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大学室友聊天,她满脸愁容地吐槽:儿子初一,期中成绩惨不忍睹,不出意外应该是全班倒数。
孩子爸看到试卷后,气疯了,给熊孩子一顿胖揍。看着儿子失落的小眼神,她本能地安慰:“考不好没关系,下次努力就行。” 可没想到,孩子不仅没有被安慰到,反而情绪更低落了,周末直接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整天都没怎么说话。
室友无奈地说:“都不知道怎么安慰,本来是想让他别太在意,怎么反而适得其反了?”
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我们会习惯性说 “考不好没关系” 。但你知道吗,这句我们认为走心的安慰,其实对一些孩子没有任何作用。
孩子没考好,别说这3句话第一句:考不好没关系,别往心里去。
这句话看似在安慰孩子,实则存在不少问题。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孩子在考试失利后,内心是非常敏感和脆弱的。这种回应可能会让孩子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想法:
一方面,有些孩子可能会真的觉得无所谓,从而失去了努力的动力。他们会想,反正考不好爸妈也说没关系,那就这样吧,久而久之,学习态度变得散漫。
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对自己要求较高、内心比较要强的孩子来说,他们会觉得父母根本不理解自己的难过和失落,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被看到,进而更加沮丧和自我怀疑。
第二句:你怎么考成这样?平时都干嘛去了?我就知道你没好好学!
这种指责式的回应,简直就是一颗 “情绪炸弹”。
孩子听到这样的话,首先感受到的是父母的不满和失望,而不是支持与鼓励。这会极大地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让他们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
在情绪的驱使下,孩子可能会故意和父母对着干,原本可能只是一次偶然的失利,却因为父母的指责,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开始厌学。
第三句:考不好只是暂时的,你要从这次考试中汲取教训啊。你看你这道题错了,是知识点没掌握好,那你以后就要多花时间在这上面。还有那道题……
父母们苦口婆心地长篇大论,给孩子分析问题、讲道理,试图让孩子明白一切,可结果往往是孩子根本听不进去。
孩子在考试失利后,情绪正处于低谷,此时他们的大脑可能是混乱的,无法接收这么多的信息。过多地唠叨只会让孩子感到厌烦,要么就是敷衍地点点头,要么就是直接打断父母,双方陷入僵局。
比如我的一个朋友,每次孩子考差了,他就会滔滔不绝地给孩子讲各种大道理,可孩子总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问题根本没有得到解决。
孩子没考好,聪明父母这样说第一句:宝贝,这次考试虽然整体成绩不太理想,但是妈妈发现你这道难题居然做对了,你是怎么做到的呀?
当孩子考试不理想受到打击,我们父母首先要帮助孩子重新找到自信,别让孩子丧失信心,这就像是在黑暗中为孩子点亮一盏明灯,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关注孩子的优点能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当孩子意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是有优势的,他们就会更有动力去发挥这个优势,并且尝试将这种成功的经验运用到其他科目或知识点的学习上。
第二句:我们一起看看,哪些地方是你这次考试丢分比较多的呢?咱们想想办法怎么把这些漏洞补上。
和孩子一起分析考试中的薄弱环节,是帮助孩子提升成绩的关键一步。这会让孩子感觉父母与自己是一个团队,共同面对困难。
在分析的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孩子自己去思考为什么会做错,是知识点没掌握,还是粗心大意,亦或是考试时太紧张。然后根据不同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比如:
如果是知识点的问题,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重新复习相关内容,找一些针对性的练习题进行巩固;
如果是粗心,那就探讨一些避免粗心的方法,如认真审题、做完检查等。这样孩子会感受到父母对他们学习的重视和支持,而不是指责和抱怨,他们也会更积极地投入到改进学习的过程中。
孩子考试失利时,父母的回应就像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帮助孩子走出困境,茁壮成长;用错了则可能会让孩子陷入更深的泥潭。
所以,让我们学会这2句话,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智慧引路人,陪伴他们在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迎接未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