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年陈永贵病逝于北京,葬礼规格引起争议,邓小平一句话定下标准

罗曼丽莎说 2024-12-23 18:05:16

陈永贵是农民出身,还当上了国家副总理。他就是中国朴实劳动人民的代表。他这一辈子大起大落好多次,有过风光的时候,也被人骂过。但不管怎样,他一直守着初心,给老百姓办实事,这可太不容易了。

1986年,陈永贵因病在北京逝世。这可把负责安排葬礼的人给难住了,为啥呢?因为陈永贵早就不当副总理了,所以他葬礼的规格成了争议点。最后还是邓小平做了决定,这事儿才定下来。

【农民翻身变副总理】

陈永贵1914年出生,他从农民当上了副总理,一辈子过得很精彩。这全是靠他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出来的。

人生的头三十年,他过得那叫一个磕磕绊绊的,家人也都离散了。

父亲上吊死了,小时候他只能寄住在别人家做长工,还给地主家放牛呢。千辛万苦结了婚有了孩子之后,宪兵队又说他通匪,把他抓进留置场,他还被批斗过。折腾来折腾去,吃了好多苦,他的人生才总算有了上升的时候,这可都是他自己努力打拼来的。

1948年的时候,陈永贵就入了中国共产党。他表现特别好,1952年就被评为省级劳动模范了。后来呢,他一步步当上了大寨村的党支部书记,从此就开始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大寨了。

那之后的好几年,他就在大寨扎下根来,辛苦劳作,一门心思为大寨和百姓谋福利。

从初级社发展到高级社,再到昔阳县出现第一个人民公社,从制定治山治水的十年规划,先在白驼沟打响第一战,又到三战狼窝掌,陈永贵的心血和努力,大寨的老百姓都瞧得清清楚楚。

大寨努力了很长时间后有了显著变化。1958年,陈永贵当上了大寨党支部书记,第二年他参加了建国十周年大庆活动,还登上了天安门观礼台。

陈永贵在大寨工作成绩很突出,中共山西省委就号召大家向他学习。打这以后,陈永贵的名字就经常在各种媒体报刊上露面了。

陈永贵当时已经挺有名气了,可还没被中央高层注意到。1963年发生天灾,大寨从山西走向了全国,陈永贵也趁着这个机会,进入了全国老百姓的视线。

1963年的时候,大寨可太难了。洪水、冰雹、霜冻,把大寨弄得不成样子,农业建设也被破坏得很厉害。本来都以为得靠国家救济了,可没想到啊,在这种状况下,陈永贵带着大寨的百姓搞生产、建家园。靠着自力更生的劲头,硬是撑过来了,一点没给国家找麻烦。

大寨不光把自己的事照顾好了,还向国家交了24万斤商品粮呢。社员们也都住上了石窑新房。在灾情这么严重的情况下,这真的太难做到了。

就因为大寨在天灾面前交了份满分答卷,一下子就被上级领导到了,向大寨学习的风气开始在山西全省蔓延开来,所以呢,陈永贵还被邀请到省农业劳模大会上去传授经验。

台上的他滔滔不绝,详细地讲着大寨一边抗灾一边积极发展农业的经过。他的讲话在全省引起了很大反响,著名作家赵树理听完后,特别欣赏陈永贵,马上就跑到山西省委书记陶鲁笳的办公室去推荐他。

然后呢,陈永贵的事从陶鲁笳传到了毛泽东那儿,又从毛泽东那儿传到了邓小平这儿,就这么一步一步的,他的事在中央传得可广了。毫无悬念,陈永贵成了中央的“名人”,中央的人都对他评价很高。

1964年的时候,陈永贵因为在大寨干出了很了不起的成绩,当上了人大代表去参加全国大会,就这么进入到中央高层的视线里了。

大寨发展得有多好呢?从中央的反应就能看出来。

大寨自力更生搞农业规划,大力发展生产,成果远超其他地方。毛泽东、邓小平、周恩来等都对大寨表示赞扬和认可,不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表扬大寨,还向全国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

1975年的时候,在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陈永贵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

