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8位获谥“文正”的大臣,谁最牛?最牛不好说,最差倒很明显

百年机动站 2024-01-05 17:04:02
引言

谥号,是人死之后对他的评价,通常都有不同的等级。北宋以来,在司马光的建议下,“文正”谥号成为对一个文臣最高的称赞。

北宋到清朝将近一千年的历史,总计也只有二十九个人在死后得以谥号“文正“;而在清朝二百七十六年的统治时期,只有八位朝臣得此殊荣,分别是汤斌、刘统勋、朱珪、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和孙家鼐。

八人之中,汤斌是典型的文人代表,倡导“程朱理学”,文采斐然,一生三次编修《明史》;刘统勋、曹振镛、曾国藩三人则是以功劳卓著而获封“文正”; 朱珪、杜受田、李鸿藻、孙家鼐四人被谥“文正”, 则部分是因为他们分别是清朝不同皇帝的老师。

其中,朱珪为嘉庆帝师,杜受田为咸丰帝师,李鸿藻为同治帝师,孙家鼐为光绪帝师。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清朝这八位“文正公”,看看他们是否名副其实。

理学家汤斌

汤斌的祖上汤宽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从龙之臣,所以汤家后人世代为官。汤斌在顺治年间踏入仕途,但他的主要贡献都是在康熙年间所做。

汤斌在政治上所做的最大贡献是他担任江宁巡抚期间,一扫江宁地区的贪腐之风,以及扫除了该地的奢华淫逸之风。

当时江宁地区虽然富饶,但是贪官污吏横行,民风开放,有伤风化。汤斌崇尚程朱理学,便以此思想施政于民。在其任上,汤斌拆掉了各州县大量的淫祠寺庙,用这些建筑材料来修建学宫,弘扬儒家文化。此外,汤斌不惧当地权贵,大力整饬当地的刁蛮官吏,使得江宁地区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汤斌任江宁巡抚时,真正让此地做到了移风易俗,夜不闭户。以此功劳,汤斌得以调入京城,担任礼部尚书一职。

可惜的是,京城官场水太深,他这种文人做派在京城就无法施展开了。于是汤斌的主要精力便放在了修撰《明史》上面。

汤斌以尊重历史事实为原则,上书康熙帝请求将明朝时期抗击清兵的仁人志士载入史册,以正史观。虽然他的这种态度遭到诸多大臣的攻讦,但顺治帝和康熙帝都同意了他的做法。

正是因此,《明史》成为了学术界公认的修编比较贴合历史真相的一部史书。汤斌在这件事情上的贡献功不可没。

可惜,汤斌在为官生涯晚期遭奸臣诬陷,含冤而死。到雍正年间才被平反,乾隆元年才得谥号“文正”。

“真宰相”刘统勋

说刘统勋,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但是说起刘墉,大家应该都认识,“宰相刘罗锅”嘛。但是在真实历史上,“刘罗锅”并没有影视剧中那么厉害,真正对朝政做出卓著贡献的是他父亲,刘统勋。

刘统勋在雍正年间入仕,于乾隆年间得到重用。在乾隆帝任上,刘统勋历任多部尚书、多地总督、首席军机大臣、内阁大学士等等职位,长期处于清廷的政治权力核心之中,享有“紫禁城可骑马”的殊荣。

刘统勋为政四十多年,在多项工作上都做出了卓越的政绩。这其中最重要、对后世影响最深的,莫过于对水事的治理。

刘统勋负责漕运管理、水道疏通,前后长达三十余年。

乾隆十三年,刘统勋在勘察河道时发现运河水位涨得很快,于是进行了引水分流、引河水入海的工作;还适当调整了运河上的堤坝高度,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降低和增高,有效防止了运河发生水灾。

乾隆十八年,江南有部分河道堤坝决堤,洪水泛滥,刘统勋负责调查此事。在调查过程中,刘统勋发现是因为负责河道事宜的大量官员贪污渎职,导致堤坝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加固。

在请奏皇帝后,刘统勋从当地河道总督这个最高级别的相关官员,直到底层负责具体事宜的小吏全部清查了一遍,撤职、惩处、处死了一大批人。后来亲自监督此地的水事工程,直到完工。

这些只是刘统勋治水工作的一小部分,分别体现了他的治水能力和治吏态度。以小见大,刘统勋为政期间的表现不难想象。

也怪不得嘉庆帝在刘统勋逝世二十多年后,仍然称呼刘墉为“刘相之子”。

而且刘统勋的“文正”谥号就是在他死后由乾隆帝赐予的,乾隆帝还感慨“如统勋者,真宰相也!”

嘉庆帝师朱珪

朱珪此人在乾隆十二年入朝为官,但是在乾隆五十一年还只是礼部侍郎,到乾隆五十九年,他六十四岁的时候,才任职两广(广西、广东)总督,成为清朝的九位封疆大吏之一。

但是他这个总督没当多久,又被降职为了巡抚。明朝时,总督和巡抚的官阶相同,也都拥有军政、民政、吏治等各项权利,但总督是执掌数省的事务,而巡抚则只是掌管一省。

到嘉庆即位,他这个“帝师”才得到重用。从嘉庆元年到嘉庆五年,朱珪历任户部、吏部尚书等实权大员;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他的官职也越来越清贵。清贵的意思是官职很大,但没有实权。

不难看出,朱珪的治政能力与上一位谥号“文正”的刘统勋比起来,还差不少。他身上最令人瞩目的,或许就是高尚的品格。

在他一生的为官生涯中,虽然自身过得寥寥草草,十分寒酸,但每逢民间有灾情的时候都积极募捐;而且他在四十多岁丧妻后,始终没有续弦。嘉庆帝曾评价他说:“半生惟独宿,一生不言钱。”

