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刘强东对美团宣战。京东正式宣布外卖业务启动“品质堂食餐饮商家”招募,还将为5月1日前入驻的商家免除一年佣金。
这场由京东主动挑起的战争,看似是电商巨头对本地生活领域的扩张,实则折射出互联网行业创新乏力的困境。
京东选择此时入局外卖市场,绝非一时兴起。美团2022年财报显示,其核心本地商业收入同比增长17.4%,经营利润同比增长56.8%。
这块仍在持续增长的蛋糕,对增长乏力的京东无疑具有强大吸引力。京东拥有成熟的物流体系,理论上具备进军外卖市场的条件。
但外卖市场早已不是蓝海。美团占据70%的市场份额,拥有630万活跃骑手,建立了难以撼动的护城河。京东想要复制美团模式,不仅需要投入巨额资金,还要面对用户习惯、商家资源、配送体系等多重壁垒。这场战争注定是一场消耗战。
更值得警惕的是,互联网巨头间的竞争正在陷入零和博弈的怪圈。当创新乏力时,企业倾向于在存量市场中相互厮杀,而不是开拓新的增长点。这种内卷式竞争不仅消耗社会资源,还可能导致服务质量下降、骑手权益受损等社会问题。
互联网行业需要的是突破性创新,而不是在红海中厮杀。企业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上,寻找新的增长点。与其在存量市场中争夺份额,不如共同做大蛋糕,实现良性竞争。这才是互联网企业应有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