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芬兰五国向国际社会密集释放可能或正在准备退出《渥太华公约》的消息,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争议。
3月13日,立陶宛国防部长萨卡利埃内表示,五国已就退出公约(正式名称为《关于禁止使用、储存、生产和转让杀伤人员地雷及销毁此种地雷的渥太华公约》)进行了“非常密集的讨论”,并“已经非常接近目标”。此前,2024年12月,芬兰国防部长安蒂·哈卡宁透露,芬兰军队正在考虑重新引入杀伤人员地雷。2025年1月14日,立陶宛国防部正式提议退出《渥太华公约》,并与其他四国进行密切沟通。3月7日,波兰总理图斯克向议会明确表示,“我将建议波兰退出《渥太华公约》,也可能退出《都柏林公约》(欧盟处理避难申请的国际协议)”。

杀伤人员地雷是专门设计用于杀伤人员的武器
杀伤人员地雷引发的人道危机与国际应对
杀伤人员地雷(以下简称地雷)是专门设计用于杀伤人员的武器,其构造相对简单,通常由雷体、引信和装药等部分组成。雷体作为地雷的外壳,起到保护内部结构和装药的作用;引信则是地雷的触发装置,当人员触发引信时,地雷会发生爆炸,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装药瞬间爆炸产生的弹片、冲击波等对周围人员造成致命伤害。该种地雷的杀伤方式极为残酷,爆炸产生的强大冲击力和高速弹片能够轻易撕裂人体组织,导致人员肢体残缺、内脏破裂等严重伤害,很多受害者即使幸存下来,也会因重伤而终生残疾,丧失正常生活和劳动能力。
此外,地雷本身具有长效性、隐蔽性和不区分战斗人员与平民三大显著特征,这也是其造成长久危害的主要原因。地雷一旦被埋设,就会长期存在,即使冲突结束,仍保持爆炸能力,对平民和环境造成长期危害,并且地雷通常被埋设在地下或隐藏在不易察觉的地方,很难被发现和清除。
全球每年因地雷伤亡的人数众多,其中绝大部分是平民。越战期间,美军在越南境内埋设大量地雷,导致其境内至今仍有很多地雷尚未清除。在安哥拉,长达27年的内战使得该国成为地雷重灾区,全国约三分之一的土地被地雷污染。俄乌冲突中最具威胁性的是大规模使用地雷,乌克兰成为全球地雷部署最多的国家。阿富汗、柬埔寨、也门等国也长期遭受地雷问题的困扰,每年都造成许多平民伤亡。
根据“地雷和集束弹药监测”组织的2024年度报告,2023年全世界因地雷及战争遗留爆炸物所造成的伤亡人数高达5757人,其中平民4335人,占比84%,儿童1498人,占比37%。而且,这些地雷不仅阻碍了农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污染了当地生态环境,还使得原住民无法返回家园,严重影响了国家和地区的重建和发展。尽管国际社会和当地政府一直在努力开展扫雷工作,但由于地雷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且隐蔽性强,扫雷进展缓慢,地雷带来的危害依然长期存在。
为了应对地雷带来的人道主义危机,国际社会在禁止地雷运动中做出了诸多努力,其中,《渥太华公约》的签署具有里程碑意义。1997年通过的《渥太华公约》,旨在全面禁止杀伤人员地雷的生产、储存、使用和转让,并推动销毁现存的地雷库存。该公约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截至目前,已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成为国际人道法和军控领域的重要成果,在限制地雷使用、保护平民安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也在国际禁止地雷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联合国通过制定相关决议,呼吁各国采取行动禁止地雷的使用,并成立了联合国地雷行动处,负责协调联合国内部的排雷行动,为受地雷影响的国家提供援助和支持。联合国等国际组织还通过开展宣传活动、组织培训等方式,提高了国际社会对地雷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推动了国际禁止地雷运动的深入开展。
安全困境下的战略选择
波兰、芬兰等五国是《渥太华公约》缔约国。五国考虑退出公约主要是出于安全关切。自2022年乌克兰危机升级以来,欧洲地缘政治格局持续震荡。五国因毗邻俄罗斯,边境线压力骤增,军事防御需求成为其政策核心。而特朗普政府对北约的“交易式”态度,更令欧洲盟友陷入安全焦虑。特朗普反复要求成员国提高军费至GDP的5%,甚至威胁“不付钱就不保护”,动摇了欧洲对美国安全承诺的信任。在此背景下,五国开始重新评估自身防御策略。
同时,俄乌双方在冲突中大规模使用地雷迟滞对方行动,凸显了传统防御手段的有效性。合理部署地雷既能降低战时己方人员伤亡,又能争取战略缓冲时间。退出公约,五国不仅能为边境防御提供更多战术选择,更可向国际社会释放“强化自主安全”的强硬信号。
此外,近来,欧洲内部对加强防务自主性的呼声日渐高涨。而五国的行动正是这一思潮的缩影,试图通过突破国际公约限制,在美欧战略分歧中寻求平衡,即既依赖北约框架应对直接威胁,又通过自主手段弥补美国可能收缩的安全真空。这种双重策略,既是对当前乌克兰危机的应激反应,也是对未来欧洲安全秩序重构的尝试。
五国退约引发双重风险
