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粮食安全要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是扎实推进藏粮于地战略的必然要求。积极推进土地流转,才能更有力的确保粮食的安全。目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是管护不便,效率低下。如需查看长势时,在村东查看了这块还要去村西看那块,再去村南看另一块;在耕种和收获时,机械化不能充分发挥。影响了工作效率和粮食生产效益。
二是现代化设施不能发挥作用。由于地块小,信息化控制的喷灌等灌溉设施不能发挥用,信息化控制的高效率病虫害防治的无人飞行器不能发挥作用。影响了粮食生产能力。
三是排水沟渠不能挖,使排涝减灾效果大打折扣,特别是这两年,涝灾已危及到粮食安全。
四是由于地块小而多,邻里之间因地界矛盾时有发生。
五是农民种植的作物随意性较大,不但收益低,政府的种植结构总体布局不易落实,危及到粮食种植。
总之,目前土地的承包或经营模式相当于生产关系,现代化的科技就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已严重影响生产力的发展,也影响到粮食生产能力的挖潜和生产效益的提高,当前的土地经营模式必须改进。为此,个人有如下几点建议:
一、推进土地流转
目前,土地承包关系不变,是国家的大政方针,我们不能改变,但土地经营模式可以变,也是国家鼓励的,必须把当前分散的土地经营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实行规模化经营。这样才能使现代化的设施和设备发挥作用,提高土地的粮食生产效益和生产能力,助力粮食安全。
二、鼓励以村集体为主体进行土地流转
以村集体为主体,流转本村群众地;以耕地入股进行分红,而不是给租金,分红可以是粮食也可以是现金;招聘种地能手进行耕种,以工资和奖金的形式支付费用;对土地流转的所有过程和收支,实行“四议两公开”。
由于村委会是党委政府的最基层的组织,落实各项政策的第一线,以村集体为流转主体土地流转的成功模式,可复制性强,更便于全面推广,可以加快土地流转进程。本来土地就是村集体所有,农民承包村集体的土地,所以土地流转给村集体也有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
三、与“五星”支部创建相结合
一是村集体流转模式由于是股份制,效益好时多得,不好时不得,避免了传统的模式流转效益好时,利益集中个别流转大户手里,个别群众眼红,流转亏本时,个别大户欠群众租金不给而带来的很多矛盾,有利于平安建设;二是村集体流转更符合共同富裕政策,原来对流转耕地的支持,受益的是少数人,现在是多数群众,增加群众收入;三是村民委员会是流转的主体,接受政府和群众的监督,政策更容易落实;四是可以在不减少粮食面积的基础上,对原来的设施农业或休闲农业或经济作物占用的耕地进行整合,既保障了粮食安全,又发展了农业经济,实现产业兴旺;五是本村集体流转土地成功,使本村群众和村集体多方面受益,本身就是支部过硬的表现。
四、措施要到位
一是选在村干部群众基础好、凝聚力强、能干事,外出打工农民多、人均面积大、户数少的村进行试点,全区各乡一个试点;二是政府对试点村出台政策,试点村相当于特区,提高村干部待遇,减少杂务,优先安排试点村农民打工就业;各级相关项目进行倾斜支持;三是免费进行农业保险;四是对试点村制定以奖代补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