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美学的探索与表达,呈现了儒家的传统艺术思维

心游万 2023-05-31 09:48:28

中国古典美学的探索与表达在蔡楚生导演的生涯中,出不少思想性与艺术性兼备的艺术佳作。

他的电影擅长立足于传统,从一个相对细微的家庭视点出发,囊括了对社会与时代的深切思考,于凝练的影像呈现中集中表达出儒家美学的传统艺术思维。

在传统的儒家美学理念中,和谐辩证之美的艺术观是其主要组成部分,它首先把由文艺作品所引发出来的观者的情绪反应是否符合礼教要求作为权衡的尺度。

这与孔子提出的“克己复礼”的观点可谓是一脉相承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论生活在哪一个时代,文化与艺术首先都要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符。

这与中国早期电影的政治色彩浓厚也是同一个道理,而由蔡楚生导演的影片《渔光曲》,亦是如此。

导演立足于社会现实,选取了一个相对传统又极具典型的剧作文本进行叙述,剧作呈现出的广泛现实性引起了诸多市民的热切关注和社会共鸣。

与此同时,影片通过徐福家庭的悲欢聚散及其过程中衍生出来的社会伦理陈述,都与传统儒家美学所倡导的辩证之美相契合。

在艺术方面,儒家美学的一大重要特点就是强调对美善统一的追求,传统的儒家美学思想中,向来注重美善统一及和谐辩证的表达,也善于在美与善的辩证统一关系中探寻美的本质。

蔡楚生导演立足于社会现实,并在此基础上紧密围绕着传统伦理来展开层层叙述,在传统儒家美学理念的指引下,文本铺陈中尽显善恶辩证之美的话语表达。

蔡楚生导演从当时的社会现实出发,将普通民众生活愁苦,颇受失业所困的窘境通过影片较为真实客观地表现出来。

处于上流社会的富足阶层终日流连娱乐场所歌舞升平,而下层的劳苦大众们则久居陋巷无人问津。

由于社会动荡不安,经济衰败,窘迫失业的穷苦人们比比皆是,小猫和小猴两兄妹在经历了家庭变故、渔业破产之后,多方求业未果,只得和舅舅一起走上街头靠卖艺维持生计。

而生活在同一所城市中的上层人物,拥有着奢华富足的生活,却还不停地盘剥压榨着下层贫民。

影片深刻揭示出了社会底层人物在那个动荡时代中飘零无依的生存困境,具有颇为鲜明的时代感和浓郁的伦理批判色彩。

《渔光曲》的精彩呈现,与影片话语表达中凸显出来的戏剧张力也是息息相关的。

影片不仅内涵主旨中蕴含着传统伦理与社会现实的辩证之美,在强烈的戏剧冲突上也努力寻求传统伦理意义上善与恶的辩证价值。

在剧情的设置方面,《渔光曲》中,蔡楚生导演正是以传统的家庭伦理变迁为线索,运用细致的戏剧式结构推动叙事。

在中国早期电影观众多元化的社会大背景下,蔡楚生导演选择从民族欣赏趣味入手安排叙事,去除繁杂的剧情,也不借助复杂的艺术表现手段。

而是通过错落有致的剧情设置,靠细节描写铺陈,一步步缓缓接近传统价值观中美善统一的思想表达。

徐小猫一家尽管历经了种种坎坷与磨难:父亲突然离世,随后母亲也不幸失明,家庭遭遇的重大变故,接连不断袭来的祸端等一系列突发事件都让小猫与小猴的成长过程显得身心俱疲,却又无力改变。

值得肯定的是整部影片呈现出来的情感基调以及价值表达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影片中的人物也最终得到了社会大众的理解与肯定。

与此同时,影片在较为强烈的戏剧冲突上也着意寻求着社会传统伦理意义上的价值表达。

孔子强调,君子要想达到“仁”的境界,在不断重视提高自身修养的同时,还应学会“择仁而处”,选择与良友为伴。

《渔光曲》一片中,小猫小猴与富家少爷何子英一起长大,因为兄妹两人出身贫苦,没有机会去学堂接受正规系统的教育。

但是身为良友的何子英每天放学后都会主动地将自己学到的知识传授给他们,在共同成长中携手并进。

这与孔子所倡导的“里仁为美”的传统美学理念,有着较高的契合。

蔡楚生在《渔光曲》的艺术中秉持以仁为本的理念,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劳苦,在深刻描绘小猫一家惨痛生活经历的同时,将诸多主要人物仁爱善良的本性刻画地细致而鲜明,

同时在语言表达上注重运用民族风格对影像进行处理,画面造型上借鉴中国的诗画传统,构图简洁,节奏舒缓,通过一系列平实意象的恰当运用,独具匠心地营造出里仁为美的意境。

意境的表达离不开意象的美学呈现。

首先,影片中多次出现的渔船、烛火、以及海面等意象,都富有细腻且深刻的寓意。

烛火这一意象在影片中的使用给人带来温暖与感动,徐母与小猫小猴三人依偎在柔弱却明亮的烛火下编织渔网,母亲因心疼两个孩子,假装熄灭了烛火。

待孩子们熟睡之后,徐母一人彻夜不停地工作,直到烛火燃尽,徐母也因劳累过度而双目失明。

即使家庭贫困,但他们每个人心中都充满着仁爱之情,母亲疼爱孩子,孩子心疼母亲,这便是仁。

另外,影片中回国之后的何子英在得知小猫一家生活艰难的时候,毫不犹豫地向他们伸出了援手。

先是给了他们若干现金以作救济,而后在他们因另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无家可归之时主动将他们接到自己的家中,也可谓仁。

《渔光曲》之所以被誉为典范性作品,除了在影片主题、剧情设置、人物塑造等方面颇下功夫之外,在影像风格方面,蔡楚生也匠心独运,致力于营造出里仁为美的意境来。

影片整体镜头语言干净细致,不拖沓,使观众在观看这部影片的同时,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那个时代跳动的脉搏。

一艘渔船、一间小屋、一盏烛灯,细小的物象将生活在渔村中一家人的命运相勾连。

海上捕鱼谋生的劳动场面,母亲在灯光下为孩子缝补衣物的动人场景,显得格外动人。

即使到了影片的最后,历经了磨难与坎坷的小猴最终无力地瘫倒在了破旧的渔船上,奄奄一息。

他眼中看到的场景却仍是充满着生机与希望的:渔夫们忙碌着收网的喜悦,活蹦乱跳的鱼儿们像是有着用不完的力量,不停地舞蹈着。

再加上海面上多个远景镜头与空镜头的穿插使用,深沉悠远的意境便跃然于荧幕之上。

尽管镜头到此戛然而止,可营造出来的动人意境与拳拳情意始终绵延不断,令人动容。

0 阅读:17
心游万

心游万

身是心的囚笼,有那么多人困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