你存在事实错误。学大寨时期邓小平没有参与到这样的会议中致辞。是按照正确事实进行的改写:学大寨之风盛行的时候,全国农业学大寨的会议在昔阳举行,由华国锋主持,陈永贵致辞。

开幕式完了之后,陈永贵就把邓小平请到大寨去实地看看。到了大寨,陈永贵陪着邓小平到处走走看看,看了各种各样农作物的生长状况,也看了庄稼长得咋样。然后呢,陈永贵又把邓小平请到自己家里做客。邓小平看到陈永贵家里布置得特别简单,就更加佩服他了。

第一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开完后,为了让“学大寨”在各个地方都能落实,整顿农业,邓小平、陈永贵和华国锋三个人主要负责这事,各地就派了上百万的干部到农村去搞整顿。

在中国历史上,这可是头一回发动好几亿农民靠人力来搞农田水利等农村的基本建设呢。不过,学了大寨之后,农业产量很快就大幅提高了,第二年就迎来了粮食的大丰收。

【大起大落情义深】

邓小平和陈永贵认识得比较晚,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俩在工作交往里,彼此维护、相互支持鼓励,感情还挺深厚的。

1974年的时候,江青打算借着小靳庄再立个典型,用这个办法打击大寨,否定大寨,想要干扰全国的农业学大寨运动,结果被邓小平看穿了,还受到了邓小平的严厉批评。

还有呢,1975年9月,全国都在筹备第三届全运会的时候,开幕式节目里江青弄进去的小靳庄群众体育活动,被邓小平给拿掉了。

邓小平拿下小靳庄的节目,这就是对大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支持,也是在支持陈永贵呢。

学大寨是取得了不少成绩,可也有走岔道儿的时候。在学的过程里,生搬硬套,片面得很,也不晓得根据当地情况抓重点,结果绕了好多弯路。

这些情况出现后,陈永贵依照邓小平在第一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讲话里强调的“要学大寨精神”这一指示,马上进行纠正,促使他们从自身实际状况出发。

邓小平支持陈永贵抓农业,抓全国农业学大寨,成绩很大,可他自己在政治上却遇上了麻烦,处境特别艰难。

陈永贵很明白当时中央的政治局势,可他不跟着别人瞎跑,还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公开替邓小平讲话,给他鸣不平。

雨过天晴之后,陈永贵打心底里为邓小平感到高兴,还坚决支持邓小平早点复出,在那之后的工作里,他也一直跟邓小平配合得很默契。

邓小平复出后的一阵子,陈永贵依旧是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主要负责农业工作。在这期间,邓小平和中央的其他领导同志都很支持陈永贵抓农业。

在当时中央领导集体的支持下,陈永贵把农业工作干得特别出色。那时候,中国年年都丰收,农业现代化水平也提高了不少,大寨的生产也是年年都有进步。

1978年的时候,联产承包制度在农村都已经广泛推行开了,人民公社制度就解体了,学大寨这股风啊,也就这样过去了。

这种情况下,陈永贵把省、地、县的领导职务都辞了。在大家眼里,这时候的他已经没什么“价值”了,他一心扑在上面、想为老百姓造福的昔阳西水东调工程也只能被迫停工。

紧接着,铺天盖地的非议就来了,大寨和陈永贵被“全盘否定”,就连跟大寨昔阳有点关系的干部,也到处被针对、受排挤。

更让陈永贵寒心的是,有些人看他快不行了,就拼命抹黑他,无中生有、说谎诬陷这种事都干得出来,最伤他的居然还是身边亲近或者他看重的人呢。

那时候,他这个给老百姓办实事的人,有嘴也说不清。他挺宽容的,但还是忍不住生气。

有些记者,大寨风光的时候,就拼命夸,写得天花乱坠;大寨不行了呢,就使劲踩,还攻击大寨,说大寨不是靠自己干出来的,是国家养着的,就连给百姓造福的工程,都被抹黑成劳民伤财的事儿了。

