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终于回头!从2025年开始,文字“认祖归宗”,国家加速去俄化

璟中玩转世界 2025-04-08 03:19:44

蒙古族的文化要说也算的上源远流长,有着千年的历史。

可到了近代,蒙古为了全面倒向苏联竟然连老祖宗创造的传统“回鹘蒙文”都不要了,反而用起了以俄文为基础的“西里尔蒙文”。

如今苏联解体这么多年的事件,蒙古似乎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越来越多因为修改文字而引发的难题接踵而至,如今也想要“认祖归宗”加速去俄化,重新用回传统蒙文。

但对于现在的蒙古来说,还来得及吗?

蒙古为什么要用俄文

说起蒙古和苏联的关系也称得上是相爱相杀。

11世纪成吉思汗西征一路打到东欧,并把当时的东欧划分到蒙古帝国名下的金帐汗国中。

在当时俄罗斯还并没有形成一个国家,俄罗斯人们的先祖们在蒙古人的统治下生活了一二百年的时间。

但随时间的流逝,蒙古帝国逐渐支离破碎,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东欧人民纷纷脱离蒙古人的统治,建立起了自己的国家。

其中就有莫斯科大公国,也就是沙俄的前身。出于蒙古人对斯拉夫人的长时间统治,这让斯拉夫人对蒙古人在后面几百年的时间里都有怨气。

到了沙俄时期,蒙古人的势力基本已经被局限在中国北方的西伯利亚一带。中国清朝康熙时期,沙俄不断向东扩张,压缩蒙古人的生存空间,为了生存蒙古便与康熙帝达成一致,并入大清版图以此来获得大清的庇护。

虽然这时候也有少许蒙古人选择加入到沙俄,但王公贵族纷纷选择依附大清。在清朝治理蒙古的二百多年时间里,对于蒙古的文化风俗从来没有加以干涉过,不仅如此,还给予了蒙古很高的自治权。

不过,也正是由于给蒙古过高的自治权,在晚清时期由于中国的衰弱,列强不断入侵。沙俄瞅准这个机会开始主动接触蒙古,用一系列的花言巧语将蒙古的王公贵族们骗得团团转。

从这个时候开始蒙古虽然名义上还是中国的领土,但早已心属沙俄。二战后,《雅尔塔协议》的签订让外蒙古彻底脱离中国成为一个而独立的国家。

不过这时候的蒙古国就和苏联的一个加盟国没有什么区别,在1946年的时候就被称为“苏联编外加盟共和国”。

苏联对蒙古的改造十分彻底,除了在政治、经济体制上对蒙古进行操纵规划,让蒙古与苏联完全保持一致之外。

最重要的就是对蒙古文化的改造,早在1937年到1939年的这段时间里,苏联为了打压蒙古的藏传佛教,其境内七百多座寺庙被尽数毁坏,数万名僧侣被迫还俗。

并且早在蒙古还没独立的时候,苏联为了强化对蒙古影响,将蒙古传统的回鹘蒙文,改为由俄文创建的西里尔蒙文,蒙古独立后宣布彻底废除用了几百年的传统蒙文,改用西里尔蒙文。

西里尔蒙文的给蒙古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加速了苏联对蒙古社会文化的改造和思想控制,让蒙古迅速东方文化圈中跳脱到斯拉夫文化圈当中。

好处则在于由于西里尔蒙文用的是拼音,所以非常好学,让蒙古从独立初期全国不足1%的识字率在短短一二十年的时间里就上升到了90%。

但弊端则在于让蒙古对自己的历史文化出现了严重的断层,青、中年的蒙古人根本看不懂本民族的古书。

一个民族如果连自己的历史都看不懂的话,这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情。而在这一点上,蒙古国和我国的内蒙古的蒙古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恢复传统蒙文

1991年苏联解体后,蒙古失去了经济来源和政治来源和政治支持,国家的政策也逐渐向西方资本主义靠拢。

苏联都没有了,又何必留着苏联的那一套东西?

