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动车事故殉职司机是英雄,当年温州动车事故殉职司机也是英雄

边低 2022-06-05 13:17:22

6月4日,D2809次旅客列车在贵州榕江站撞上泥石流脱线,造成1死8伤,其中这名死者,是殉职的动车司机。根据现有报道披露的信息,殉职司机名叫杨勇,他果断地采取制动措施,降低了动车速度,使这次动车事故的人员伤亡降低到了最小限度。令人悲伤的是,挽救了动车乘客生命的司机杨勇,却英勇殉职。可以说,杨勇在危急关头,给乘客带来了生的希望,自己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D2809动车事故,是2011年7月23日温州动车发生追尾事故之后,发生的严重旅客列车事故。2011年的温州动车事故,因为有两节车厢掉落高架桥下,造成40人死亡172人受伤。与2011年发生的动车事故比较,6月4日发生的动车事故,人员伤亡要小得多,算得上不幸中的万幸。可能正是因为6月4日发生的动车事故人员伤亡比较小,人们普遍认为司机杨勇的紧急制动,立下大功,加之杨勇不幸殉职,人们在深感悲痛之余,充溢着赞美之情。

对于动车或高铁司机的作用,有人说过,这个司机的位置,基本就是起到象征性的作用,设一个司机的位置,只不过是给乘客一个安全感罢了。换句话说,就是可有可无,把司机换成一个稻草人,也未尝不可。因为动车或高铁的运行速度在每小时200公里以上,与驾驶汽车不同的是,这样高的速度,如果靠人来操控,根本反应不过来。因此,动车、高铁的运行,基本是靠计算机按程度来自动驾驶控制的。司机,只是在司机的座位上坐一坐而已。

当然,看到6月4日的动车事故,司机杨勇在危急之时,当机立断,力挽狂澜,以至于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肯定不会有人认为,动车高铁的司机是可有可无。人们一定会认为,司机的岗位,发挥的作用太重要了。

这就跟民航客机一样,当客机升空到巡航高度后,一般就是进入到自动驾驶状态,以至于,经常有客机驾驶员在飞行期间,若无其事地喝咖啡,甚至是睡觉的情况,还有客机驾驶员因为睡过头而飞过降落机场,让人哭笑不得的情况。但是,当客机遇到紧急情况时,就需要发挥驾驶员的作用,这时就指望不上自动驾驶了。动车高铁也是一样,遇到危急状态,就到了发挥司机作用的时候。

再说2011年7月23日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司机潘一恒也是以身殉职,也是惨烈悲壮。只是,当时的舆论普遍讨论追查动车事故的责任,在追查责任的声音铺天盖地的时候,也出现了不少质疑司机潘一恒是否存在失职的声音。

现在看来,当时追查温州动车事故司机责任的呼声,对于殉职的动车司机潘一恒来说,应该是有失公允。

应该说,无论是贵州动车事故司机杨勇,还是温州动车事故司机潘一恒,他们都尽到了司机的责任,在危难关头,他们都是坚守岗位职责,并且以身殉职。

对于不危个人安危,以身殉职的司机,杨勇是英雄,潘一恒也是英雄。

0 阅读:48

评论列表

tb6954670

tb6954670

2022-06-06 23:52

是的

边低

边低

边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