良主仍然居住在石柱,坚持反清复明,1646年, 南明隆武帝朱聿键派使者到石柱,加封秦良玉为太保兼太子太保,封忠贞侯,永历帝朱由榔也加封秦良玉为太子太傅、四川招讨使、镇东将军,但这种加封已经没多大意义了。

清朝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秦良玉去世,享年75岁。

秦良玉的一生都在维护明朝,主要体现在抗清、平定土司叛乱、打击农民军方面,她戎马一生,浴血奋战,她的3个亲兄弟、1个儿子、1个侄子全部为明朝战死沙场,可谓是一门忠烈。

明末乱世之时,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有很多手握兵权的将领愿意勤王或参战,只想保存实力,见风使舵,而秦良玉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多次自己拿粮饷率军作战,算是乱世之中的一股清流,更何况她还是个女人。

《明史·秦良玉传》:夫摧锋陷敌,宿将犹难,而秦良玉一土舍妇人,提兵裹粮,崎岖转斗,其急公赴义有足多者。彼仗钺临戎,缩朒观望者,视此能无愧乎!

这是史书对她的评价,论冲锋陷阵攻克敌人,就算是久经战争的老将也是比较难的,而秦良玉以一妇人身份,率军运粮,四处打仗,她为国征战的精神值得赞扬,那些手握兵权的将军大人们,却临阵观望,畏缩不前,跟秦良玉相比,能不感到羞愧吗?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