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一个《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没有讲述的故事

旮旯君子 2020-05-10 21:18:10

《永不消逝的电波》应该是经典当中的经典,剧中人李侠的形象给很多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部电视剧还曾经出过一个创新了之后的电影版,是郭富城主演的《密战》,其中的很大部分,有《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影子。

其中,电视剧版的信息量非常大,用多个故事戏说了李侠的一生,剧情也算是跌宕起伏。只是,笔者觉得,李侠的原型李白烈士,他的真实经历,其实也堪称传奇。今天,小编把李白烈士的真实经历中的一段故事整理出来,和众位读者一起分享这位荣获“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的传奇经历。

在电影版的《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李白烈士被当时的日本侵略者逮捕,而逮捕他的时候,李白烈士正在发报。这个情节是用真实的历史作为依托的,只是当时的编剧很可能修改了一点这个历史。笔者索要讲述的,就是那段历史中的真实故事。

当时的李白烈士其实已经是一位电讯方面的专家,早起他曾经参加过多次电讯方面的培训,有能力自己组装改造电台。李白烈士刚到上海的时候,上海已经被日本侵略者占领,当时的日伪情报机关活动十分猖獗,国民党的军统和中统在几次行动成功之后,都很难在上海立足。而当时的电台侦测技术已经比较成熟,虽然没有现在这么厉害。但是一个多次发报的电台,其实已经有了被发现的可能。

而当时李白烈士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天线的架设,在一个杂居的大杂院内,架设一部天线非常容易被发现,需要经过多重的伪装。而最关键的是,电台一旦启动,大概一百瓦左右的功率会让附近的白炽灯发出红光。如果有日伪特务在附近,他们很容易就能发现这里有电台活动。李白烈士面对苦难并没有灰心,他通过反复地研究,加之自己丰富的无线电方面的知识,通过改进,将电台的发射功率降到了只有三十瓦左右,这样的功率,不会引起任何的反应。从这个角度上保障了电台的正常工作。

最重要的是,当时的日伪情报机关已经掌握了电台侦测技术,电影版《永不消逝的电波》中也有类似的桥段,而断电确定电台位置,在当时也是很有效的方法,不少军统和中统的秘密电台就是这样被发现的。只是当时的电台侦测技术无法具体定位到一栋房屋内,只能给出一个大体的方向。所以,每次侦测车出动,必然会带来大面积的搜查。李白烈士非常明白,持续发报肯定会有暴露的危险,而工作也不能耽误,这时候,他的无线电知识再次起了作用。他把一部电台改造成收音机,其实更应该说是把一部收音机改造成电台。最巧妙的是,二者之间知识差了几根导线,接起导线,就是电台,切断就是一台普通的收音机。

这个办法也确实巧妙,李白烈士也躲过了几次追捕。然而,一部活动的电台肯定会引起日方的高度重视,被发现只是迟早的事。最终,李白烈士还是被日本的情报机关逮捕了。这一段历史当中,电影版《永不消逝的电波》有精彩的演绎。只是,历史中的真实情况是,日本人并没有发现李白烈士从事情报活动的证据。因为李白烈士的掩护身份是一位商人。半夜用收音机听商台也能说得过去。而在被捕之前,李白烈士已经切断了收音机中那根关键的导线。日本人拿他没有办法,而当时的上海地下党组织也积极组织营救。经过多方的努力,李白烈士成功脱险,其实笔者觉得,党组织的营救固然重要,而李白烈士技术上的创新,才是他得以脱险的关键因素。

出狱后的李白在上海的静安寺重新和党组织取得了联系,为了纪念这段历史,李白更名李静安,并在1945年日寇投降后,再次回到上海进行秘密电台工作。只是,情报工作的危险性更大,遇到的困难也更多,1948年12月10日李白烈士被捕,在解放前夕被杀害于上海。

从这段经历中可以看出,李白烈士确实是一个全才,他正是当时优秀的共产党人的代表,正是他们,才有了今天强大的中国。

2 阅读:334

评论列表

无名

无名

6
2020-05-11 01:30

李白烈士是我们湖南人的骄傲[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