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唐诗,短短二十八个字,写尽相思柔情,李白也自愧不如
深深的皇宫大院内,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但荒地只有一个,争风吃醋就成了寻常事。
“从来只有新人笑,谁人听得旧人哭!”
那高高的院墙,锁住的不仅仅是美貌女子的似水年华,更有她们不得宠的哀叹。
武则天就曾有过这样一段岁月。
武则天十四岁时,因为其“容止美”被召入宫,被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
她入宫之时,家人依依不舍哭着告别,她却很爽朗地说:“见天子庸知非福,何儿女悲乎?”
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匹烈马,名狮子骢,肥壮任性,没有人能驯服它。
武则天当时侍奉在侧,对李世民说:“我能制服它,但需要有三件东西,一是铁鞭,二是铁棍,三是匕首。用铁鞭抽打它;不服,则用铁棍敲击它的脑袋;又不服,则用匕首割断它的喉管。”
李世民听后,颇为夸赞武则天的勇气,但武则天并未得到李世民的宠爱。
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驾崩。
依例,武则天与部分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进入长安感业寺为尼,但她与新即位的唐高宗李治一直藕断丝连。
为了让李治对她魂牵梦绕,她写下了一首《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纷纷,
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
开箱验取石榴裙。
这是一首相思极苦的情诗,字字句句间,都氤氲着一股凄苦相思的愁怨,且看她言之:
因念你的情愫深浓,我日日夜夜坠入一种魂不守舍里,以至于恍惚迷离中竟将红色看成绿色。
这样的我,何止精神恍惚,更在日夜的相思里愈发憔悴不堪。
若是君不信我为你流下的长长相思之泪,那就开箱看看我穿过的那件石榴裙上的斑驳泪痕吧!
如此情深意浓,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在言简意赅之中写尽了相思柔情。
后人赞誉这首诗,它写尽相思愁苦之感,诗词中曲折有致,而且很好地将南北朝乐府的风格融于一体,于明朗中见含蓄,于绚丽中见清新。
实属特别难得的好诗,绝对的上乘之作。
就连诗仙李白读了这首情诗,都感慨创作水平之高,自愧不如。
据《柳亭诗话》记载,李白的《长相思》一诗中有“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之句。
据说,李夫人看了这首诗,对他说:“你没有读过武则天的诗吗?(君不闻武后诗乎?)‘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李白听了后,“爽然若失”。
后来,孟郊曾写下“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这样惊人的句子,但追根溯源,还是沿用了武则天的创意。
接下来,让我们再回到历史的视角,来看一看这首诗的连锁反应。
对于武则天来说,这不是简简单单的一首诗,也不只是一封情书,而是自己的救命稻草。
她要让李治知道,有一个尼姑,因为过去和你有那样一段感情,现在想你想得肝肠寸断。
650年五月二十六日,唐太宗周年祭这天,李治到感业寺行香来了。
李治放着长安城里那么多的名寺不去,偏偏选择武则天所在的感业寺,显然,他没有忘记她。
进入感业寺后,根据《唐会要》记载:“上因忌日行香见之,武氏泣,上亦潸然。”
两个人面对面,潸然泪下。
对于武则天而言,想到见到李治是多么艰难,真是望眼欲穿啊!
就这样,李治的心再次被俘虏了。
可是,一个在宫内,一个在宫外,怎样才能长相厮守呢?
唯一的答案就是,武则天重返后宫。
651年,因无子而失宠的王皇后,将李治和武则天的相思情意看在眼里,便主动向高宗请求将武则天纳入宫中,企图以此打击她的情敌萧淑妃。
李治早有此意,当即应允。
5月,唐高宗孝服已满,武则天便再度入宫。
在以后的漫长岁月里,不知有多少人拜倒或败倒在武则天的石榴裙下。
直到她换上帝王的冠冕,也依旧魅力无穷,让人敬畏、臣服,让人痴迷。
事实上,正是这位女皇帝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层次和内涵,让男性中心的世界不那么单调和乏味,也让后人在解读历史时,多了一个选择和视角。
阅读更多精彩图文:
晏殊最负盛名的一首词,写尽离愁,意境高远,其中两句永恒经典她是唐代痴情才女,却惨被抛弃,在无尽悲伤中留下一首千古绝唱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诗词漫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