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密码》,才看懂了导演“挂羊头卖狗肉”的密码!》
真的服了!这年头,连古装剧导演都这么会玩标题营销了吗?《清明上河图密码》这部剧,光听名字你是不是以为是北宋版的《达·芬奇密码》,什么惊天秘密、悬疑烧脑、罪案解谜……结果看完之后,你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这剧和《清明上河图》有啥关系?一点关系都没有!真的,一点都没有!
如果非要硬扯关系,那可能就是用了这幅画的名字,然后试图用“文化底蕴”加持。结果呢?剧情平平无奇,演员表现中规中矩,整个剧唯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这个噱头拉满的标题!你说气不气人?!
想想看,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操作,这几年是不是在影视圈见得太多了?动不动就给你整一个高大上的名字,然后内容完全对不上号。明明是一部普通古装剧,非要给你包装成“悬疑罪案剧”,结果悬疑在哪?罪案在哪?全程就是一些稀松平常的宫斗、家斗,再加点毫无逻辑的破案桥段,最后强行搞个大团圆收尾。就这,也好意思叫《清明上河图密码》?!
不过话说回来,为什么我们还愿意点开这些剧?为什么这种剧还能火?答案只有一个——名字取得好!就像《清明上河图》这幅画一样,听名字你就觉得它牛,觉得它有文化、有故事、有深度。然后再想想,这幅画可是被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国宝级文物”,名字一挂出来,谁不想点进去看看?
说到这里,我想问一下,大家真的了解《清明上河图》吗?别被这部剧误导了,张择端的这幅画,可不是用来讲什么悬疑案件的。它讲的,是北宋汴梁城的烟火气,是繁荣盛世下的市井百态。全画长5米多,描绘了800多个生动的小人物,甚至连船上的绳结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可以说,这幅画是北宋社会的“朋友圈摄影大赛冠军”,它记录的,是那个时代最真实的生活。
你以为这就完了?还有更厉害的!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不仅仅是描述了北宋的市井繁华,它的构图方式也是绝了!采用的是散点透视,画面看起来乱中有序,细节丰富到爆炸。每次看,你都能发现新的东西。什么酒馆招牌、摊贩货物、桥上的行人、船上的水手……那些细到极致的小元素,连现在的电影CG都不一定能做到,更别提这是1000多年前的手绘作品了!
说白了,《清明上河图》真正的“密码”,是隐藏在画卷里的细节和故事。它讲的是汴河两岸的人情冷暖,是北宋时期的经济繁荣,是那个时代的生活美学。只可惜,现在很多人提到这幅画,想到的只是一些噱头和营销,而忽略了它本身的艺术价值。
更有趣的是,明代还有一位画家仇英,也画了一幅同名的《清明上河图》。虽然仇英版的尺寸小了一点,但画中的人物比张择端的还多,超过2000个!而且他用的是青绿重彩工笔技法,画出了明代苏州城的繁华景象。说白了,仇英版的《清明上河图》,就像是明代的“文旅宣传片”,它更注重视觉上的华丽,和张择端的写实风格形成了鲜明对比。
好,现在我们回到《清明上河图密码》这部剧。从名字上看,导演似乎想要借这幅画的文化意义来给剧情增加深度,但实际上,剧里并没有任何和《清明上河图》直接相关的元素。甚至连画中的细节都没有被提及,完全是为了吸引观众眼球的“标题党”操作。
说真的,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短期来看确实能吸引流量,但长远来看,观众的信任会被透支。你说你叫《清明上河图密码》,结果内容完全对不上,谁还会相信下一部剧的名字?就像之前某些“高概念”剧一样,名字看起来很高级,内容却让人无语。这种套路看多了,观众迟早会免疫。不过话又说回来,这种现象为什么会存在?根本原因还是观众的猎奇心理在作祟。我们总是对那些“看起来很有深度”的东西感兴趣,所以才会被这种看似高大上的噱头吸引。但看完之后,我们又会觉得被骗了,觉得内容配不上标题。于是,下一次又被另一个噱头吸引,陷入了一个无限循环。那么问题来了,作为观众,我们到底该不该为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剧买单?是不是应该对这种标题党说“不”?还有,《清明上河图密码》这部剧,你看完之后觉得值不值得这么高的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