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一家的迁徙之路

书童读史 2023-03-01 19:14:45

讲述大明王朝,从1328年九月十八日开始,这一天,大明王朝未来的掌舵人朱元璋出生了,那个时候,他还叫朱重八,后来他改了个名叫兴宗,然后又改名叫元璋,字国瑞。抛开造神后补的神话传说,一切都是如此普通,谁也不曾料到他会有如此波澜壮阔的一生。

他的父亲朱五四,母亲陈氏。在元朝,取名字是有讲究的,一个原则是如果家里人没有官职,像朱元璋这样的家庭,把父母的年龄加起来或者那个人的出生的日期来取名字。

根据陈梧桐教授的考证,朱元璋出生于1328年九月十八日,那年父亲48岁,母亲43岁,如果用上面这个方式命名,那应该叫朱九一或者朱一八,很显然,这俩名和朱重八是不搭边的。

根据清代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五的考证, “元制:庶民无职者,不许取名,止以行第及父母年齿合计为名。”

如果从行辈的次序这个角度看,朱重八这个名字就解释清楚了。他属于重字辈,朱五四生有四个孩子,分别叫朱重四,朱重六,朱重七,朱元璋最小,叫朱重八。

朱元璋还有四个堂兄,分别叫朱重一,朱重二,朱重三,朱重五。

用如此隆重的篇幅开头来考证朱重八这个名字,因为他是大明王朝的奠基人。

朱元璋像

一些知名历史人物的记载上,总是会找一些神话传说的故事,为他的一生增加神秘色彩,尤其是皇帝,会有种种神话传说,这是为另一个观点做辅助,天子是代表上天来统治臣民的,是上天在人间的代理人。

真要追溯这个天子是上天在人间的代理人这个观点的起源,那就是董仲舒,他把阴阳学说融合进儒学,鼓吹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导致儒家学说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最初的那个学说。

当时的这些人还给刘邦编造神话,说刘邦的母亲梦中与神相遇,当时电闪雷鸣,“见蛟龙于其上”,于是刘邦成了龙子。

董仲舒画像

王朝的更替,一代又一代人热衷于给皇帝造神话,朱元璋也不例外。据说泗州杨家墩有个地方,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曾经躺在那,路过的俩道士说,如果将来埋葬在这儿,会出天子的。

朱初一把这事告诉了朱五四,等朱初一死后,朱五四遵从父亲的意思,把他爹葬在那,很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这地方竟然鼓起了一个高大的坟堆。半年后,陈氏怀上了朱元璋。于是此事越传越广,就有了此墩有天子气的说法。

《明史》也记载了朱元璋的神话传说,朱元璋的母亲陈氏怀孕的时候,曾经梦见神授予她一粒药丸,这粒药丸放在手里闪闪发光,吃了后仍口有余香。

等朱元璋出生的时候,夜里有红光闪耀,邻居还以为是起火,赶来救火,发现并不是起火。也是不容易,还有这样的好邻居。等朱元璋长大后,容貌雄伟,头顶有奇骨贯穿。

这两个神话说法,我们现在看,虽感荒诞,但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不能脱离时代去一味批评。这是时代的产物,如此而已。

从汉代到明朝,神话的编造水平提高了,不是那么直白的人龙结合,从而有了龙子。

朱元璋像

我曾经很不了解为什么明朝初期和尚非常活跃。朱元璋当过和尚,辅佐朱棣的姚广孝也当过和尚,一代猛将张定边据说后来也出家当了和尚,直到我翻阅了当时的社会背景。

元朝的时候,耗费巨大的财力修建寺院,盛行作佛事。就像英宗,曾经为了“建寿安山寺,给钞千万贯”,“役卒七千人”,“冶铜五十万斤,作寿安山寺佛像”。

这仅仅只是当时的冰山一角,正因为这样的事情多了,所以和尚的日子相对好过一点,从而导致元末明初,有了这么多知名和尚。

而朱元璋当皇帝后,因为凤阳是他的老家,对凤阳的和尚的待遇也是优待的。

凤阳城

从1324年到1368年,天灾的记录非常多,天灾人祸,导致民不聊生,老百姓吃不上饭,只能自寻出路。1325年,河南息州民赵丑厮,郭菩萨说“弥勒佛当有天下”,号召人民起义,当然,没什么好结局,被逮捕处死了。

