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访蒙古,俄罗斯为何毫无惧色?因为背后有中国神秘担保?

心上邦迪 2024-09-03 11:38:06

在国际政治的舞台上,每一次重要的领导人访问都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波澜。近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即将对蒙古进行访问的消息,引发了全球的广泛关注。这一访问不仅涉及到俄蒙两国的关系,更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中牵出了一系列的博弈与考量。

普京此次访问蒙古,本是一次正常的外交活动,然而,由于蒙古是国际刑事法院的缔约国,这一身份使得此次访问瞬间成为了国际焦点。国际刑事法院率先对蒙古施压,要求其履行义务,紧接着乌克兰也发难,要求蒙古在普京落地后第一时间将其逮捕。但蒙古对此一直保持沉默,这种沉默背后,蕴含着蒙古在复杂局势中的艰难抉择。

俄罗斯方面对于普京在蒙古的安全问题表现得十分从容,声称并不担心。两国显然已经进行了充分对话,为访问做足了精心准备。这种从容背后,既有对俄蒙关系的自信,也透露出对国际局势的深刻洞察。

克里姆林宫前政治顾问别尔科夫斯基的说法却耐人寻味,他声称普京访问蒙古是得到了中国的“安全保障”。虽然这种说法有捕风捉影之嫌,毕竟没有确切的消息来源,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反映出当前中俄关系的紧密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

以蒙古与俄罗斯的关系来看,国际刑事法院成员的义务与和俄罗斯合作孰轻孰重,蒙古政府心中自然有判断。蒙古作为俄罗斯的邻国,与俄罗斯在经济、文化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国际刑事法院远在天边,成员国义务虚无缥缈,而俄罗斯近在眼前,蒙古的取舍并不难猜。

回顾去年北京“一带一路”高峰论坛,蒙俄总统会谈时,蒙古当面发出邀请普京访问的信号。中国在其中也算半个见证人,这一事件本身就说明了很多问题。中俄蒙三边关系在近年来不断发展,进行类似的互动并不奇怪。但仅靠别尔科夫斯基的一面之词,我们不能草率地断定中国在普京访问蒙古时一定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普京在新任期开始以后,外访行程一直没中断过,但去的国家都不是国际刑事法院的缔约国,只有蒙古是例外。这也反映出俄罗斯对于国际刑事法院“通缉令”的谨慎态度。虽然俄罗斯嘴上不当一回事,但在政治实践中,还是注意规避。

比如之前的金砖峰会,南非既是金砖核心成员,又签署了《罗马规约》。南非总统拉马福萨邀请普京参加金砖峰会后,试图走法律程序为普京争取一个豁免权,但国会这关没过。最终普京没亲自去南非,而是派了外长拉夫罗夫过去。今年的 G20 峰会也面临类似情况,巴西总统卢拉早早就保证普京来了不会被逮捕,但巴西在这个问题上遭受的压力显而易见。法国要求邀请普京必须得到 G20 其他国家的一致同意,而以目前的俄乌形势和俄罗斯与西方的对峙态势,要在这个问题上达成一致意见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像这种国际多边场合,俄罗斯对通缉令还是有一定的顾虑。可能只有在中国或中亚国家主办的峰会,才能让俄罗斯打消后顾之忧。这也凸显了中俄及中亚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特殊地位和影响力。

蒙古作为国际刑事法院的成员国,以高规格接待普京,理论上确实会冲击《罗马规约》的权威。但国际刑事法院这一组织在国际上的权威,其实并没有很多人以为的那么重要。没签《罗马规约》的国家众多,国际刑事法院成员国的地缘分布也不均衡,代表权有待加强。

无视“通缉令”接待普京,虽然会对蒙古的外交形象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美欧等国虽然在这件事情上施压蒙古,但并不会因为这件事情就与蒙古中断往来。因为地缘政治讲究的是利益关系,西方与蒙古打交道,基于《罗马规约》的政治正确并非双方利害关系的基础。

而且,要论对蒙古的影响力,美欧绑一块也未必够得上中俄。蒙古只有两个邻国,也许蒙古政府在意识形态上倾向于与西方寻找共同语言,但国家发展最终还是要靠与邻国脚踏实地的合作。“第三邻国”终究只能排在第三。

在这场风云变幻的国际博弈中,普京访蒙古事件成为了一个缩影,展现出大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小国的艰难抉择以及国际政治的现实考量。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国际关系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不断的变化和调整中寻找平衡。未来,中俄蒙三国的关系将如何发展,国际局势又将走向何方,都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0 阅读:110

心上邦迪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我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