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士鲁迅,师者鲁迅

鹰哥爱写文 2024-02-25 03:30:47

《鲁迅传》作者:刘小川

​围绕鲁迅的多个追问

鲁迅,一个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名字。他是中国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的作者。他笔下的阿Q、祥林嫂、闰土、孔乙己等人物形象,都鲜活地留在了读者的心里。他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记念刘和珍君》等等,也都曾经进入过我们学生时代的课本。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鲁迅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最重要的奠基人,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读者,他同时也在塑造着中国人的民族魂。我们通过鲁迅先生的文章,得以拨开历史的幕布,了解中华民族先辈们的生活和处境。

随着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的社会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发展,但民族魂不可以被遗弃。阅读鲁迅,可以让我们理解我们的民族,热爱我们的民族,这是当代人阅读鲁迅的意义之一。

那么,想要读懂鲁迅文章中的丰富内涵,需要我们对他的个人生活经历有一定的了解。在这本《鲁迅传》中,作者刘小川对鲁迅展开了多个方向的追问,包括生活追问、技术追问、文化追问,等等。通过这些追问,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鲁迅,读懂他文章中的深意。

好,那接下来,就让我们跟着刘小川老师,一起走进鲁迅的一生。

少年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生于浙江绍兴,这座极具江南水乡特色的古城,距今已有2500年之久。这里自古以来就是文人辈出之地。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明代文学家徐渭,民国时期的北大校长蔡元培,都是出生在这里。

我们知道,鲁迅原名叫作周树人。他出生的周家,是当时绍兴的一户书香门第。鲁迅的祖父曾经在北京做过官,父亲也是个读书人,可惜怀才不遇,屡次科举不中。不过,鲁迅的祖父和父亲都比较沉默内向,和鲁迅的沟通交流不多。比起家里的男性长辈,鲁迅和家里的女性长辈则显得更加亲切。

鲁迅的祖母很会讲故事,鲁迅小时候经常围着老人家,听她讲那些古老的传说。鲁迅的母亲鲁瑞读过私塾,是一位知识女性,这在当时并不常见。鲁迅的母亲爱看小说,爱听戏,这些爱好潜移默化中也给幼年鲁迅带来了文学熏陶。

值得一提的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长妈妈,对小鲁迅的影响也很大。这位长妈妈是一位农村妇女,虽然不认识字,但是会讲各种各样的民间故事。她给鲁迅讲“长毛”,讲美女蛇,讲小百姓如何戏弄皇帝,听得鲁迅经常咯咯直笑,兴奋得手舞足蹈。

有一年,长妈妈从乡下回来的时候,给鲁迅带来了一本《山海经》的绘本,这可把小鲁迅高兴坏了,他一头扎进了书里,光是看书还不过瘾,他还开始动笔照着画。后来照着画也不过瘾了,小鲁迅干脆自己创作。当时,邻居家有个小孩叫“八斤”,经常跟小鲁迅打架,每次打完架,小鲁迅就回到家,在画里用箭射八斤,直到画到痛快为止。

小鲁迅虽然顽皮淘气,但在这位长妈妈的教导下,也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比如,饭粒掉到地上,不能浪费,要捡起来吃掉;衣服破了洞,能补则补,不要随手丢掉;每天早起要理床叠被,打扫房间,保持干净。正是这些勤俭节约的优良美德,让鲁迅早早退去了孩子的稚气。

在祖母、母亲和长妈妈的陪伴下,鲁迅在自家的百草园里无忧无虑地玩耍着、成长着。直到十二岁那年,他被送到了在绍兴颇有名气的私塾——三味书屋,接受名师寿镜吾先生的教导。这位寿镜吾先生颇有故人风范,他总是穿着一件破旧的长衫,家人给他买新衣服,他也舍不得穿。他不抽烟,平日里只喝几口小酒,而且为了不让学生看到,他都是跑到小酒馆里面喝酒。

在教学上,寿镜吾先生十分严格。他收学生不看家庭背景,哪怕家长给再多学费,但只要孩子不是读书的材料,他也不收。反过来,家庭条件差一点的孩子,只要肯读书爱学习,他也乐得收下来教育。