所以在90年代蒙古国内就已经有不少要求“去俄化”恢复蒙古文化习俗的呼声了,尤其是在恢复回鹘蒙文上,蒙古人民的声音异常高涨。

但毕竟蒙古已经用了西里尔蒙文几十年的时间,想要改变现状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蒙古政府便决定循序渐进,在一些学校设立传统蒙文的授课的试点,想要通过先从学生入手的方法,进而让传统蒙文逐步出现在蒙古的社会当中。

只不过这条路并非蒙古政府想的那么好走,从1991年到2010年二十年的时间,传统蒙文的使用效果并不理想,大街小巷上的路牌、招牌以及书籍上还是清一色的西里尔蒙文。

只有在极少数的地方才能见到零零星星的传统蒙文,而且还没有多少人认识。

正因如此,蒙古政府也在2011年的时候加大了对传统蒙文的推广力度,出台了多项政策规定,如下:

政府官员与国际机构或者外国关方机构进行交流时必须使用回鹘蒙文;公民的出生以及结婚证明、教育机构颁发的受教育证书等关方证件上回鹘蒙文与西里尔蒙文并用。

这一点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时,蒙古赠与我国的三万羊的文件上使用的全部都是传统回鹘蒙文,在这种国与国之间的官方文件上放弃使用西里尔蒙文,可见蒙古政府对恢复传统蒙文有多么重视。

同年三月,蒙古政府正式推出了《蒙古文字国家大纲》,决定从2025年开始在国家公务中同时使用西里尔蒙文和回鹘蒙文,为全面恢复传统蒙文而做准备。

恢复传统蒙文能给蒙古带来什么

蒙古政府恢复回鹘蒙文的初衷就是对蒙古传统文化的保护,值得一提的是,蒙古政府这些年来一直提出“大蒙古主义”,恢复传统蒙文对于蒙古人民来说能够增加蒙古人对本国历史的自豪、认同感。

另一点则在于跨境的交流沟通上,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的蒙古族以及我国的内蒙古的蒙古族,全部使用的是回鹘蒙文。

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本,在使用西里尔蒙文的时候蒙古国根本无法与这两个地区蒙古族书面往来,好比双方做个生意虽然说的话能听懂,但是要签合同的话就傻眼了。

所以这也有利于蒙古国与其他地区的蒙古族进行沟通交流以及贸易上的往来。

最后则是减少俄罗斯对蒙古的影响力,蒙古作为一个在中俄夹缝中生存的国家,因为历史原因始终对这中俄心存忌惮,所以才会提出“第三邻国政策”,把蒙古的生存之道寄希望于美西方以及日韩这样的国家,以此来保持蒙古的外交平衡。

可以说,蒙古这场持续二三十年的文字拉锯战,是一场对文化认同的挣扎,也是对生存在大国夹缝中的呐喊。对于蒙古人来说,这或许不单单只是改变文字,而是换一个国家的“魂”。

参考资料:

王宏嘉:回归“回鹘文”的背后,是蒙古国靠拢西方的挫败感.观察者网.2020-03-27

回归“回鹘式蒙古文”,蒙古国要找回自己.齐鲁壹点.2020-04-03

海外网评:蒙古国恢复传统蒙文,意味着什么.海外网.2020-03-20

0 阅读:71

评论列表

谦州谦河

谦州谦河

1
2025-04-08 10:08

在公元13世纪以前,欧亚各国的史籍档案,都没有关于俄罗斯这个民族的任何文字记载,最早对俄罗斯这个民族的文字记载,来源于13世纪,蒙古军队西征的过程当中,随军的蒙古记事官,用回鹘蒙古文记载了他们在东欧,见到有个名为斡罗斯的民族,就是俄罗斯族,斡罗斯这个名字,是蒙古军队记事官对它们的称呼,从那以后,东欧俄罗斯人才开始有了它们的历史。

璟中玩转世界

璟中玩转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