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种选择与茬口规划
适栽品种推荐选择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中晚熟品种:北方地区宜选新杂长2号(单果重150g,亩产3500kg+);南方推荐杭茄1号、引茄1号(耐弱光、密植性强)。需避免连作,实行4-5年轮作制,前茬以葱蒜类作物为佳。
播种时间规划北方采用改良阳畦育苗,1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4月下旬定植;长江流域春茬11月育苗,4月上旬定植。秋延栽培建议6月育苗,7月移栽。

二、集约化育苗技术
种子处理
温汤浸种:55℃热水搅拌15分钟杀菌,转入28℃清水浸泡8小时
药剂处理:40%多菌灵浸种2.5小时,预防土传病害
催芽管理:30℃恒温催芽,每日喷水保持湿度,70%露白即可播种
苗床管理要点
基质配比:未种茄科作物的水稻土60%+腐熟猪粪40%,配施三元复合肥
温度控制:出苗前昼温25-30℃/夜温16-20℃,分苗后保持昼温28℃促根系发育
炼苗措施:定植前10天逐步降温至昼20℃/夜12℃,增强抗逆性

三、标准化田间管理
整地施肥规范
深耕晒垡:起垄前深翻30cm,亩施腐熟厩肥2000kg+过磷酸钙50kg作基肥
起垄覆膜:采用龟背型高垄,垄宽60cm/沟宽40cm,覆盖1.5m宽银黑双色地膜
科学定植方案
密植参数:早熟品种株距40cm(亩栽3000株),晚熟品种株距50cm(亩栽2500株)
移栽技巧:带土护根移栽,定植穴施磷酸二铵250kg/公顷,浇透定根水
水肥协同管理
蹲苗期:缓苗后至门茄瞪眼前控水,中耕2-3次提地温
追肥节点:①门茄膨大期:亩施尿素15kg+硫酸钾10kg(结合中耕沟施)②对茄膨大期:亩追平衡型水溶肥5kg(间隔7天)③盛果期:每15天追施高钾复合肥20kg/亩
水分控制:保持土壤湿度80%,雨季每4-6天灌水防裂果
植株调控技术
双干整枝法:门茄坐果后保留两主枝,摘除基部侧芽
分层摘叶:分3次摘除下部老叶,每果保留2-3片功能叶
保花措施:开花当日用30mg/kg番茄灵喷花防落

四、病虫害绿色防控
重点病害防治
黄萎病:定植时用松脂酸铜500倍液灌根,发病株用双效灵300倍液连续灌根3次
绵腐病:雨季前喷施58%甲霜灵锰锌600倍液,重点喷果柄
虫害防治方案
红蜘蛛:发生初期用20%哒螨灵1500倍+1.8%阿维菌素3000倍
蛀茎虫:幼虫期用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000倍液茎叶喷雾
五、采收标准与增产技巧
采收时间判断早熟品种定植后40-50天采收,果皮紫红发亮、茄眼变白为最佳采收期。建议清晨采收,保留1cm果柄提高耐贮性。
增产关键措施
分层疏果:每穗保留2个标准果,单株控制10层结果
再生栽培:盛果后期距地面15cm截干,追施高氮肥促新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