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入党积极分子阶段,初步了解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预备党员阶段,需深入理解为何党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通过理论学习,实现信念稳固,行动一致。
我们党确立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这一决策展现出了深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坚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沿着中国人民自愿选择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我们的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首先,马克思主义并非空洞的理论,而是一个严谨而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它为我们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行动指南。经过一百多年的实践检验,马克思主义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及其深远影响无可匹敌。尽管世界形势复杂多变,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仍遵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揭示的基本规律。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切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没有先进理论武装的党,无法保持其先进性;没有先进理论武装的共产党员,也无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其次,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需要科学的理论作为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行动指南,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征程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才能不断克服困难、迎接挑战,走向胜利。
此外,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也是我们总结社会主义运动历史上的经验和教训的结果。自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广大党员之所以能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成为先进分子与中坚力量,是因为他们深入学习和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并将其灵活应用于实践。20世纪末苏联解体的教训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剧变告诉我们,最根本的问题在于这些国家长期背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体现在: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我们提供了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我们进行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确保我们在前进道路上始终有科学的理论指引。
我们党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初心,随着时代变迁和党的事业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更新,展现出与时俱进的品质。自党成立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行动指南。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为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多方面的指导。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党的十五大在继承前人智慧的基础上,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一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为我们党指明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对社会主义和党的建设理论的重大发展。
当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时,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的智慧结晶,作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最新的思想成果,十六大以来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与发展。自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和发展趋势,集结全党智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形成了科学发展观。这一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十八大的报告清晰地指出,科学发展观为新形势下的发展问题提供了全新的科学解答,展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全新认识高度。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而且成为指导党和国家所有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相契合,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不仅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至关重要,而且必须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和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论内涵丰富而深刻,首先强调发展是其第一要义,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其次,以人为本是其核心立场,始终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此外,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其基本要求,注重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布局,确保现代化建设的各方面协调和谐。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其深邃的洞察力和卓越的政治智慧,立足于时代的高峰,全面审视国内外的发展大局,发表了一系列高瞻远瞩的重要讲话。这些讲话是对我国传统理念的坚守与创新,也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深刻坚持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贡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方向。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时代主题,讲话从国家发展的各个层面和领域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形成了一套科学前瞻的理论体系。
这些讲话是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解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核心问题,并针对“什么是改革、如何进行改革”等时代课题,提供了科学的战略布局和行动指南。讲话反映了社会的最新诉求和人民的深切期盼,为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时代元素。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是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贡献。学习和贯彻这些讲话精神是当前全党的重要政治任务。我们需要全面深入地理解其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将其作为实践的重要指导。
若无革命的深邃理论指引,革命实践便会迷失方向。在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下,中国共产党深刻把握革命、建设及改革的内在规律,探寻出符合本土特色的发展道路,制定出精准无误的路线与策略,成功应对各种错综复杂的挑战。因此,我们党才能不断引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辉煌胜利。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取向:一是僵化、教条式的固守,二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实事求是。我党曾因第一种态度而遭受挫折,错误的坚持使党一度陷入困境,甚至使革命和建设事业偏离正确轨道。但党具备冲破阻碍的坚韧毅力,在历史的洪流中不断前进,创造出辉煌成就。这得益于党以科学的态度坚持并发展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我们在坚持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发展,为马克思主义注入新的活力。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相辅相成,没有坚持就谈不上丰富和发展,没有丰富和发展,坚持也将失去意义。
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必须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科学态度和精神对待推进的事业,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党的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下,自觉摆脱过时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摆脱对马克思主义的僵化教条式理解,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向前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引领马克思主义政党完成历史使命的重要武器。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在实践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以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才能保持马克思主义的旺盛生命力。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也由此产生。在新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秉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