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元节这个传统的祭祖时节,李家的堂姑李秀芬从城里回到了老家。她站在村口,望着那条熟悉的小路,心中五味杂陈。她已经多年没有回村了,每次都是匆匆来去,从未真正踏进这个生她养她的地方。今天,她的脚步却异常沉重,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了回忆的琴弦上,奏出往昔的乐章。
李秀芬的父亲,李老汉,已经七十多岁,身体还算硬朗。他正坐在自家门前的石凳上,抽着旱烟,眼神迷离地望着远方。当看到女儿的身影时,他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连忙站起身,大声喊道:“秀芬,你这是干啥呢?有娘家也不回吗?”
李秀芬听到父亲的呼唤,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加快了步伐,走进了村子。村里的孩子们好奇地打量着这位城里来的姑姑,而老人们则亲切地和她打招呼,询问她的生活近况。李秀芬一一回应,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忧郁。
李老汉看着女儿,心中有些不是滋味。他知道,自从秀芬的丈夫去世后,她就一直独自在城里生活,很少回来。他曾多次邀请她回家住,但秀芬总是以工作忙为由推脱。李老汉叹了口气,他知道女儿心里的苦,但她总是不愿意说出来。
回到家中,李秀芬放下行李,环顾四周。家里的摆设还是老样子,那张旧木桌,那把摇椅,还有墙上挂着的那张全家福,一切都那么熟悉,却又那么遥远。她走到厨房,看到母亲正在忙碌着准备祭祖的食物。母亲的背影有些佝偻,但动作依然麻利。
“妈,我回来了。”李秀芬轻声说道。
母亲转过身,看到女儿,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笑容。“秀芬,你回来了,怎么不提前说一声,我好准备些你爱吃的。”她放下手中的菜刀,快步走过来,紧紧握住女儿的手。
“妈,我想你了。”李秀芬的声音有些哽咽。
母女俩坐在厨房的角落里,聊起了家常。母亲询问秀芬的生活,秀芬则尽量用轻松的语气回答。她不想让母亲担心,尽管她的生活并不如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光鲜。
祭祖的日子很快就到了,李家的人都聚集在祠堂里。李秀芬看着那些熟悉又陌生的面孔,心中感慨万千。她想起了小时候和堂兄弟姐妹们一起玩耍的日子,那时的她们无忧无虑,笑声清脆。
祭祖仪式开始了,李老汉作为家族的长辈,带领大家焚香、献祭。李秀芬也跟在父亲身后,默默地祈祷。她希望逝去的亲人能够安息,也希望活着的人能够幸福安康。
仪式结束后,大家围坐在祠堂外的空地上,分享着祭祖的食物。孩子们在一旁追逐嬉戏,大人们则聊着各自的生活。李秀芬坐在父亲身边,听着他讲述年轻时的故事,心中感到一种久违的宁静。
夜幕降临,村里的灯火渐渐亮起。李秀芬陪着父母走在回家的路上,月光洒在小路上,照亮了他们的脚步。她抬头望向星空,心中默默许下愿望,希望未来的日子能够像这星空一样璀璨。
第二天,李秀芬决定在村里多留几天。她想多陪陪父母,也想重新找回那份久违的亲情。她和母亲一起下地干活,和父亲一起修补家里的篱笆。虽然手上磨出了水泡,但她的心里却感到无比的充实。
村里的孩子们也喜欢围着李秀芬转,她给他们讲故事,教他们唱歌。孩子们的笑声让李秀芬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那时的她也是这么无忧无虑,这么快乐。
几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李秀芬不得不回城了。临走前,她紧紧拥抱了父母,眼中含着泪光。“爸,妈,我会常回来看你们的。”她哽咽着说道。
李老汉拍了拍女儿的背,声音沙哑:“秀芬,记得,无论走到哪里,这里永远是你的家。”
李秀芬点了点头,她知道,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繁华,这里才是她心灵的归宿。她踏上了回城的路,心中充满了对家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