1337年,广州增城人民朱光卿起义,建立大金国,年号赤符,同年,河南陈州棒胡起义,这次起义仪式感就比较隆重了,烧香聚众,制弥勒旗小旗,自称“李老君太子。”

1338年,袁州僧人彭莹玉和他的徒弟周子旺率领五千多人起义,又一个和尚登上历史舞台。

此后几年,从沿江到内地的多地人民,都奋起反抗,可见当时的百姓确实是忍无可忍。

元朝的统治者,把统治区域内的人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其中汉人和南人地位低下,在元朝规定,蒙古人与汉人打架,汉人不能还手,只能向官府上诉。

蒙古人杀汉人,不需要偿命,只需要支付烧埋银并罚出征。蒙古人和色目人占据了元朝官员中的众多职位。

正是这种不平等政策带来的种种压迫,加上各种天灾人祸,让元朝走向覆灭。从1279年崖山海战南宋灭亡,到1368年明朝建立,短短几十年间,庞大的元朝帝国就走向了灭亡,元朝国运短暂。

忽必烈像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朱元璋一家的日子过得也挺难。

那时候的农民,给地主当佃户是一条出路,朱五四就是这个职业中的一员,天天早出晚归,拼命干活,让地里的收成能好一点,但是这种看天吃饭的职业收入是非常不稳定的,而且粮食的大半收入都要交给地主,收成好,地主可能加租,收成不好,天灾人祸,对不起,佃户你也当不了了,地主强行结束了和佃户的租赁关系,佃户就只能迁徙再找土地,所以才有了朱重八的一家人颠沛流离的迁徙之路。

他们像候鸟一样,寻找着适合生存的土地。

所以几千年来,农民本质上,只是希望有一块能养活全家的土地罢了。农民的诉求非常低,农民也非常勤劳,但是往往勤劳并不能致富,甚至都不能生存下去。

洪武出世

根据《明史》的记载,“先世家沛“,后来迁徙到句容,朱元璋的祖父是淘金户,官府每年都会征收定额金子,问题的关键就来了,这个地方并不产金子。

于是,他们只能通过粮食换钱钞,再去买金子缴纳。这样换来换去,赔进去的越来越多,日子越来越难过,到最后就缴纳不起了,房子田地都没了,一家人踏上了逃亡之路。

他们从句容逃到泗州盱眙县。在盱眙的日子里,一家人辛苦劳作,置上了田产,看起来日子有奔头。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朱初一去世后,穷苦的百姓看天吃饭,日子又变得非常艰难。没办法,此地不留人,还得找留人的地方,他们又踏上了迁徙的路。

从泗州盱眙,到了灵璧,又从灵璧去了虹县,等朱五四到了五十知天命的年龄,他们还在奔波的路上,他们继续迁移,迁徙到钟离东乡,十年后,又迁徙到西乡,又过了四年,他们去了孤庄村。

到了孤庄村,本以为日子会好起来,但是事实证明是他们想多了。日子仍然不见改善。朱元璋就是在这样的氛围里出生了,抛开那些神话传说,朱元璋的出生,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又多了一张吃饭的嘴。也让他们的家庭,在以后动荡的日子,又多增加了几分不确定性。

他们那时候并不曾想到自己会在波澜壮阔的时代中留下这么璀璨的一笔,他们只是想在那个时代里活下去,努力活下去,仅此而已。

史料参考:《明史》张廷玉著

《明史(上下)》 南炳文 汤纲 著

《朱元璋传》 吴晗著

《朱元璋:从乞丐到皇帝》 陈梧桐著

《春在堂随笔》 俞樾 著

1 阅读:104
书童读史

书童读史

希望是永远不会死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