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枣干吃太浪费,这2种做法补气养血、调理脾胃!但这类人不建议

美食研究家 2025-01-31 00:48:27

来源:美食探索家

在民间流传的谚语中,如“一日食三枣,红颜永不老”和“要想皮肤好,粥里加红枣”,充分展示了人们对红枣食疗价值的高度认可。红枣常被认为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提高精神状态,其被认为有如灵芝般的效用。

根据中医记载:“大枣温以补脾经不足,甘以缓阴血,和阴阳,调营卫,生津液。”这表明,常食用红枣可补中益气,调和身体,使气色得到改善。然而,生吃红枣也存在问题,容易导致湿气,因为红枣的黏性使其易生湿,而脾则喜欢干燥,过多摄入会影响脾胃功能。

那么,该如何正确食用红枣呢?这里推荐两种方法。方法一:焦二仙茶——可健脾胃,助消化。所需食材包括红枣和小米。首先,将红枣洗净晾干后放入锅中炒至外皮微黑,但不焦煳。小米直接干炒至焦黄。泡茶时取一勺小米和三颗红枣,冲入热水即可。这种方法可以使红枣外皮的焦香健脾,帮助化湿、养胃,从而促进消化并吸附毒素,起到排毒养颜的作用。

方法二:三蒸三晒红枣——能够健脾胃、补气血。准备红枣,洗净后在蒸笼上隔水蒸30分钟,蒸好后在通风处晾干,重复此步骤三次。每天可食用3-5颗,作为零食食用。通过三次蒸晒,红枣从红变黑,增强了补脾胃和养气血的效果,使得原本不易消化的问题得到缓解。食用时连皮一同食用为佳,因为枣肉易致便秘,而枣皮具有通便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红枣性温,易滋腻生湿,对于脾胃有湿热的体质不宜食用。体质偏热的人,如女性在经期食用,会导致经血量增多。此外,舌苔厚的人不应长期用红枣补身体,舌苔厚且黄表示湿热,厚且白则代表寒湿,煮粥煮汤时需少放红枣。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