天生聪慧的鲁迅,在寿镜吾先生的三味书屋里打下了坚实的汉学基础。不过,调皮的小鲁迅也经常惹得先生,气也不是,笑也不是。有一次,老先生让学生们对对子,上联是“月中桂”,学生们有的对“风前柳”,有的对“雪里梅”,小鲁迅却别出心裁,对了一个“星里麻”。老先生一头雾水,可鲁迅却开口解释道:“星星里有牛郎星、织女星,那织女织的是麻布,不正是‘星里麻’吗?”老先生一时无语,同学们则跟着哄堂大笑。

寿镜吾先生虽然传统,却不古板,他没有打压小鲁迅的调皮,反而呵护了孩子内心的天真烂漫。可以说,如果不是老先生的这份宽容,我们在鲁迅日后的文章里,就很有可能看不到他流露出的那些灵气和口才。

青年鲁迅:从东渡日本到弃医从文

人们常说,读书人身上总有一种“书生气”,但是在鲁迅先生的身上,我们很少能看到这种书生气,更见不到他拿出大作家的派头。鲁迅先生总是那么的平易近人,有时甚至透出一种幽默可爱,而这些都和他幼年的经历脱不开关系。

鲁迅在三味书屋的学业还没有结束,他的家里就发生了大变故。先是鲁迅的祖父因为行贿入狱,被判了斩监候,后来经过上下打点关系,才保住了性命,可是家里的钱财也被掏空了大半。鲁迅的父亲为此急火攻心,也患上了重病,卧床不起。鲁迅只好中断学业,回家帮助料理家事。

几年下来,鲁迅每天辗转于药店、当铺和家里,父亲的病不见好转,家境却每况愈下,慢慢懂起事来的鲁迅也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中。

十八岁那年,鲁迅带着母亲重重的嘱托,只身一人离开绍兴老家,来到南京求学谋生。这时的鲁迅已经知道,从此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他只能依靠自己了。

鲁迅在南京待了四年,先后就读于水师学堂和矿路学堂。在当时,这些都不算是好学校,但是由于这些学校的学费便宜些,兜里只揣着几块银元的鲁迅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1900年,一件大事的发生,又中断了鲁迅的学业。这一年,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慈禧和光绪皇帝仓皇西逃,整个中国为之震荡,鲁迅就读的南京矿路学堂也一度停办。鲁迅不得已回到了绍兴老家。学业未成,又要留在家里吃白食,这让鲁迅感到很惭愧,也很焦虑。不甘心在家躺平的鲁迅一直在四处打听,寻找机会。

两年后,机会来了。矿路学堂准备派六个学生去日本官费留学,鲁迅最终考取了第三名的成绩,成功赢得了留学机会。来到日本后,鲁迅成为班上带头剪去辫子的男生,他如痴如狂地阅读西方经典,渴望把这些现代知识带回自己的祖国。

在当时,鲁迅不用太为学费发愁,因为他有官方的资助,但他却遭遇了另一个不顺心的事,那就是日本同学的歧视。当时的日本刚刚在甲午海战中打败中国,军国主义气焰嚣张,把中国人视为下等民族。成绩好的中国留学生会被排挤,成绩差的更是被看不起。尤其是鲁迅就读的医学专业,本身学起来就比较难,再加上有语言障碍,鲁迅仅仅一门课没考好,就被日本同学嘲笑,劝他早点悔改放弃。

有一次,学校组织放映影片,片中一个中国人被日军判了死刑,当银幕上的中国人被执行死刑时,台下的日本学生全部在欢呼,甚至还响起了口哨声。而那些中国留学生,虽然身强体壮,却神情麻木,像是在看一场无关痛痒的热闹。

而正式这场放映点燃了鲁迅心中压抑许久的怒火,他当即做出了一个决定,他要弃医从文。因为他知道,学医救不了中国人,只有通过文学,才能医治人的灵魂。

在鲁迅后来的小说,比如《药》《示众》《阿Q正传》里,他也频繁地对国民的麻木进行了描绘和批判。文学家叶圣陶曾经评价道:“在同时代的人中间,鲁迅先生的确比别人敏感。有许多事,别人才有一点儿朦胧的感觉,他已经想到了,并且想得比别人深。”

