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亏超3亿,收益都付不起成龙工资?4年前,陈思诚的预言,在成真

路昭看遍娱乐 2024-07-20 00:35:45

为了您更好的阅读互动体验,为了您及时看到更多内容,点个“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更新精彩故事、分享不一样的故事瞬间

文|深夜波妹说

编辑|深夜波妹说

成龙大哥,您还好吗?我知道您一直在努力,想给观众带来欢乐。但是这次的《传说》,真的让我们这些老粉丝心里很不是滋味啊。

AI特效把您变成了"僵尸脸",剧情老套得像80年代的港片,连动作戏都不给力了。您说,这还是我们认识的成龙大哥吗?可能您自己都不愿意承认吧?唉,看来是时候重新思考一下自己的定位了。毕竟,岁月不饶人啊。

票房惨淡,成龙新片《传说》扑街啦

各位小伙伴们,你们听说了吗?咱们的成龙大哥的新片《传说》竟然扑街了!这可真是让人大跌眼镜啊。要知道,成龙可是咱们华语影坛的扛把子,每次他的新片上映,那都是轰轰烈烈的。

可这回呢?首日票房仅667万,连上映20多天的动画片《头脑特工队2》都比不过。业内人士预测,这部投资高达3.64亿的大制作,最终票房恐怕连1个亿都到不了。这下可真是栽了个大跟头啊!

说起来,《传说》可是今年暑期档的"硬菜"之一啊。国际巨星成龙、导演唐季礼强强联手,再加上内地顶流张艺兴、古力娜扎的加盟,还有那斥巨资打造的西汉河西草原古战场实景。这配置,怎么看都是稳赢不输啊。可谁知道,最后却是这么个结果。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陈思诚在2020年北影节论坛上的那番话。他说,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要么能展现强大的电影工业水准,要么能反映深刻的社会现实。

可《传说》呢?两样都没占着。"AI成龙"不但没带来良好的视听体验,反而让人觉得怪异;剧情更是脱离现实,难以引起观众共鸣。这不扑街才怪呢!

AI特效太假,观众看不下去

说起《传说》最大的槽点,那就非"AI成龙"莫属了。成龙大哥今年都70岁啦,可片中却要他跟30多岁的娜扎谈恋爱。

这年龄差,实在是有点辣眼睛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剧组想出了个"妙招"——用AI技术给成龙"减龄",让他"重返27岁"。

乍一看,这个主意还挺高明的。可实际效果呢?哎呀妈呀,简直是灾难啊!第一眼看,你可能会觉得还挺帅;再多看几眼,就觉得不对劲了;要是一直盯着看,那感觉就更别提了。

"这哪是成龙啊,分明就是个'蜡像成龙'嘛!"一位观众吐槽道。

确实,这个"AI成龙"的表情僵硬得不行,眼睛都不会眨。尤其是在一些特写镜头里,成龙的五官就像是画在一个肉色的鸡蛋上,看着特别诡异。这哪里是什么高科技,分明就是"五毛钱特效"嘛!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这个"AI成龙"的身材比例明显跟真人不一样。

也就是说,他们只是把成龙的脸P到了别人的身上。有传言说,片中饰演小兵叶成的演员郑业成就是"AI成龙"的替身。这么一想,郑业成才是全片真正的"隐藏主角"啊!

你说说,这么廉价的特效,观众能买账吗?成龙大哥啊,您是不是真以为咱们喜欢《A计划》、《警察故事》那些电影是因为迷恋您年轻时的颜值啊?咱们喜欢的是您的动作,是您的拼搏精神啊!

剧情老套无新意

说完了特效,再来聊聊剧情。《传说》的故事设定在两条线上:一条是古代线,讲的是西汉时期霍去病打通河西走廊的故事;另一条是现代线,讲的是考古队在地宫中与盗墓贼斗智斗勇的故事。

乍一听,这设定还挺有意思的。可惜啊,两条线的剧情发展都很老套,而且割裂得厉害。古代线还算有点看头,至少有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可现代线呢?简直就是在凑数啊!

