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人大附中举办的“智能时代基础教育全国名校长论坛”上,来自各地的校长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基础教育的融合。这一活动背后,蕴藏着无尽的机遇与挑战,令人充满期待。
各地校长的经验分享
各城市中小学校长交流经验,其价值不可估量。北京人大附中校长指出,教师们自主研发的跨学科课程与案例,在AI+X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培养顶尖创新人才提供了丰富资源,这对本地教育资源来说是一次极大的充实。成都的七中育才学校则有着明确的目标,比如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并构建了相应的课程体系,这种适应智能时代需求的本土教育改革尝试,值得我们给予肯定和赞赏。
各地学校因地域特点和办学理念各异,其发展道路亦不尽相同。比如,杭州外国语学校在南方城市中,专注于人工智能技术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引入了智能语音识别等先进技术;而北方学校则更侧重于跨学科知识的整合以及优秀人才的培育。这些不同方向的探索都反映出,我国基础教育正努力适应智能时代的到来。
专家提出的教育环节
熊璋教授指出,构建教育新生态需重视教育信创等关键环节。以北京这样的中心城市为起点推广教育信创是可行的,毕竟这里汇聚了大量教育科技企业。同时,科学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均衡发展同样不容忽视。在武汉这样的城市,它对教育全面性发展的重视,使得这种教育模式能够得到良好的实施。
中小城市如洛阳,小步快跑的实践更容易进行。全域数字孪生这一技术,目前看来,更适合那些教育资源丰富、发展较为发达的城市先行研究。每一个环节,都与各地、各校的发展阶段息息相关,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教育转变思维
戴琼海院士强调,从一致性教育转向个性化教育的需求非常迫切。在学生人数众多的学校,比如某省会城市的大型学校,推行个性化教育面临巨大挑战,往往难以摆脱一致性教育的模式。此外,从知识性思维向创造性思维的转变,学校必须进行相应的课程体系改革。
社会发展态势下,未来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顺应这一趋势,培育创造性思维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许多学校的教学还局限于对知识性思维的评估,这种状况亟需得到改变。
人师角色不可替代
杭州外国语学校坚信“人师”的作用无可替代。在平日教学里,若学生面临心理困扰,智能机器或许能进行诊断,但“人师”的温暖开导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传授知识是“经师”的职责,而塑造品格则是“人师”的使命。
在教育领域,教师扮演着人性关怀的角色,这一点智能机器是难以模仿的。特别是在教育资源较为匮乏、升学率尤为看重的地区,往往容易忽视对“人师”角色的培育。因此,未来应当更加重视并加强“人师”作用的提升。
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
田慧生教授所言,智能技术应融入课程教学改革,这个方向是正确的。在发达地区的中学,可以迅速引入新技术,打造智能教室和实验室。然而,推进核心素养是一项既困难又关键的挑战。
在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一些地处偏远地区的学校可能会因为资金不足而难以跟上前沿技术的步伐。然而,这些学校完全可以从本地的文化知识中汲取精华,挖掘核心素养的素材。例如,南方的某些少数民族地区,就能将民族文化与学科教育相结合,从而实现跨学科的素质提升。
对未来教育发展的思考
当前的探索与实验只是个开端。人工智能在教育界的发展将持续深入。未来,我们是否将目睹偏远地区与发达地区孩子在接受AI教育方面的差距逐渐拉大?
学校、家庭与社会,三者需携手共进。学校肩负起引领基本教育目标的重任,家庭则需营造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社会则需提供均等的教育资源机会。唯有如此,基础教育才能在智能时代得以健康、持续地发展。对此话题如有见解,欢迎留言交流。同时,也期待您的点赞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