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炳森的作品值不值得收藏?

云大赏 2024-04-28 07:52:32

刘炳森(1937年8月-2005年2月15日),曾任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第三届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1]、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特聘教授、日本白扇书道会顾问、日本书道研究泉会顾问、中日友好二十一世纪委员会委员等。

刘炳森的隶书学习路径,初临《华山碑》,而后《乙瑛碑》《张迁碑》,最后《石门颂》,不仅研习宗法汉碑,又取法邓石如、伊秉绶、何绍基等清代书家。刘炳森晚期在隶书上锐意创新,融入了行草书的笔意,这使得他的作品风格独具、个性明显,被称为“刘体隶书”。

当代书法,如果以单种书体来说,刘炳森的隶书算是影响力最大的之一。他的隶书结体方整秀丽,书写流畅大方,深受书法爱好者的追捧。我们可以从侧面感受到刘炳森书法的流传之广: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刘炳森的书法题字,就连原来北京市的户口簿封面上的题字,都出自刘炳森之手。

刘炳森的楷书作品同样令人瞩目。他的楷书端庄秀丽,笔画精细入微,结构严谨而又不失生动。他注重笔画的起伏变化和节奏感,使得作品充满了韵律美。在字形上,他追求平衡与和谐,注重字与字之间的呼应和联系,使得整幅作品呈现出一种和谐统一的美感。

在书法界,刘炳森的人格是有口皆碑的。他的书法虽然影响巨大,而且私淑者众,但他却经常告诫人们,要多向传统学习,不要直接以他为范本,要根据个人的性情爱好,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他从来不想制造什么“轰动效应”,而只是“想在宣纸面前搞得明白一点”。

0 阅读:49

云大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