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Kb42(G)浅谈

晓枪 2024-11-04 10:47:41

众所周知,顶级的大领导,最好只拍手叫好,而不要提供具体指导。“机枪阵地前移5米”这种“微操”,一般而言不是什么好事情。很显然,希特勒并非是只会拍手的领导,他也很喜欢“微操”。为了装备部队,StG44“改名换姓”,与希特勒斗智斗勇的故事也成了如今一大轶事(当然这事我认为希特勒、德军兵器局都有责任)。

军迷圈中一直有传言,说希特勒对中间威力枪弹十分不感冒,甚至还在阻碍其装备部队。但理论上,任何装备的立项与研发,都很难绕过最高统治者,如果希特勒真的明令禁止研制中间威力弹武器,那么MKb42这个项目应该早就胎死腹中才对。经过查找相关信息,我发现,这里面果然还有一些小插曲。

1942年6月底,希特勒在军备会议上放松了对MKb42项目的限制。他表示,可以研制,但要有一支使用7.92mm全威力弹的枪。于是,古斯塔夫公司(Gustloff)“临危受命”,着手研制全威力弹版本的MKb42(G)。但是做归做,所有的研究,以及历史上众多的例子都证明,想制造一支任何人都能使用的全威力、全自动的步枪根本不可能。因此,古斯塔夫公司“陪太子读书”的地位不言而喻。

△ 图为MKb42(G),该枪采用活塞长行程导气+卡铁起落式闭锁原理,枪管长510mm,重4.2kg,分为206(半自动)型和208(全自动)型两款。

事实上,可能是出于应付领导拍脑瓜的心态,古斯塔夫公司对该项目也确实不上心。直到1943年1月,他们也没有制造出用于测试的、规定数量的步枪,因此,这款枪有很大概率从未进入过测试场。而且,这把枪在细节上非常之糙,论离谱的设计和复杂的结构,根本不遑多让。

△ 仅从MKb42(G)的外形我们就能看出,它的导气系统和弹匣同在枪身下侧,那么,它的活塞连杆与供弹一定存在干涉。为了给弹匣让位,图1红圈处的活塞连杆被做成了框形,复进簧也装在这个位置。由图2可见,MKb42(G)的复进簧非常细,而枪管又是全枪温度最高的地方,由此推测,复进簧的寿命恐怕不高。

△ 图为MKb42(G)的发射机组件。这是一个很离谱的造型,不仅单薄、强度差,而且还有大量尖锐、锋利的边角。以图中红圈处为例,这种“高耸入云”的连接件并不是什么好设计,一旦磕碰变形,更是直接影响枪支的分解组合。

△ 核心机构已经如此糟糕的同时,MKb42(G)细节上的表现更是让人叹为观止。这把枪全身上下到处都是红圈中的销钉。不仅拆的时候让人咬牙切齿,拆完了还有可能丢的一干二净。除此之外,MKb42(G)还充分展现了德国人的“设计功底”。在这把枪上,你若是想拆枪机,那就得先拆掉发射机,要想拆发射机呢,还得先把护木拆掉。等你好不容易拆出来了枪机,一看,不行啊,活塞连杆(枪机框)还在枪里呢!那这东西又该怎么拆呢?答:你得先拆了活塞筒,才能把活塞连杆(枪机框)倒出来……每一个零件都互相联系,没有够硬的设计功底,还真整不出这样的神作。

△ 很有意思的一件事:MKb42(G)的枪托和护木都不是纯木的。而是木质外壳包裹了一个冲压制成的铁壳子,二者用螺丝连接。

△ 红圈内为MKb42(G)的空仓挂机解脱杆。它使用的弹匣是修改过的MG13机枪弹匣。

△ 图为MKb42(G)的闭锁卡铁。

通过以上种种逆天设计我们可以看出,古斯塔夫公司是真怕MKb42(G)能通过测试啊,其原始设计甚至已经达到了“完全不是给人用”的高度。不过从MKb42(G)的故事里,我倒是想到了一件事。往常我们谈及StG44的子弹,都是说7.92mm短弹跟毛瑟步枪弹很像,生产起来很方便。但有没有可能,这个子弹真正方便的人,其实是设计师?

在传言中,希特勒一直不认可中间威力弹,假设这条流言为真,而最高领袖的态度往往能决定一个项目的优先级。在前线吃紧、领袖还不认可的情况下,中间威力弹项目的经费一定不多。这种情况下,直接拿毛瑟步枪弹改出一款“短弹”,或许才是最佳选择,因为它的花费肯定比研制一种新子弹少。就算弹道性能差也无所谓,因为当时要解决的是“有无”的问题,而不是“好不好”。

至于说“为什么不用以前研制的中间威力弹?”,我想,这大概是因为公司不同吧……以前那些研制中间威力弹的公司,可能不愿意与波尔特公司分享数据。毕竟波尔特公司也算挖了其他人的墙角……虽然是德国陆军武器局脚踏两条船。

0 阅读:1

晓枪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