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解放战争时期,攻打大城市用时最长的要数太原,此战,从1948年10月初一直打到了1949年的4月底。当时阎锡山有13万守军,如果说解放军以少打多,用时长还好理解,可是此战解放军增兵到33万,为何还打了那么久?

晋中战役结束后,阎锡山的大部分主力都已经被歼灭,因此他收缩战力龟缩于太原。太原是阎锡山的老巢所在,被阎锡山经营多年,修筑了各种堡垒和防御工事,仅仅主要防区的碉堡就有500多个,再加上太原城附近的不少碉堡群,本来就易守难攻的太原城更难打了,而国民党军队为了增加太原的防御力量,也不停对太原增兵,一直增加到总兵力13万多人。1948年10月初,太原守军为了破坏我军的准备,并抢粮抓丁,从防御阵地派出了7个师,徐向前看到战机,决定提前发动太原战役,10月5日,太原战役正式打响,这时候,解放军总兵力只有八万。

我军打太原城的第一道防线,用了11天,歼灭了国民党1.2万人,到了11月13日,东山四大战略要点已经全部被我军攻占,其2.2万守军全部被歼灭,而太原城南、城北的据点,大部分也被攻占,解放军对太原城的包围圈越来越小。可是在这个时候,军委给华北军区发来了缓攻太原的电令,这是为什么?主要还是为了配合平津战役,所以我军在突破太原外围阵地后,停止了进攻。此后,华北军区的主力就从进攻转入围困

一直到了1949年,平津战役结束后,军委才对太原增兵,相继派出了第一野战军第七军,第四野战军等部的兵力,华北军区的两个兵团,加上解放军在太原的兵力增加到了33万。而此时的国民党守军,兵力却是大不如前。对太原的总攻是在4月20日正式发起的,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太原外围的所有据点就全部被我军攻占,守军12个师被全歼。而太原城,我军只用了不足12个小时,从4月24日凌晨,打到10点,解放军就攻入了太原绥靖公署,太原就此解放。

都说解放军打太原用了半年,其实这样看下来,真正决战的时间却并不长,其中有好几个月,我军都把重心放在平津战役上,一直到傅作义起义了,战略的重点才又回到太原。这就是为什么,解放军打太原打了如此久的最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