《渥太华公约》是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晶,对于维护国际安全秩序和人道主义原则至关重要。这些国家若退出《渥太华公约》,可能造成以下双重消极影响。
一方面,五国退约可能引发地区军备竞赛,严重冲击地区安全秩序。五国退约可能引发周边乃至世界其他国家采取类似行动的连锁反应。俄罗斯或会对五国退约举动保持高度警惕,并采取相应的军事措施来维护自身安全,进一步加剧欧洲地区紧张局势。这不仅会消耗大量的资源,还会增加军事冲突的风险,使欧洲地区安全环境变得更加不稳定。
另一方面,五国退约将损害国际人道主义事业,对国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渥太华公约》是国际社会在人道主义和军控领域合作的重要成果,体现了各国对禁止地雷的共同承诺。五国退约行为将导致地雷使用不受约束、更多平民受害,还对国际关系产生负面溢出效应。五国退约会破坏国际社会在军控和人道主义领域的合作与互信,影响五国与其他公约缔约国的关系,并且可能毒害国际合作氛围,阻碍未来在其他领域的国际合作,使国际社会解决全球性问题变得更加困难。
总而言之,五国退约反映出国际社会禁止地雷的人道努力遭遇地缘政治逆流。这种国家安全诉求与人道主义的碰撞,折射出当代国际安全治理体系的深层矛盾。国际社会应积极推动地区冲突的和平解决,通过外交斡旋、调解等方式,缓解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减少因冲突导致的地雷使用和扩散。
(作者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和平与安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
窝在小河老树戏台边
直接对俄罗斯宣战不就得了。这点小心思谁看不懂
余有半生 回复 03-17 14:40
合理安全关切
迟迟迟
这几个国家最大的威胁来自俄罗斯,而俄罗斯并没有加入渥太华公约,保有大量杀伤人员地雷,地雷更多用于防御,这种形势下单方面放弃使用杀伤人员地雷算是自缚手脚,中美俄都没加入,没有什么资格批评别人退出。
猛息必谈 回复 03-17 20:35
既然有退出的需求当初就不应该假仁假义的加入!中美俄因为各自诉求没有加入,也不存在所谓的朝秦暮楚[抠鼻]既然退出不受条约约束了,为了安全,请让这五国在自己国土多布置些大规模杀伤地雷,防范未然![抠鼻]
肥美人鱼也是鱼
地雷本来就是和平年代要禁,战争年代就是弱国自保的工具。只要世界上还有喜欢侵略邻国领土的国家存在,那地雷就有需求
微斯人 回复 03-18 04:25
你说的侵略是北约国家吗?
用户16xxx78 回复 03-18 10:56
然后北约是弱国?
傲月苍颜
中美俄都没有签署的条约,退不退都一样
出尘
不吹西方的契约精神了?
壹峸
必须灭掉立陶宛这个蟑螂
lodrave。
这几个小国是想干啥嘛!各种挑衅,是真这么想打吗?天天的跳上跳下。真打起来对他们有啥好处嘛!经得起又一场大战吗?[捂脸哭]
火与冰
禁不禁有关系吗?[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一群小卡拉
拳击手
波罗的海小盆友坐一桌。
用户13xxx26
应该叫五只欧洲犬
海边漫步
这种小国家退不退都是一样的,无人机时代是全方位的进攻,地雷防御的地区还是太受限制了。
15xfd113
小欧总喜欢作茧自缚[笑着哭] 凡是跟莫斯寇接壤的,都必须高度戒备,当然个别不怕开水烫的除外。
Yann
“国小而不处卑,力少而不畏强,无礼而侮大邻,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 ”出自—韩非《韩非子·亡徵第十五》。国小而不处卑位,力弱而不畏强势,没有礼仪而侮辱邻近大国,贪婪固执而不懂外交的,会灭亡啊!
小编柒柒
反正死的都是斯拉夫人,尽管炸。
77
期待欧萌派军队去乌克兰。欧洲人过的太舒服了。
云
扯什么没用的,中美俄不都没加入么?
用户10xxx05
地雷比核武器利害吗?核武器都能生卢,就容不下地雷了?[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用户16xxx66
欧洲要开整了
顽强的韭菜
地雷属于防御武器,在自己家用来防强盗的。
天大地大
无所谓,任何条约都是相对的,特别是对大国来说,遵不遵守都可以。
用户12xxx13
欧洲人也要尝到地雷的味道了。
三元九运
不装了
吴双喆
别的都是假的,狐假虎威,知道自己体量害怕了是真的。
云起云飞
这下,不装了。
用户14xxx20
自家门口埋雷?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欺负过它们?这些垃圾小国跟国内的田园女拳一样有受迫害妄想症
最爱五星
被俄罗斯吓坏了这是?放心俄罗斯懒得理会你们。
双发重型战斗机
要与俄罗斯对抗,肯定不能自己把把自己的手脚束缚住,况且俄罗斯hc好像也没有加入该公约
阳光
有的小国家从古至今被反复灭国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最爱五星
越小的蚱蜢越跳。
流体熊
强撑着还要装什么呢?
为期
谁来保护小国的安全。
用户83xxx05 回复 03-17 18:13
你不作死就不会死。
我心飞扬 回复 03-17 16:23
祈求上帝啊
啥都不说了
一群傻子在幻想俄罗斯一直跟他们打常规战争,等你真的大规模杀伤俄军的时候,俄罗斯赏你颗核武器就没啥心理负担和国内舆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