在这样的情形下,邓小平为大寨和陈永贵讲了句公平话。

1980年6月8日,郭凤莲见到了邓小平,她满肚子委屈,把当时社会上攻击和诬蔑大寨还有陈永贵的情况汇报了一番,想要为陈永贵鸣不平。

邓小平明确地说学大寨没错,还说有机会他还要去大寨呢。这就是邓小平对大寨和陈永贵的鼓励与支持啊。当时陈永贵就在场,虽然一句话都没说,可心里得到了安慰。

当年9月,陈永贵就辞去了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但即便这样,舆论也没停下来。看到事情发展得越来越严重,中共中央认为,得让山西省委对学大寨里存在的问题做个总结了。

11月23日,中共中央下达了83号文件。这个文件的内容都是邓小平亲自看过、修改过并且把过关的。这个文件实事求是地对大寨以及农业学大寨等问题作出了评价,这也能表明邓小平对大寨有了新的看法。

这份文件下达以后,舆论大体上被控制住了,不再批评大寨,也没人对大寨进行语言攻击了。

后来,万里副总理到山西考察的时候,觉得大寨的“三深法”和海绵田没啥问题,就说大家别再揪着大寨的事儿不放了,打这以后,舆论方面的评价才慢慢变得公正起来。

【人去灯灭惹人念】

陈永贵的经历起起落落的,不过他跟邓小平的关系向来很不错。有一些人攻击大寨和陈永贵的时候,邓小平也会替大寨和陈永贵说话呢。

陈永贵辞职以后,邓小平的意思是,陈永贵以前的所有待遇都保留,一点也不变。每个月给他发的生活费,在当时数额不算少呢。组织上还把他和家属的户口迁到北京,他也能接着住在北京交道口的房子里。

陈永贵对自己要求很严。他主动说不住交道口的房子了,他觉得自己不再是副总理,就不该再住副总理级别的房子。在他多次坚持下,国管局只好把他安排到复兴门外大街木樨地部长楼22号楼住下了。

1983年的时候,陈永贵都快七十岁了,他说自己还想干点事儿呢。后来就把他安排到北京东郊农场当顾问去了。在那儿的时候,他干了不少工作,还向中央提了好多不错的建议。这段时间啊,晚年的陈永贵过得挺高兴的。

1985年的时候,陈永贵被查出得了肺癌,而且已经是晚期了。邓小平知道这事儿以后,心里特别不好受,就指示中央的,让安排最好的大夫给他治病。在陈永贵病得很重的那段时间,邓小平还经常派人去医院探望他呢。

华国锋知道陈永贵住进北京医院后,当天就到病房去看他了,陈永贵以前在政治局的朋友和同事也都来探望了。

陈永贵病得很重,可心里最惦记的还是西水东调以及国家支援的事。他特别想回大寨,但是他病得那么厉害,那些牵挂他的人怎么会放他走呢?人家都想让他就在北京好好治病。

1986年3月26日上午,陈永贵在北京医院离世了。他葬礼的规格有很大争议,最后按照邓小平的意思,以副总理规格开了追悼会。

陈永贵走后的第三天,八宝山火葬场的一间告别室里聚了好几百来送别的人。来的人里有陈永贵的亲戚朋友,还有东郊农场的职工,不过中央领导人一个都没来。

可就在当天下午,华国锋坐着轿车急急忙忙地赶了过来,就为了送陈永贵最后一程。

他啥话都没说就走进告别室,到陈永贵遗体前鞠了三个躬。然后就静静地站在那儿好长时间,眼睛也看了好久,眼泪不停地流。接着,他又缓缓地绕着陈永贵的遗体走了一圈,就好像在跟老朋友陈永贵做最后的道别似的。和陈永贵的亲属逐个握完手后,华国锋一声不吭地走出告别室,上车去了。

4月4日,陈永贵的家人抱着骨灰盒出发回大寨了。按照陈永贵的遗愿,他的骨灰一把一把撒在了大寨这片土地上,除了狼窝掌,最后一小撮骨灰埋在了虎头山顶,那是陈永贵自己选的地方,在那儿能看到大寨,也能看到昔阳。

大寨人在那儿给他立了块碑,碑上写着:“功盖虎头,绩铺大地。”

《3月26日:曾经的国务院副总理、全国劳动模范陈永贵去世》:县委书记。感觉你给的内容有点奇怪,后半部分“县委书记”和前面的内容关联性不太明确呢。如果还有更多信息或者需要修改的地方可以告诉我。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