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有关土地征收与房屋拆迁的法律框架日益健全,然而,京坤律师依旧可以收到咨询,称当地提供的补偿标准偏低,或存在某些情况下不予安置、某些情况下不予补偿的问题。今天我们就“老生常谈”一下,再聊聊某些拆迁方的常见促拆套路。
首要策略:限时奖励机制——加速拆迁进程
高额奖励方案往往隐藏着更多陷阱,拆迁方借此激励民众签字,成效显著。我们发现,在奖励期限临近结束时,大部分的村民已签署同意书,奖励越高,效果越显著。
所谓高额奖励,实则是从应给民众的补偿中抽取,羊毛出在羊身上,被征收人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被眼前的小利益冲昏了脑袋。
其次策略:持续言语压迫——推进拆迁工作
拆迁方常言“本地政策如此”、“他家房屋更佳,补偿相同”、“签约率已超90%”等,以降低民众期望。随后,以“不签字即强拆”、“好房源将被选完”、“不支持拆迁工作”等言辞,试图击垮民众心理防线。此类言论无从考证,无需理会,应专注于核实自身应得补偿,并着手维权。他人补偿与我们无关,我们的目标是争取自身合理合法的权益。
第三策略:违法胁迫——拆迁工作尾声
断水、断电、断路、断气及“以拆违促拆迁”是拆迁方常用的违法手段,迫使民众无法正常生活,从而签字同意。
一旦开始此类违法手段,表明拆迁方已无意协商,若我们未给予足够压力,补偿标准将不再变动。此时,需收集违法证据,并尽快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最终策略:强制拆除——拆迁工作收尾
项目时间紧迫时,拆迁方可能直接偷拆、强拆。房屋一旦消失,其任务即完成,后续民众如何安置,则不予考虑。
我们无法预知拆迁方是否、何时强拆,因此需提前保全证据,收集材料。遭遇偷拆、强拆时,立即报警并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