鲁迅想得深,所以走得也远。他找到了学校的老师藤野先生,提出退学的请求,藤野先生很快就理解了鲁迅的心意。虽然他很欣赏鲁迅,但没有过多劝阻,只送给鲁迅一张照片,上面写着两个汉字——惜别。

退学后的鲁迅开始在书店、集会和演讲中穿梭往来,他一秒钟都不肯停歇。在精通了日语后,他又学俄语、德语,如饥似渴地阅读俄国和德国的文学、哲学经典。这期间,鲁迅读完了俄国文豪托尔斯泰的全部著作,仔细研读了德国哲学家尼采的著作,对西方现代思想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吸纳。

另一方面,鲁迅也没有数典忘祖,丢下他的国学基础。在东京,鲁迅成为了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弟子。章太炎是当时赫赫有名的革命家,受到清朝迫害流落海外。鲁迅在章太炎身边学习《说文解字》,和他一同学习的还有后来成为语言学家的钱玄同。

鲁迅不分昼夜地阅读各国经典,聆听章太炎讲学,同时开始办报纸、写文章。他在日本办的第一份杂志叫《新生》,主要刊登一些宣传新思想的杂文。从这时开始,鲁迅犀利的文风就开始崭露头角。著名文学家郁达夫曾说过,“鲁迅的杂文能以寸铁杀人”。

不过,鲁迅在日本的经历,在他的整个创作生涯中,只能算是积累和演练。鲁迅真正开始在文坛上绽放光芒,还要从他回归祖国任教开始说起。

壮年鲁迅:从北大开课到南下厦门

1909年,鲁迅回到祖国,此时的清朝政府已经摇摇欲坠。鲁迅先是在位于杭州的浙江两级师范学校任教,教授化学与生理学。两年后,辛亥革命爆发,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鲁迅的好友许寿裳在南京教育部任职,在他的推荐下,鲁迅也来到南京,进入教育部工作。这期间,鲁迅转向了儿童教育,翻译多部儿童文学作品,还出席了第一届全国儿童展览会开幕式。

但那几年里,国家形势风云变幻。先是袁世凯称帝,后是张勋复辟,让国家又陷入动荡之中。鲁迅也从教育部辞职,以此抗议复辟。失去了工作的鲁迅,开始给杂志撰稿,以稿费为生。恰巧在此时,钱玄同找到了鲁迅,向鲁迅邀稿。原来,钱玄同从日本留学回国后,加入了《新青年》杂志的编辑工作,他们正在物色一位既有现代思想,又有国学基础的知识分子,来创作一部白话小说。

面对这个重大的任务,鲁迅起初没有马上答应,他思索了一番,才同意给《新青年》写稿。1918年5月,鲁迅创作的这篇名为《狂人日记》的白话小说问世,它如同一声惊雷,划破封建礼教的天际,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始。

《狂人日记》的主题只有四个字,那就是“礼教吃人”。然而,这四个字却是无数人不愿,也不敢去面对的。但鲁迅却勇敢地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以彻底反封建统治的战斗姿态,揭下封建礼教吃人的真面目。

从此,鲁迅的创作一发不可收拾,他前半生的沉默、积淀,迎来了大爆发。《药》《祝福》《故乡》《孔乙己》《阿Q正传》等一篇篇经典陆续诞生,他写小说,写散文诗,写杂文,无所不通。很快,鲁迅成为《新青年》杂志的重要一员,他的才华也得到了北大校长蔡元培的赏识,他受聘成为北大的讲师,教授中国小说史。据说在他的课堂里挤满了学生,有些人甚至要站着听课。

