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痛骂叶珂,并非帮伍佰伸张正义,他的愤怒另有原因

经纬谈娱好的是 2024-10-22 03:12:54

这年头,想红的方式千奇百怪,有人靠才华,有人靠颜值,但偏偏有人剑走偏锋,硬生生开辟了一条“黑红”之路。

叶珂,一个之前几乎在娱乐圈没有姓名的名字,却因为一系列荒唐的言论和行为,频频登上热搜榜,成为网友的一个吃瓜狂潮,更催生出一个网络新词——“珂学”。

“珂学”是什么?说白了,就是黄晓明女友叶珂那些让人啼笑皆非的言论和行为的总称。

从最初吐槽乐坛前辈伍佰的歌曲“猥琐”,到后来发表充满地域偏见的南北差异言论,再到各种炫富、假人设被接连扒皮,叶珂就像一个行走的“热搜制造机”,每一步都精准踩在网友的“雷点”上,引发一波又一波的舆论和热议。

有人说她油腻不堪,是“普信女”的代表,是在刻意营销“黑红”人设;也有人说她不过是“恋爱脑”,被爱情冲昏了头脑,才会在公开场合说出那些“没脑子”的话。

但无论如何,“珂学”现象的背后,折射出的不仅仅是一个网红为了流量不择手段的“逐利”之心,更暴露出当下社会在流量至上、娱乐至死的环境下,人们价值观、审美观和道德观的扭曲与迷失。

“珂学”盛行:当“低级趣味”成为流量密码

如果说最初的叶珂,还只是在网络世界里默默无闻的小角色,那么“吐槽伍佰事件”则成为她走向“流量巅峰”的转折点。

在直播间里,叶珂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伍佰歌曲的“不屑”,甚至用“猥琐”这样的字眼来形容这位华语乐坛的“老炮儿”。

此言一出,立刻引发了很多伍佰歌迷乃至普通网民的辱骂和指责。“就你也配评价伍佰?”、“你对音乐有什么了解?”、“为了流量真是毫无底线!”……一时间,叶珂被顶到了热搜之上,她的评论区更是充斥着很多人的怒火。

然而,面对网友的口诛笔伐,叶珂非但没有对伍佰道歉,反而更加嚣张。她不仅没有道歉,反而在之后的直播中,多次“内涵”伍佰,甚至还将矛头指向了蔡依林、陶喆等其他歌手。

这种“破罐破摔”的行为,让许多人感到不解:难道叶珂真的不明白这样做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吗?

事实上,叶珂的“反常”行为,恰恰是其“流量密码”的一部分。她深知,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大众的注意力,往往会被那些“低级趣味”、“博眼球”的内容所吸引。

与其费尽心思地去创造“优质内容”,不如剑走偏锋,用这种“哗众取宠”的方式,来快速地获取流量。

更何况,还有黄晓明这棵“大树”在背后撑着,即使真的翻车了,也能很快“洗白”。

于是,我们看到,叶珂在“黑红”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她不断地挑战着公众的底线,不断地刷新着人们对“网红”的认知。

“珂学”的盛行,是网络时代流量逻辑异化的产物。它让我们看到,当“低级趣味”成为流量密码,当“博眼球”成为唯一的目标,那么,内容的质量、创作者的道德,都将被无情地抛弃。

被操控的“狂欢”

叶珂事件,并不是独一份的,最近几年,很多网红都是为了搏流量,各种下作手段层出不穷。从“炫富”到“造假”,从“抄袭”到“辱骂”,网红们为了流量,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而网友们,也乐此不疲地参与到这场“审判”游戏中。他们一边享受着“吃瓜”的乐趣,一边又对这些“劣迹斑斑”的网红,进行着无情的批判。

叶珂事件持续发酵,也引发了其他公众人物的关注。其中,考研名师张雪峰的一句“遛狗请栓绳”,更是将事件推向了高潮。

张雪峰的言论,虽然看上去含糊其辞,但吃瓜群众们一眼都能看出,他是在暗讽叶珂“没教养”、“蹭热度”。

此言一出,立刻引发了网友的热议。有人支持张雪峰,认为他“敢说真话”、“替天行道”;也有人批评他“蹭热度”、“炒作”。

张雪峰的“怒怼”,也引发了人们对公众人物责任边界的思考。在网络时代,公众人物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他们的言行举止,更容易受到很多人的注意,甚至于将原本不大的事态扩大化。

因此,公众人物在行使自身权利的同时,应该谨言慎行,避免发表不当言论,更不能凭借着自己的影响力和粉丝群体去伤害他人。

然而,公众人物也是普通人,他们也有要表达一些观点的时候和权力。那么,公众人物的言论自由,应该如何界定?他们是否可以像普通人一样,随意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一方面,我们不能因为公众人物的身份,就不允许他们在公开场合发表任何的意见;另一方面,公众人物也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可能会带来的社会影响,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

在叶珂事件中,张雪峰的“怒怼”,虽然引发了争议,但也从侧面反映出,公众人物在面对类似事件时,所面临的两难境地。

也许,对于公众人物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保持理性、客观、中立的立场,避免过度的情绪化表达,更不要试图去操控舆论,去“带节奏”。

毕竟,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然而,当我们沉迷于“审判”叶珂时,是否也应该反思:我们究竟在“狂欢”什么?

是因为我们真的对叶珂的行为感到愤怒?还是因为,我们从这种“审判”中,获得了一种虚假的道德优越感?

我们需要明白,叶珂之所以能够“兴风作浪”,离不开网络平台的“流量扶持”。在算法的推荐下,那些“博眼球”的内容,更容易被推送到用户面前,从而形成一种“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而我们,作为网络平台的用户,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了这种“算法逻辑”的帮凶。

我们的每一次对于这些视频的转发点赞,都在为这些“劣质内容”贡献流量,都在助长这种“娱乐至死”的风气。

叶珂事件,应该引起我们对网络生态的反思。我们需要警惕“流量至上”的价值观,需要抵制“低级趣味”的内容,更需要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不轻易被“算法”所操控。

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一个更加健康、更加理性的网络环境。

0 阅读:0

经纬谈娱好的是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