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士最近真的是让人捉摸不透,赛季初大家还觉得他们像火箭一样迅速起飞,结果现在的情况让人不禁想问:这到底怎么了?你要说他们是没实力,怎么也不可能,但就是有一种“打不上去”的感觉。
大家是不是都看到那场对费城76人的比赛?说实话,看到最后我真有点懵,明明他们是要赢下去的,但一回头发现球队在进攻端居然连最基本的火力都不行了。
这可不只是个别问题,是整个球队的风格都有点迷茫。
咱们说说他们的进攻问题。
就拿巴迪·希尔德来说,这家伙以前在外线可是个不错的点,但现在怎么回事?三分命中率只有20.7%,这是要笑掉大牙吗?你就想嘛,勇士那么依赖外线火力,结果他这么低迷,球迷心里能不着急吗?没有了外线的空间,勇士内线的打法就成了“打铁大队”了。
就算格林和维金斯往油漆区里冲,也总感觉像是“无头苍蝇”一样,空有体能,打不出有效的进攻。
这种情况下,勇士不仅打不了高质量的进攻,连普通的进攻都开始捉襟见肘。
再说说主教练科尔的调度问题吧。
很多球迷说了,这个赛季的勇士,就像是一支没有明确方向的队伍。
你看科尔的轮换,居然整整保持在12人,虽然深度上看不出大问题,但实际操作上,就是没法找准一套有效的组合。
没错,阵容深度固然有好处,但你把球员的心思都拆开来,哪来的默契可言?而且因为伤病问题,科尔反复调整阵容,球员都开始迷失了,进攻防守都缺乏稳定性。
你看这几场,很多球员都在试新组合,但显然效果并不好。
有网友评论说:“这支球队简直像是处于一场没有尽头的实验里,科尔在不停地找着办法,但不管换多少人上场,能打出来的依然是几乎没法赢下去的局面。”尤其是在赛季中期,科尔给人的感觉就像是“赶鸭子上架”,真心没有一套能长久依赖的系统。
但!你要说他完全没亮点也不对,科尔其实也有试过一些新鲜的阵容。
比如那场对费城76人的比赛,他重用了前锋桑托斯。
你看他,薪水不过190万,之前场均1.8分,结果那场比赛居然交出13分和三记三分球的表现,绝对是个惊喜。
你说这算不算科尔的“知人善用”?显然,他抓住了桑托斯的机会,把他推到前场来。
虽然这也不能说明球队就彻底转运了,但起码,科尔试图调整,让新鲜血液能够站出来,说明他并非只会一味依赖老套路。
再说昆滕·波斯特,这个213cm的大个子,简直让人刮目相看。
虽然他是2024年第二轮的新人,场上经验少得可怜,但科尔居然让他在对步行者的比赛里上场7分钟,结果还真的得了6分,并且投进了1记三分球!你说,这就是科尔想要的突破口吧?他一直在琢磨,如果有个大个子能拉开空间,勇士的进攻方式就能更有活力。
毕竟他们需要更多战术变化,而波斯特的三分投射就成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点。
有网友也评论道:“你看,科尔真的是在不断尝试,虽然有点急功近利,但也能看得出来他在找寻突破口。波斯特或许还需要时间,但有时候,我们就是要试试那些看似不靠谱的选择。”是啊,科尔的尝试虽然看起来有点不稳定,但也正是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才让球迷们不至于太过失望。
咱们得聊聊勇士的补强问题了。
尤其是施罗德的加入,真是让人怀疑邓利维的眼光。
施罗德当年在世界杯表现得可不错,可是你看他跟库里的搭档,结果却是“化学反应全无”。
施罗德的表现不像大家期待的那样高效,尤其是在防守和进攻侵略性方面,真的显得软了点。
你以为他会是勇士后场的“救世主”,结果他成了“过眼云烟”。
这事儿,如果邓利维早些发现问题,或许勇士的局面能好很多。
有网友也提出:“施罗德当初的加入根本没补强勇士的后场,反而让球队更加难以找到稳定的后场支撑。对于这个引援,邓利维恐怕得负很大责任。”我说这个评论不无道理,施罗德的确没能解决勇士后场的燃眉之急,反而把整个后场拖得更低效了。
从整体来看,勇士现在的困境不是一两个小问题,而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
进攻端的问题,防守端的中规中矩,再加上科尔试图调整阵容的频繁变化,勇士的情况实在是有点混乱。
而且补强的失误,也让这支球队看起来更加迷茫。
如果要找出责任人,邓利维的引援问题真得好好反思了。
我们也不能完全抹杀勇士的潜力,他们毕竟有库里、格林这样的老将坐镇,球队的基本实力还是有的。
只是现在的他们,确实需要更多的稳定性和明确的方向。
不可能永远依赖库里一个人,其他球员也得站出来。
这支勇士队如今正经历着一场身份认同的危机,不论是从教练到球员,还是从战术到阵容,他们都需要找回自信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