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本市召开天津市科技工作会议并发布《2025年科技工作报告》,总结2024年科技工作,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进一步增强创新策源能力、成果转化能力、科创服务能力,加快建设科技强市,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本市科技工作成果丰硕
2024年,本市科技工作硕果累累。京津冀协同创新方面,校市、院市合作务实深化,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天津中心实体化运行,中心本部和天津中心在津布局26个功能平台。同时,天开园一流园区建设进入新阶段,出台促进天开园发展条例、“2.0版”支持政策,创新“选育诊融赛转”六项机制,优化政务、科创、金融、商务、知识五类服务等。同时还取得多方面成果,例如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实现新突破,实验室体系效能持续提升;科技攻关取得系列重大新成果,基础原创成果持续涌现;创新型企业培育再上新台阶,企业底盘持续壮大;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显著新成效,出台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改革“18条”举措,在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赋权改革、作价入股等方面加强改革突破,进一步解开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细绳子”;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开创新局面;科技创新生态迸发新活力,科技体制改革持续深化等。
出台天开园三年行动方案
2025年本市将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聚焦区域科技成果转化,聚焦培育优质科创服务生态,聚焦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强化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更好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有效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升质量,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焕新、带动城市更新,有力开创科技强市建设新局面。
今年本市科技工作主要目标为,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继续保持全国前列;全国重点实验室新增10家以上,海河实验室孵化培育企业超100家,实验室善建善营体制机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天开园累计引育企业超4000家,科创基金达到50只,上市企业实现“零突破”,形成与全市各类产业功能区协同联动发展格局;构建新型科技企业梯度培育机制,一批科技企业入选国家方阵;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取得20项左右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技术和产品,生物医药规上工业企业产值超1000亿元;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200亿元、增长10%。
2025年,天开园仍是本市科技工作的重头戏,其“多点”布局将延伸到国内其他城市甚至海外。今年本市将聚焦打造国内一流科创园区,优化天开园功能、提升发展质效。首先将明晰园区产业赛道,出台天开园打造国内一流科创园区三年行动方案,高水平编制园区产业布局规划。
拓展园区空间布局方面,天开园将统筹“一核两翼多点”空间布局,稳步拓展“多点”,按照“一区一特色、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原则,有序推动创新资源密集区布点入局,年内将和平区和畅园1号楼、静海区团泊健康城相关区域等纳入“多点”。依托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校友会等资源,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设置创新中心,探索在美国留学生密集的波士顿、旧金山等建设联络点。同时,天开园还将引育壮大园区企业以及优化园区创新生态。(今晚报记者:安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