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近年来我国痴呆患者数量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一旦患病,患者会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会逐渐忘记记忆中的事物,生活质量随之下降。怎样预防和延缓痴呆症的发生?近期,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研究显示,多参加识字活动和积极的心理活动,痴呆风险分别降低11%和9%。识字活动包括使用电脑、写信等,积极的心理活动包括打牌、下棋、填字游戏等。
0 1
保持思维活跃很重要
经常写日记、下棋、玩填字游戏等有助远离痴呆
这项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开放》上的研究分析了1万余名参与者的数据,年龄在70岁或以上,且健康状况相对良好。研究人员收集了他们所从事的休闲活动类型的详细信息,并做了定期的健康检查和认知评估,以分析生活方式对痴呆风险的影响。
研究中的休闲活动分为5类。识字活动:教育课程、使用电脑、写日记;积极的心理活动:打牌、下棋、填字游戏、拼图;创意艺术活动:手工艺、编织或绘画;被动心理活动:阅读书籍和报纸、看电视;社交网络活动:人际网络、社会活动、户外游玩。
研究发现,与偶尔参加识字活动的人相比,经常参加识字活动与痴呆风险降低11%相关,经常参加积极的心理活动与痴呆风险降低9%相关。此外,经常参加创意艺术活动与痴呆风险降低7%相关,经常参加被动心理活动与痴呆风险降低7%相关。相比之下,社交网络活动与痴呆风险无关。
当研究人员按照性别分析时发现,识字活动、积极的心理活动对痴呆风险的降低与性别无关,而创意艺术活动仅与男性相关。研究表明,无论性别,多参加识字活动、积极的心理活动,痴呆风险可分别降低11%和9%。
研究人员表示,我们可以丰富老年人的生活方式,以降低痴呆风险,与被动的娱乐活动相比,主动的方式可能在降低痴呆症风险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保持思维活跃和接受挑战可能尤其重要。
此前,《英国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随访十年的中国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也表明,老年人如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健康的饮食、积极的认知活动(如写作、阅读和打牌等)、规律锻炼,可延缓记忆力下降,即使有遗传风险的老年人。
0 2痴呆有风险因素
常看电视及患有糖尿病、心脏病等
那么,痴呆的风险因素都有哪些?久坐非常不利于身体健康。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60岁的老人长时间坐着看电视会增加痴呆风险。研究发现,看电视使痴呆风险增加24%,而使用电脑使痴呆风险降低19%。研究者指出,虽然久坐不好,但是从事更积极的脑力活动,如使用电脑,有助于降低痴呆风险。
英国一项对20万余人进行的研究表明,心脏代谢性疾病罹患种类多,比有痴呆遗传高风险者痴呆发生风险更高。研究显示,糖尿病、脑卒中或心梗,一个人罹患这些病的种类越多,痴呆风险越高;若三者兼而有之,则比痴呆遗传高风险者有高出3倍的可能患痴呆症。
《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子刊上一项纳入20万名心衰患者的注册登记数据分析发现,有11.0%的心衰患者发生了痴呆,老年女性的痴呆风险最高。
另外,《柳叶刀》子刊发表的一项研究提示,在全球范围内,归因于高血压的痴呆症大约占15.8%,30~44岁诊断的高血压对痴呆症的影响最大。
美国心脏协会发布科学声明,强调应筛查中风患者是否存在认知障碍,以及情绪和睡眠障碍等相关合并症。
声明指出,卒中后认知障碍很常见,卒中后第一年包括从轻度到重度的认知障碍发生高达60%,但常被低估或漏诊。共识指出,在中风后2~6月,约44%的人有认知能力受损。
0 3痴呆可预防
做到不吸烟、多运动、控制体重等
《柳叶刀》发表的报告指出,生命全程改善12个风险因素就可延缓或预防40%的痴呆症。约有3%的病例归因于中年时头部受伤,1%归因于过量饮酒,2%归因于晚年暴露于空气污染。其他9个危险因素,即早年接受教育少、听力损失、吸烟、高血压、肥胖、缺乏身体活动、社会孤立、抑郁和糖尿病,则与34%的痴呆症有关。
为降低痴呆症的发生发展,报告推出以下九条建议:从40岁左右开始,收缩压应130毫米汞柱;听力损失者鼓励使用助听器,并少受高水平噪声影响以保护听力,降低听力损失风险;减少空气污染和二手烟暴露;预防头部受伤(特别针对高危职业及交通事故);勿过量饮酒,每周饮酒不超21个单位(1个单位为10毫升或8克纯酒精);禁止吸烟并支持个人戒烟(任何年龄段都获益);为所有儿童提供小学和中学教育;中晚年时要积极生活;减少肥胖和糖尿病。
另外,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降低认知衰退和痴呆症风险指南》指出,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和延缓痴呆发生才靠谱,而不是靠补充各种维生素以及复合膳食补充剂。指南主要有12个建议,首推体力活动和戒烟。包括运动:认知正常或轻度认知障碍的人应适当进行体力活动;戒烟;学会“正确地吃”:膳食补充剂就是个“噱头”;饮酒有度:少饮或不饮;认知干预训练:向正常人和轻度认知障碍的成年人提供认知训练;多参与社交活动:舞跳起来,麻将打起来;体重管理:防中年发福;防治高血压;管理好糖尿病;管理好血脂异常;管理好抑郁症;听力损失:老年人要筛查听力和及时佩戴助听器。
转载请注明来源保健时报微信公众号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记者 || 燕声 编辑 || 颜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