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AI眼镜:技术突破引领,应用场景拓展至多元领域

你不懂智能君 2025-04-28 03:20:49

在2025年,科技领域的AI眼镜赛道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人工智能(AI)眼镜正迅速从概念迈向现实,已然成为消费市场的新宠。众多品牌瞅准这一高景气赛道,纷纷发力,密集推出智能眼镜相关产品。

Rokid、Snap、百度、雷鸟创新、XREAL等品牌表现格外亮眼。以Rokid为例,其发布的次世代AR眼镜——Rokid Glasses,融合了显示器、耳机、摄像头和AI助手等多种功能,设计由知名眼镜品牌BOLON操刀,将主板和电池内置在镜框中,使得外观更贴近传统眼镜,重量仅49克,极大提升了佩戴舒适性。其纵向1200万像素摄像头不仅能拍照录像,还具备视觉识别功能;双声道高指向性扬声器带来优质音效体验。并且,该产品搭载阿里巴巴集团的大规模语言模型 “通义千问”,可处理物体识别、文本翻译、数学问题解答等诸多任务,未来还将支持更多大规模语言模型。百度推出的小度AI眼镜同样备受关注,重量仅45克,搭载160万像素超广角摄像头并配备自研AI防抖算法,结合四阵列麦克风和定制开放式防漏音扬声器单元,能识别声源方向。该眼镜具备第一视角拍摄、边走边问、识物百科、视听翻译、智能备忘等丰富功能,采用低功耗电路架构设计,实现56小时待机,连续聆听超 5小时,充电30分钟即可满电,预计2025年上半年正式上市。

除了积极发布产品的品牌,三星、OPPO、华为、腾讯、字节跳动等公司也在AI眼镜项目上积极布局,意图抢占这一新兴市场的先机。而如今,阿里也正式投身AI智能眼镜的研发工作,该项目由智能信息事业群旗下的天猫精灵团队负责。虽然目前关于阿里AI智能眼镜的具体产品细节尚未披露,但凭借阿里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以及天猫精灵团队在智能硬件方面的经验,市场对其产品充满期待。

根据 Wellsenn XR 预测数据,随着人工智能与增强现实(AR)技术的不断发展,二者有望走向成熟阶段,到2030年,全球AI眼镜出货量预计将增长至8000万副。AI眼镜产业链涵盖上游零部件供应、中游整机设备制造和下游应用等环节。在中游整机制造中,既有品牌厂商积极打造特色产品,也有代工厂商助力产品落地;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包含商业场景和个人场景,例如在工业制造中可辅助工人进行复杂操作、在医疗领域帮助医生获取患者信息,在个人生活中为用户提供便捷的信息查询、娱乐等服务。

目前A股市场中,涉及AI眼镜业务的个股接近30只。亿道信息致力于打造高全接口、多GPIO、解构CPU的开发平台,助力AI眼镜创新产品的孵化与落地;佳禾智能作为较早涉足智能眼镜市场的企业,已具备从设计到生产的全产业链整合能力,将智能眼镜作为重点培育业务;麦捷科技的部分电感产品已应用于AI眼镜;蓝思科技与灵伴科技达成深度战略合作,成为其全系AI 眼镜的整机组装合作伙伴,覆盖从镜架、镜片、功能模组到全自动组装的全链条生产。此外,部分代表性存储产品凭借低功耗、快响应、轻薄小巧等优势,已进入Meta、Rokid、雷鸟创新、闪极等国内外知名AI/AR 眼镜厂商以及Google、小天才、小米等国内外知名智能穿戴厂商的供应链体系。

AI眼镜行业虽发展势头迅猛,但要实现产业普及仍面临诸多挑战。在技术层面,需在保证眼镜轻便时尚的同时,实现强大的AI处理能力,有限的电池续航时间也限制了用户的长时间使用。市场方面,AI眼镜市场尚处起步阶段,应用不够丰富,价格未降至千元拐点,用户基数小,消费习惯的培育尚需时日。另外,AI眼镜配备的摄像头、麦克风等数据采集设备,还可能引发隐私保护、数据安全等问题。

不过,行业也在积极寻找突破方向。例如研发新型电池材料,像硅碳负极电池技术、固态电池技术等,在不增加重量和体积的前提下提升电池容量;打造针对智能眼镜的低功耗芯片,从硬件层面降低能耗以延长续航时间。同时,挖掘智能眼镜在工业制造、医疗、教育、安防等领域的应用潜力,并探索其在旅游、物流等新领域的应用。在政策方面,倡议成立产业联盟,统一制定涵盖技术标准、接口规范等关键领域的行业准则,促进产业链各环节紧密协作,为企业提供资金、税收等优惠,优化调整消费政策,如发放3C补贴消费券等以推动AI眼镜的推广。

在隐私保护上,促使行业建立严格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采用加密、匿名化等技术手段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和隐私,在产品设计上加入隐私保护功能,配备显眼的拍摄提示装置,并及时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AI眼镜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与变革的阶段,众多企业的积极参与将推动技术不断创新、产品不断完善,虽然挑战重重,但未来发展空间广阔,有望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0 阅读:7
你不懂智能君

你不懂智能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