"看着看着,我都忘了这是个什么故事了。"一位观众无奈地说。

最让人无语的是,这两条线的存在似乎就是为了让成龙能在片中多露几次脸。古代线有"AI成龙",现代线有真人成龙。

可问题是,这两个成龙都没什么亮点啊!古代线的"AI成龙"表情僵硬,现代线的真人成龙动作迟缓。这不是为了成龙而成龙吗?

剧情老套,人物塑造浅薄,连动作戏都乏善可陈。这样的电影,观众凭什么买单呢?成龙大哥啊,您可是动作片的一代宗师啊,怎么能拍出这样的电影呢?

成龙已经老了,动作戏不给力

说到动作戏,那可是成龙的强项啊。可在《传说》中,动作戏的设计却显得特别简单,完全没有以往成龙电影的那种惊险刺激。

这也难怪,成龙今年已经70岁高龄了,哪还能像年轻时那样拼命呢?为了迁就成龙的身体状况,动作设计不得不大幅简化。结果呢?拳脚往来如同儿戏,一点看头都没有。

"我还以为能看到成龙大哥的经典动作呢,结果就这?"一位失望的观众说道。

成龙近年来主演的电影,从《机器之血》到《急先锋》,无一例外都被打上了"烂片"的标签。豆瓣评分都在7分以下,票房成绩也一败涂地。这次的《传说》,看来又要重蹈覆辙了。

成龙大哥啊,您真的应该好好考虑一下未来的路了。是继续硬撑,还是转型做幕后?或者,干脆功成身退?这都需要您好好思考啊。

宣传策略有问题

说起《传说》的失败,宣传策略也难辞其咎。为了造势,博纳影业在全国各大城市开启了点映。本来是想借此积累人气,引发全网热议。可谁知道,这一点反而成了"双刃剑"。

点映期间,虽然取得了3619万的票房成绩,但网络上差评如潮。即使有众多影评大V为其摇旗呐喊,也难以挽回颓势。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2019年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同样是通过点映积累人气,最后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点映之后我就知道这片凉了。"一位影迷说,"口碑这么差,谁还会花钱去看啊?"

宣传时,片方一直在强调"AI成龙"的噱头,可惜这个噱头不但没有吸引观众,反而成了槽点。观众们更关心的是剧情、动作设计这些实打实的内容,而不是什么虚有其表的特效。

这次的失败,也再次印证了陈思诚的预言:观众要么看重视听体验,要么看重情感共鸣。可《传说》两样都没做好,失败也就在所难免了。

网友热议:成龙,该退休了吗?

这件事情很快就在网上引起了网友的热议。有网友认为,成龙应该考虑退休了:

"成龙大哥,您为华语电影做出的贡献,大家都记在心里。但是,现在真的该休息了。"

也有网友表示理解和支持:

"虽然这部电影不太成功,但我还是支持成龙大哥。他一直在努力创新,这种精神值得敬佩。"

还有网友从更宏观的角度分析了问题:

"这不仅仅是成龙的问题,而是整个华语电影行业的问题。我们太依赖明星效应了,忽视了内容和制作质量。"

有些网友则对"AI成龙"表示了担忧:

"这种技术如果被滥用,会不会导致更多演员失业?我们真的需要'永远年轻'的演员吗?"

也有网友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成龙大哥可以考虑转型做幕后,比如当制片人或者动作指导。他的经验和人脉,绝对是宝贵的资源。"

无论如何,这次《传说》的失利,确实给了我们很多思考的空间。不仅是对成龙个人,对整个华语电影行业来说,都是一个警示。

写在最后

回顾整个事件,我们不难发现,《传说》的失败并非偶然。从特效、剧情到动作设计,再到宣传策略,处处都暴露出了问题。这不仅仅是成龙个人的失误,更反映了整个华语电影行业的一些通病。

过分依赖大牌明星,忽视剧本和制作质量;缺乏创新,跟不上观众需求的变化;盲目追求特效,却忽视了内容的重要性。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对于成龙来说,也许是时候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了。是继续坚持自己的风格,还是尝试新的领域?是继续站在台前,还是退居幕后?这些都需要慎重考虑。

最后,我想问问大家: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娱乐圈,像成龙这样的老牌明星,应该如何保持自己的竞争力?我们又该如何看待明星的老去?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0 阅读:0

路昭看遍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