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里把《小巷人家》重新看了一遍,故事大结局,庄家和林家过上了富足幸福的生活,和他们一墙之隔的张阿妹一家却依然吵吵闹闹,鸡飞狗跳。而前期楚楚可怜的吴珊珊更是从一个自尊自强的女孩黑化成了和宋莹抢房子的白眼狼——这完全就是拜吴家可悲的家庭氛围所赐。
老吴的爱人去世了,娶了带女儿嫁过来的张阿妹,从此改变了吴珊珊的人生。
前期的吴珊珊也是个喜欢读书,努力上进的好姑娘,可惜有了后妈就有了后爹,新妈妈进门后她就成了爹不疼娘不爱的小姑娘,就连发育期的胸衣都是隔壁邻居宋莹拜托黄玲做好给她的。
吴珊珊论学习成绩不比庄图南差,本想着上高中考大学,有个美好前程。然而张阿妹想让自己的女儿小敏进入纺织厂,怕吴珊珊万一考不上大学回来当工人会占了进厂名额,最后吴珊珊被父亲偷偷改了志愿,不得不去上了师范中专。
就这样,在18岁那年,她的人生走向了和庄家、林家孩子们迥然不同的分水岭,一路往偏僻的角落里奔去了。
不是说读中专没出息,也不是看不起没有读过大学的人。读大学并不意味着智商高,但是意味着人可以到一个更高的地方看更多的风景。庄图南、林栋哲和庄筱婷就是因为读了大学,到了上海,才能见识到一个和苏州完全不同的世界,才能投身到轰轰烈烈的浦东大开发中,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借用《红楼梦》中薛宝钗的一句话——学问中便是正事,此刻于小事上用学问一提,那小事越发作高一层了。不拿学问提着,便都流入市俗去了。
学问是垫脚石,是望远镜,于是没有了学问提着的吴珊珊,就“俗气”“市侩”了,最终变成了第二个张阿妹,变成了她最讨厌的人的样子。
张阿妹就是很典型的那种市侩泼妇的形象,处处都要占别人便宜,什么都只为自己考虑。明知道自家有三个孩子,别人家只有一个,还提出要和别人交换红包。别人上过一次当,还会上第二次当么?
没有经过宋莹的同意,她就自说自话要搬进来霸占别人的房子,结果被一个电报打回原形——她是觉得黄玲不会打电话,还是觉得宋莹在广州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呢?
不!她都知道,但是她依然抱着一种“我今天占了一点便宜我就胜利”的心理。管他成功不成功,先干了再说!她觉得别人不占便宜是因为他们蠢,是因为他们脸皮薄,自己成功了那是自己有实力。
这是什么思维?这是没有开化彻底的丛林野兽思维!
我想起十年前有一回坐地铁赶飞机,路过自动售票机的时候被一个手拎大包小包的中年男人拦住,说他没有零钱不能买票,想要和我换一下零钱。我被缠得没有办法,就掏出钱包跟他换了两张五块。换了钱我拖着行李要走,结果他又把我拦下来,说自己不会用自动售票机,让我帮他和她妈把票也买好了,他们要去火车站。我说我赶时间,你找工作人员去吧。
结果他恶狠狠地对我说:你赶飞机关我什么事情?今天你必须帮我!
这时候我突然明白为什么车站里人来人往他却找我帮忙了,因为当时我刚毕业,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看起来很好欺负的小姑娘。
因为我看上去好心肠,好欺负,所以他“选中”了我。
然后我的脾气也一下子上来了,我拉着行李越过他。
各位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么?
这个刚才还接受过我帮助的人,攥着拳头要来打我,而他那个看上去很可怜的农妇母亲,在旁边一个劲地为他鼓劲!
幸好当时工作人员出现,我头也不回地跑了,不然真的不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情况!
这个人就是张阿妹思维,吴珊珊思维——你帮我,是因为你比我弱,你比我傻。我赢得了好处,占了便宜,是因为我有这个实力。
他们不知道现代文明是讲究谦让的,讲究利益交换的。宋莹和黄玲,甚至黄玲照顾鹏飞也是因为他们之间帮助是对等的。庄家收留小时候的向鹏飞,鹏飞长大了出钱出力回报舅舅舅妈。
就像剧中最后庄筱婷态度很坚决地拒绝了吴珊珊的求饶,坚决让他们迁走户口,交还钥匙一样。我在坐地铁的时候刚好发现那对母子坐上了和他们原来目的地相反方向的列车——他们要去火车站,却和我一样登上了开往机场的车。
你猜这个时候我还会提醒他们么?
作者:抹茶白金包 |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