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兵:传承与弘扬中国传拓艺术的坚守者
在传统文化艺术的璀璨星空中,传拓艺术犹如一颗独特而闪耀的明珠。而郭兵,正是一位执着守护并致力于传承和弘扬这一古老艺术的杰出代表。郭兵,字砚生,号半池,1969 年出生。自幼便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痴迷不已,尤其钟情于书法绘画,同时精于传拓。近 30 年来,他一直深耕于传统文化艺术图书出版策划领域,成绩斐然,已独立成功出版四个系列共 30 余本图书,其中《中国名砚》系列丛书备受关注。
(收藏天下频道《艺术观察》栏目组总监崔狄女士采访郭兵先生)
在长期的文化艺术探索中,郭兵被清末民国时期的传拓艺术深深折服,从此踏上了深入研究的道路。他追溯历史,探究技法,领悟其道,上溯汉唐两宋传拓之法,历经十数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悟得拓全形之妙。他所拓的青铜器、木器、紫砂壶及古砚等作品,造型精准,结构合理,墨色浓淡相宜,立体感极强,充满了传统韵味。2019 年,他拜民国传拓圣手马子云弟子纪宏章先生为师,技艺更上一层楼。如今,他身兼多职,是北京通州区非遗项目传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文房四宝协会砚鉴赏鉴定委员会传拓专家委员、北京工艺美术学会理事、北京市通州区博物馆传拓艺术顾问、北京物资学院图书与信息中心传拓艺术指导教师以及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客座教授。
(郭兵与传拓老师纪宏章先生)
(郭兵与书画老师岳志澄先生)
2023 年,对于郭兵来说是成果丰硕的一年。4 月,他在通州区博物馆成功举办 “锦上 —— 点墨传拓艺术作品展”,展出传拓、题跋、补绘作品八十幅,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和专业人士的目光。5 月,他受邀再次在北京物资学院展出,并为在校师生举办传拓艺术讲座和体验活动,让更多的年轻人感受到传拓艺术的魅力。近两年来,他的足迹遍布河北易水非遗体验馆、北京通州区博物馆、北京物资学院、北京外国语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市通州潞河中学、首钢园 “国际服贸会”、国家大剧院、彼岸书店、点墨传拓艺术工作室等地,举办传拓作品展、讲座或传拓活动近百场,为传拓艺术的传播不遗余力。
(郭老师向师生介绍传拓艺术知识)
(郭老师向师生介绍传拓艺术知识)
目前,郭兵编排完成的《中国传拓艺术》一书更是他对传拓艺术深入研究和总结的结晶。该书约 70 万字,1100P,内容涵盖了中国传拓艺术发展史、传拓的工具与材料、传拓对象的类型、传拓的表现形式,以及传拓技法中的平拓、颖拓、全形拓、趣味拓法中的树叶拓、鱼拓,还有传拓作品题跋、补绘再创作等等,是目前业内全面、系统讲述中国传拓艺术的独立图书项目,其出版令人期待,必将为传拓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郭兵编写完成的《中国传拓艺术》)
传拓艺术在我国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东汉,最初用于儒家经典学说和秦汉帝王功绩刻石的复制、保存与传播。唐代,纸本碑拓与墨迹共存,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宋代,金石学兴起,传拓艺术进一步发展。清代中期,碑学兴起,金石碑拓大量涌现。清末,研究范围不断扩大。传拓艺术不仅丰富了我国传统绘画的创作形式,将金石传拓艺术与多种艺术形式高度融合,还在华夏文明的传播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文化的延续、完善和研究提供了大量文献资料,推进了华夏文明的发展进程。
(郭兵策划出版的《中国名砚》系列丛书)
郭兵出生于甘肃玉门,从事图书出版策划近三十年,出版了众多传统文化艺术类图书。近十年间,他因对传拓的喜爱,不断探索尝试,并搜集整理资料。在这个过程中,他得到了业内前辈的悉心指导,技艺逐渐成熟。然而,他也发现传拓技艺因失传太久而变得神秘,其意义和作用未被充分认识和肯定,这让他深感惋惜。因此,他在正值壮年、心力渐稳之时,编写完成《中国传拓艺术》,希望为传拓艺术的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在 “5・18 国际博物馆日” 主题展览活动中,通州区博物馆将 “运河文化展” 带进北京物资学院,郭兵作为通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拓传承人,在学院的中国传统文化体验坊内现场教学,让龙纹、钱币纹等仿佛被 “扫描” 下来化为纸上墨印。他带领师生参观展览并讲解,还让师生团队亲手体验传拓艺术,为馆校共建做出了积极贡献。
(师生团队在郭老师的带领下亲手体验传拓艺术)
郭兵,这位中国传拓艺术的守望者,用他的执着与热情,在传承和弘扬传拓艺术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他的努力和付出,让我们看到了传拓艺术的希望与未来。相信在他的影响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古老而神奇的艺术,让传拓艺术再次绽放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