如果说嘉庆帝的评价还带有一些私人感情色彩,那被誉为“清史研究第一人”的著名历史学家萧一山的评价总要客观许多。

他说刘墉因为是刘统勋的儿子,所以在嘉庆初年身居高位;清朝乾隆年间的首辅王杰是因为受乾隆的恩宠,所以也在嘉庆初年得到重用。而嘉庆初年的其他大臣中,只有朱珪可以和前两者鼎足而立。

由此可见,说朱珪的能力不强,也只是和同样能够谥号“文正”的人对比才这样说罢了。

五世一品新安曹

新安曹氏是真正的“耕读传家”,到曹振镛为止,连续出了五位当朝一品大员,曹文埴、曹振镛父子更是厉害,父子两人连续当宰相,一连当了75年。

曹振镛在后世的评价并不太好,说他能当了嘉庆、道光两个皇帝的宰相,凭借的全都是“多磕头、少说话”。虽然没有犯下什么大错,但没有做出什么政绩来。

但是个人的作为还是要结合具体情况来看。

从乾隆末年,工业革命便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嘉庆年间,国内阶级矛盾严重,国外大量朝中国输入鸦片,军队逐渐失去战斗力,政府的财政也困难起来。到了道光年间,虽然道光帝励精图治,以最严厉的手段禁绝鸦片。

但“人力岂可敌神通”,现在我们都知道,毒品这种直接刺激神经递质的东西是非常难以凭一己之力戒除的,沾染了毒瘾基本就等于是废了。

后代对道光帝的评价是“勤勉于政但毫无作为”,这个评语给曹振镛也可以。在面对外面世界的降维打击、中国内部还没有大范围觉醒的时候,个人的努力很难抗衡这种大势。

曹振镛在这种内忧外患之际,能稳坐宰相之位不被动摇,自然有他高超的为政手段。

历史上关于曹振镛这个谥号“文正”的人记录很少,没写什么功绩,是因为当初清政府所面临的实际情况根本没有条件去让他施展抱负。

道光帝也是那个时代的亲历者,对那种有力气但是用不出来的感觉可能体会更深,对曹振镛这个“庸相”的了解也更深,所以才会在他死后谥号为“文正”。

三位帝师

自嘉庆帝将他的老师谥号“文正”后,帝师谥号“文正”似乎已经成了惯例。在他之后,除了道光帝是将“庸相”曹振镛谥号“文正”外,咸丰帝、同治帝、光绪帝的老师也分别被谥号“文正”这一殊荣。

有一说一,当时的清政府确实不允许文人能做出多大的政绩来,曾国藩是特例,后面详谈,我们先来看一看三位帝师分别是以凭什么被谥号“文正”的。

首先看杜受田,这是咸丰帝的老师。除了为人正直、勤勉有加,为政并没有什么贡献。但是他可以说是咸丰帝能登上皇位的首席功臣。

道光帝晚年其实是想要将皇位传给更加聪明能干的恭亲王奕䜣,但是已经先将四皇子(即咸丰帝)立为了储君,为此犹豫不决。

在一次围猎中,奕䜣的表现最为突出,箭无虚发;而咸丰帝则不发一箭;以此仁心博得了道光帝的好感;在道光帝临终前,其他皇子都是对他阐述自己的为政理念,只有咸丰帝哭泣着说希望父亲早日康复。最终,以此孝心赢得了皇位。

一仁心,一孝心,都是杜受田教给咸丰帝的。所以咸丰帝上位后重用杜受田,还在他死后谥号“文正”,很大程度上是感激杜受田帮他赢得了皇位。

至于后两位帝师,坦白讲,没什么好讲的。为人、为政都是一流,但是可惜,慈禧当政,无力反抗。

李鸿藻当政期间一直在反对朝中主流的“反战求和”之声,但是他的反对也只能是表达自己的意见,展现自己的风骨,对时局没有一点影响;

孙家鼐甚至连文人骨气都没有。咸丰九年,此人夺得了当年的头名状元,凭借的却是对对联的功夫以及拍马屁的功力。在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他也支持维新变法,但是却不想放弃固有权力,因此不支持变更根本的政治制度。

这一点让他虽然也是支持变法的一员,却逃过了慈禧对变法人士所下的辣手,没有和“戊戌六君子”一样被杀死。

这三者的“文正”谥号,小编个人认为不过是对帝师谥“文正”的一种惯例,并不意味着这三者有谥“文正”的资格。

“千古第一完人”曾国藩

对曾国藩来讲,谥号“文正”未免不妥。

虽然他确实是进士出身,但他的主要成就都是在军事上。无论是组建湘军、讨伐太平天国、剿灭捻军,都是他的生平的主要贡献,凭此获得了“一等毅勇候”的封号,乃是文官获的武将封号的第一人。

曾国藩后期支持恭亲王奕䜣开展洋务运动,其主要方向也是在制造军械武器装备上,跟文治、文韬没有多大的关系。

个人认为,清廷给曾国藩的谥号对于他来讲已经没有了多大的意义,也不会影响当代人对曾国藩的判断。

借用近代革命先辈章太炎的一句话:“曾国藩者,誉之则为圣贤,谳之则为元凶。”

结语

清朝所谥的八位“文正”中,最名副其实的,小编认为可以从汤斌和刘统勋之间二选一。

而最名不副实的就不评价了,晚清那几位我觉得都可以投一票。

各位对此是什么看法?

参考资料

1. 《清史稿》

2. 晚清"清流"功与罪.

3. 汤斌:清朝文正第一人.

4. 《中国通史》

0 阅读:36

百年机动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