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有幸参加女儿学校举行的学生调查活动。从调查问卷中,大部分孩子对父母最大满意的一项内容是,父母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经常只问,“今天学习怎样?考试了吗?考了多少分?”
有一位小女孩晨晨和我谈起她和父母的事,晨晨父母都有些望女成凤的迫切心情,平时最关心就是女儿的学习成绩。
一开始,晨晨每天高高兴兴背着书包放学回来,总是兴高采烈地喊上句:“爸爸,妈妈,我回来了。 ”
在电脑前的爸爸只应一声,妈妈则板着脸问,“今天学习怎么样?布置了哪些作业?最近又考试没有?考得怎么样?考了多少分?”
在妈妈的连珠炮般的追问下,晨晨一张笑脸变成了苦瓜脸,时间长了,晨晨就有意地避开妈妈,放学回来也不像以前兴高采烈地呼喊爸爸妈妈了,而是偷偷地溜进自己的房间,有时候甚至把门也锁上。
隔着房门,妈妈也是语气冷冽地问:“晨晨,这次考试怎么样? 考了多少分?”房间里传来女儿大声说:“妈妈,你别只关心我的学习成绩。”
晨晨说自己很不开心,也开始有意疏远父母,因为父母只关心她的学习。眼睛总是死死地盯住她的学习成绩。
琦想妈妈经常会听到一些父母抱怨“孩子越大越不听话,连父母的话都不听.””感觉到孩子和我有了很深的隔膜,也不像小时候那样粘我了。”
其实如果父母只关心孩子的分数,伤害比效果威力大。
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健康性格是感受和创造快乐的很重要方面,如果父母注重培养孩子快乐的性格,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其实孩子需要父母的微笑、需要父母友好的态度,而不是公事化的语调或者面无表情的一张脸。 有时候,当父母在抱怨“孩子开始疏远自己”,这时候很大程度上都是源于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
当孩子想与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父母却关紧了自己那扇心灵之门,只留给孩子一张面无表情的面孔时,试问,孩子还会与你亲近吗?
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拉近和父母的距离?
一、在孩子面前控制自己的情绪
有时候,父母也会因为工作和生活上的一些烦恼而愁眉苦脸, 这时候,为了孩子健康成长,需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面对孩子露出笑脸,让孩子感染快乐的情绪,与自己亲近起来。
如果父母自己有了烦恼,对孩子大吼大叫,冷着一张脸,说话也是冷淡的语调;有的父母在孩子犯了错,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对孩子施行打骂教育。
这样时间长了,孩子就会逐渐远离父母,与父母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根本不利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顺利交流。
所以,在孩子面前,父母需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多给孩子一点微笑,多些鼓励, 这样孩子与你的距离就越来越近。
二、营造和谐愉快的家庭氛围
有的家庭,气氛比较容易紧张,父母总是板着一张脸, 为了一点小事就吵架。心理学家认为,在这样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容易疏远父母, 甚至容易出现不良的行为。
家庭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温馨的港湾,一 个可以嬉笑快乐的地方,愉快的家庭气氛,可是使孩子养成乐观积极向上的性格。同时,也可增加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度。
三、给孩子多一些微笑与鼓励,少些责备与批评
如果父母对孩子责备越多,那么对他的伤害就越大,孩子的心对你增加了防御与反抗,那么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远。所以,父母要给孩子多些微笑与鼓励,少一些责备与批评,做孩子最亲近的知心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