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于心:87年外公病危,堂舅倾力相助,如今我把他接到市里照顾

念与风语 2025-03-19 14:04:20

电话铃声划破了清晨的宁静,表哥哽咽的声音传来,告诉我堂舅病危的消息。

放下电话,我的心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记忆的闸门瞬间打开,思绪回到了三十多年前的那个秋天……那一年,我才十六岁,外公的突然病重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1987年的秋天,秋风萧瑟,落叶飘零。

八十二岁的外公突然卧病在床,脸色蜡黄,精神萎靡。

母亲为他煮的荷包蛋,他也不再像往常一样津津有味地吃下,只是勉强喝几口粥。

看着日渐衰弱的外公,母亲心急如焚,却也无计可施。

去医院检查需要一大笔钱,而这对于我们这个贫困的家庭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

就在我们一筹莫展之际,堂舅来了。

他骑着那辆破旧的自行车,风尘仆仆地赶到我家。

堂舅详细询问了外公的病情,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明天必须去医院检查。

”他语气坚定地说。

母亲面露难色,堂舅却斩钉截铁地表示一切由他来安排。

第二天清晨,堂舅带着外公和母亲去了市里的大医院。

检查结果很快出来,外公被确诊为血癌。

医生的诊断无疑是晴天霹雳,母亲当场瘫软在地。

堂舅强忍着悲痛,掏出身上仅有的一百二十块钱,为外公办理了住院手续。

那一百二十块钱,是堂舅家全部的积蓄,他家三个儿子都还在上学,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他却毫不犹豫地拿出来救治外公。

安顿好外公和母亲后,堂舅匆匆离开了医院。

他买了两个馒头和一份炒豆芽,简单地填饱肚子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回村里。

后来我才知道,那一百二十块钱是他四处筹借而来。

为了给外公治病,他几乎倾尽所有。

外公住院期间,正值秋收时节。

家里的三亩玉米地成熟了,需要及时收割。

姐姐一个人忙不过来,我还要上学,家里的农活几乎无人照料。

一天下午放学回家,我惊讶地发现,地里的玉米竟然全部被割倒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和姐姐赶到玉米地里,看到堂舅正在忙碌的身影。

他赶着自家的牛,在地里来回穿梭,将一堆堆玉米秸秆搬到田埂上。

看到我们,堂舅只是憨厚地笑了笑,说:“天刚亮就来了,你们年轻人该多睡会儿。

家里没大人,地里的活我来干就行。

那一年的秋收,堂舅不仅帮我们收完了所有的玉米,还在外公临终前,亲自去医院接他回家。

外公去世后,甚至连丧事都是堂舅一手操办的。

面对邻居们的疑问,他总是说我父亲在外地忙,走不开,默默地为我们承担了一切。

时间飞逝,转眼间几十年过去了。

我考上了中专,毕业后分配到市里的医院工作,也成家立业。

去年回老家探望堂舅,发现他消瘦了许多,胃口也不好。

我担心他的身体,便带他来市里做检查。

结果显示,堂舅患上了胃癌。

医生的诊断让我心头一紧,但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要好好照顾堂舅的决心。

我每天为他送饭,买海参给他补身体,添置换洗衣物。

堂舅病情稳定后,我偷偷在他家电视机后面放了一万块钱,希望能减轻他的经济负担。

我叮嘱母亲要多给堂舅送些好吃的,母亲欣然答应,说当年要不是堂舅,我们家早就垮了。

如今,堂舅的病情再次恶化。

我接到表哥的电话后,立刻驱车赶回老家。

站在病房门口,我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波澜。

走进病房,看到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的堂舅,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他看到我,努力挤出一丝微笑,气若游丝地叫着我的名字。

我紧紧握住他的手,告诉他我会照顾好他。

堂舅微微摇头,说他这辈子值了。

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堂舅在地里收割玉米的背影,记得那一百二十块钱的住院押金,记得他为我们家所做的一切。

他的善良和无私,教会我什么是真正的亲情,也让我明白,好人终有好报,善意终会传递。

这份温暖的记忆,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

您觉得,在人生的道路上,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

0 阅读:2
念与风语

念与风语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