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张文斌,一个62岁的浙江温州老人。自从老伴多年前因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离世后,我的生活便陷入了孤独与寂静之中。岁月如梭,我在时光的洪流中踽踽独行,直到遇见了同样丧偶的亲家母,我的世界才仿佛又有了一丝生机。
想当年,我和老伴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只生育了一个儿子。我们夫妻二人齐心协力,一个主外一个主内,把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然而,命运总是爱捉弄人,就在儿子上初中的那年,老伴在一次外出买菜时不幸遭遇车祸,永远地离开了我。那一刻,我仿佛被抽离了灵魂,整个人陷入了无尽的悲痛之中。虽然肇事方给予了一定的经济补偿,但那些冰冷的金钱又怎能填补我失去爱人的空虚呢?
为了儿子的健康成长,我强忍悲痛,没有再婚的念头。那些年,我独自一人将儿子抚养长大,其中的艰辛与不易,只有我自己心里清楚。好在儿子懂事,没有让我太过操心,他顺利考上了大学,毕业后也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转眼间,儿子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我倾尽所有,为他购置了婚房和车子,只希望他能够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儿媳是本地人,也是个苦命的孩子,她父亲在她上大学时因病去世。我对单亲家庭一直抱有理解和尊重,只要儿子儿媳两人能把日子过好,过得幸福美满,那我就没有什么可挑剔的了。
儿子儿媳结婚后不久,孙子便出生了。我一个糙老爷们,哪懂得照顾孩子?于是,儿媳把亲家母请了过来帮忙带娃。亲家母是个勤劳善良的人,她任劳任怨地照顾着孙子,还承担起了家里的家务活。那些年,她为了这个小家付出了很多,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和亲家母的接触也越来越多。她温婉贤淑,性格温和,我们之间有很多共同的话题。我们聊起各自的过去,那些丧偶后的孤独与不易,让我们之间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去年,我因为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查出体内有个结石需要做手术。虽然只是个小手术,但也需要住院观察几天。在那段日子里,亲家母忙前忙后地照顾我,帮我办理各种手续,还亲自下厨给我做营养餐。她的细心与体贴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对她产生了别样的情愫。
出院后,我们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了。我们经常一起聊天散步,谈论着未来的养老规划。我们都认为,随着年纪的增长,再寻一位伴侣变得很有必要,因为身边有个知冷知热的人相互照顾,会让生活便利许多。于是,我们自然而然地萌生了搭伙生活的念头。
当我们决定把这件事情告诉儿子儿媳时,没想到他们的态度却截然不同。儿媳听后表示支持,她觉得我们这样的组合很好,大家知根知底,放心又方便。然而,儿子却强烈反对,他认为我们这样做会让他丢脸,让他在亲朋好友面前抬不起头来。
儿子的态度令我既恼怒又难过,我没料到他会如此过分在意旁人的眼光,以至于忽视了我们家庭的真正幸福所在。我向他阐明,每个人都有权利去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而不应被所谓的面子所羁绊。然而,儿子却异常固执,无论怎么劝说都不愿改变主意。
亲家母是个内向的人,她一直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我知道她心里也是很难过的。我理解她的难处,也愿意为她站出来面对这一切。可是,儿子的态度就像一根刺扎在我们心里,让我们难以释怀。
为了这件事情,儿媳一直在做儿子的思想工作,希望他能够想通,不要为了所谓的面子而牺牲我们的幸福。我也试图跟儿子沟通,告诉他我们的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希望他能够尊重我们的选择。但儿子却始终不肯让步。
现在,我和亲家母都陷入了困境。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只能等待着儿子的态度有所转变。我知道,子女的态度对于晚年生活来说是很重要的。如果得不到他们的支持,我们的幸福也会大打折扣。
我常常在想,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我们只是想要有个伴,想要度过一个幸福的晚年而已。为什么儿子就不能理解我们的苦心呢?难道他的面子真的比我们的幸福还重要吗?
每当夜深人静时,我都会默默地流泪。我怀念过去和老伴在一起的日子,那时候的我们是那样的快乐和美好!现在,我只希望儿子能够早日想通,让我们能够顺利地走到一起,共度余生。
这就是我的故事,一个关于黄昏之恋的困扰。我不知道换作是你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大家能我点意见吗?欢迎留言评论,谢谢了。
讲述人:张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