后来,鲁迅又来到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授课,在这里,他认识了一位名叫许广平的女学生。当时的许广平二十七岁,正陷入对人生的迷茫,和对社会的怀疑之中。她写信给鲁迅,希望得到这位大作家的指导。几个月的时间里,两人相互寄出了几十封信。鲁迅在信中鼓励许广平,并且对她的学业表示了期许。不过,当时两人还只是师生关系。大约三年后,当鲁迅离开北京,南赴厦门时,他和许广平才正式确立恋爱关系。

说起鲁迅南赴厦门,其实也是形势所迫,当时的北方军阀嚣张跋扈,总是欺压大学师生,学生们也不断发起抗议活动。有一次,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几名女学生在抗议时,遭到了军阀的血腥镇压,导致鲁迅的学生刘和珍不幸身亡,悲愤交加的鲁迅写下了一篇《记念刘和珍君》的追悼文,从而彻底和军阀政府决裂了。此后,鲁迅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在好友林语堂的邀请下,鲁迅才南下福建,去厦门大学任教。

晚年鲁迅:从舌战群儒到民族战士

在来到了氛围更加松弛自由的南方后,鲁迅愈发施展起他的思想和才华。他在厦门大学演讲时,主张“少读中国书,做好事之徒”,并指出三点中国陈旧思想的弊端:一、使人意志不振作;二、使人但求平稳,不肯冒险;三、使人思想模糊,是非不分。

鲁迅对传统的反思是直截了当,毫不避讳的。他也因此得罪了一些保守的传统儒生,比如倡导“捍卫国粹”的章士钊。

面对他人的质疑和攻击,鲁迅并没有选择隐忍,而是提起笔杆,展开论战。从杂文集《华盖集》出版之后,鲁迅从一个小说家,蜕变为以写杂文为主的思想战士。章士钊坚持用文言文,反对白话文,鲁迅批评章士钊的文章“有如泥浆混着沙砾一样”,已经过时了。再比如,当面对高傲的、贵族气的梁实秋时,鲁迅毫不客气地直言对方是“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言辞既辛辣又精准。

面对一波接一波的攻势,鲁迅总能用文章予以巧妙地回击。然而,高强度的工作也在大大消耗着他的身体。

1927年,鲁迅携夫人许广平抵达上海。在上海,他见到了茅盾、郁达夫、冯雪峰等人,几人一见如故。不久,鲁迅又认识了一个开书店的日本人内山完造。这几位便经常到内山书店里沟通交流。在国民党通缉反对派时,内山还出力帮助鲁迅避难。

虽然鲁迅在上海收获了一批至交好友,但也遭遇了一些新的敌人,比如郭沫若、成仿吾、冯乃超等人。鲁迅批评他们是给反动政府和资本家“帮闲”的文人,对方则给鲁迅扣上了“革命文学家”的帽子。结果鲁迅不仅没受打击,反而情绪越发高涨,开始以革命文学家的姿态,号召热血青年挺起胸膛,反对侵略。

然而,常年的奔波劳碌,加上超负荷的工作,最终彻底压垮了鲁迅的身体。到了1936年,鲁迅突然感到肩膀和腋下剧痛,严重到卧床不起,体重也骤降到37公斤,医生确诊鲁迅患上了肺结核晚期。在病床上,鲁迅坚持写作,并且表达对中共抗战新路线的支持和赞同。然而,他终究没能逃过病痛的打击,在10月19日这天因病离世,享年56岁。

鲁迅逝世后,蔡元培、宋庆龄、茅盾等人担任鲁迅的治丧委员,从 10 月 20 日开始,有 7000 多位市民来到上海万国殡仪馆,与鲁迅的遗体告别。10 月 22 日,在上海市民的送别下,鲁迅被葬于虹桥的万国公墓。覆盖在棺木的白旗上,写着“民族魂”三个黑色大字。

好了,讲到这里,《鲁迅传》这本书的精华内容我们就介绍的差不多了。

鲁迅虽然已经是百年之前的作家,但他的精神、他的思想,直到今天仍不过时,仍然值得我们学习。他对民族复兴的强烈渴望,依然值得我们去继承,去弘扬、去奋斗。

最后,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像鲁迅先生一样,怀抱民族魂,共筑民族梦。

0 阅读:1

鹰哥爱写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