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奇怪的现象,现在的手枪口径都比步枪还要大,在很多人的认知里,口径越大自然威力也越大,那么为什么口径更大的手枪威力却不如步枪?
在二战期间,主流的步枪,德国的K98K毛瑟步枪口径7.92毫米(中国仿制德系步枪的中正步枪口径同样是7.92毫米,所以俗称七九步枪);英国的李恩菲尔德步枪口径7.7毫米(所以俗称英七七步枪);苏联的莫辛纳甘步枪口径7.62毫米;美国的斯普林菲尔德步枪(也被生硬地直译为春田步枪,搞得像日本枪似的)口径7.62毫米,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口径也是7.62毫米;只有资源贫乏的日本,有意压缩了枪械口径,著名的三八大盖口径只有6.5毫米。
二战时期的手枪,德国最著名的卢格手枪有两种口径,分别是9毫米和7.65毫米;在中国大名鼎鼎的驳壳枪(德国毛瑟C96)标准版口径为7.63毫米,后期有9毫米口径;日本的南部十四式(俗称王八盒子)口径8毫米;苏联的TT-33手枪(中国的仿制版就是五四式)口径7.62毫米;美国的柯尔特M1911手枪口径11.43毫米。
可以发现,在二战时期,手枪的口径就已经相当于甚至略大于步枪口径了。
二战结束之后,尤其是1960年代从美国的M16步枪开始,出现了步枪小口径化的浪潮,世界主流步枪的口径都要比二战时明显小了一号,美国M16步枪的口径是5.56毫米,苏联的AKM步枪(AK47的小口径版)的口径是5.45毫米。之后,西方阵营主要是北约,步枪的制式口径都采取5.56毫米,如美国的M227型步枪口径5.56毫米,德国的HK415型步枪口径5.56毫米,比利时SCAR步枪口径5.56毫米。而以华约为代表的东方阵营,基本上都是采用5.45毫米作为制式口径,如俄罗斯的AK12型步枪口径5.45毫米。中国的九五式步枪口径则是另辟蹊径的5.8毫米。所以,眼下世界上主流步枪的口径都在6毫米以下。
而手枪的口径却没有出现小口径的趋势,还是延续了二战时期的口径。比较著名的如格洛克17型手枪口径9毫米,西格绍尔P226型手枪口径9毫米,HK45型手枪口径.45英寸(11.43毫米),还有以大威力著称的“沙漠之鹰”手枪口径11.43毫米。
这样一来,手枪的口径和步枪口径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了。甚至一些大口径的手枪几乎是步枪的一倍。那么手枪的威力为什么还是不如步枪?
讲到这个话题,首先要澄清一个概念,枪械的口径大小,并不是决定枪械威力的唯一因素。口径确实是影响威力的原因之一,但仅仅是原因之一,并不是唯一的。
除了口径,弹药,枪口初速,都是影响威力的原因。
说到枪械威力,大多数人都忽视了弹药的原因。其实弹药对于枪械来说,就是灵魂。弹药才是枪械威力的决定性因素,只要对比一下手枪弹和步枪弹就很清楚了,手枪弹都比较粗短,而步枪弹都比较细长,外形上的这个差异,就是子弹内部的装药量所决定的。子弹的装药量大,才会赋予子弹更大的动能,能够让子弹射程更远,威力更大。
毫无疑问,步枪弹的装药量要大大超过手枪弹,所以即便手枪弹的弹径更大,但由于装药量不如步枪弹,自然射程就要比步枪弹近,威力也要小。
第二个影响威力的原因是枪口初速,手枪的枪口初速大约是在400米/秒左右,而步枪的枪口初速则要达到700米/秒左右,基本上步枪的枪口初速是手枪的1.75倍。正是由于步枪的枪口初速要远远大于手枪,所以即便步枪的口径小,也会比手枪的威力更大。
不过,任何事情都是有利就有弊的,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枪口初速大,就必然导致后坐力大,同时枪口会出现比较剧烈的跳动,影响射击精度。尤其是步枪进行连发射击,后坐力和枪口跳动就会更加突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步枪上不但设计了枪口制退器,还改进了弹药,减少装药量,这就是中间威力弹药。而使用中间威力弹药的自动步枪就被称为突击步枪。
手枪则是由于手枪弹本身装药量就比较少,所以即便口径较大,后坐力还是比较小的,当然一些大口径手枪,例如11.43毫米口径的“沙漠之鹰”手枪,后坐力就非常大,臂力差一点的人,都很难控制。
如果步枪也像手枪那样,采用9毫米或者11.43毫米口径,那后坐力就非常非常大了,普通人根本无法承受,枪口稳定性也会很差,一旦连发射击,很可能会出现子弹满天飞的情况。这也是机枪(包括一些大口径的狙击步枪)都要采用两脚架的原因,不然12.7毫米口径的机枪或狙击步枪,就完全没有办法保证射击精度了。
所以,手枪的口径虽然比步枪大,但威力还是比不上步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