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911”的前一天,美国总统拜登访问了越南。
美国总统访越,本来也没什么新鲜的。在拜登之前,还有克林顿、布什、奥巴马分别访问过越南,如果“懂王”特朗普不是只有一届任期,说不定现在访问越南的就是他。
但是拜登这一次访问越南的重要性,能与克林顿当年的“破冰之旅”相比,如果按照我们中国人熟悉的历史,甚至可以称为越南版的“尼克松访华”。
尼克松访华是当年最为轰动的外交事件,中美两方发表了联合公报,打破了两个国家相互隔绝25年的历史,也为后来的中美建交奠定了基础,从此中美关系进行了180度转弯,进入一个蜜月期。
而越南对于此次拜登的到访,也进行了高规格接待,美越双方还签订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协议”。
这代表着曾经相互敌对的两个国家,将进入一个最高级别的外交关系,在此之前,越南只与与中国、俄罗斯、印度和韩国签订过这样的协议。
越南已经成了美国在亚洲最重要的合作伙伴。
去年越南超过英国,成为美国第七大货物贸易伙伴。美国也成为越南最大的出口市场,去年也是越南第二大游客来源国,仅次于韩国。
这一次美国将大力扶持越南的芯片和新能源汽车产业,越南是去年亚洲增长最快的经济体,致力于成为下一个全球半导体中心,并且其电动汽车产业不断发展。越南电动汽车制造商 VinFast上个月在美国上市,估值飙升超过福特和通用汽车等公司,目前已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汽车公司之一。
种种利好政策,越南仿佛在重演当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崛起之路。
越南的国运真的要来了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其实最好的方法就是拿越南现在的情况,和当年中国经济腾飞的过程进行对比,看看中国当年做对了哪些选择,现在越南是不是也都做对了。但总有人说中国的情况是独一无二的,中国拥有十几亿人口,其中有几个亿的廉价劳动力,中国工人的吃苦耐劳世界第一,这些都是中国经济腾飞的因素,也是其他国家无法相比的。
所以我这里就不用中国的情况来做参照,毕竟有些事情也不让说。但我们不要忘了,在东亚范围内,不仅仅只有中国经济腾飞了,还有日本、韩国,也都是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创造了“经济奇迹”。而且这两个国家的人口和越南相比也更为接近,所以参照日韩经济的崛起过程,更有意义。
越南的目标其实不是成为下一个中国,毕竟中国的体量不是谁都能模仿的,越南的目标是成为下一个日韩。
著名的历史学家沃勒斯坦曾经为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列举出三种发展战略:一是加入世界经济体系,二是抓住机会搞进口替代工业化,三是和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完全脱钩搞自己的生产。
第二种方法进口替代工业化,就是采取关税、汇率和限制进口的方法,扶持本国工业产品的发展,达到民族品牌替代进口的功能。这个方法许多拉美国家都尝试过,尽管在短期内能够带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但难以长久。
第三种方法几十年前也有国家实验过,闭关锁国自给自足,事实证明更加行不通。
而日韩采用的都是第一种方法,积极拥抱世界经济体系,融入到全球价值链当中。其实中国的改革开放也是采用了第一种方法,这一点大家应该有共识。
我来看日韩两国经济崛起的的轨迹。
日本战后经济完全崩溃,当时美国认为一个贫穷的日本很可能再度走上极端道路,于是决定对日本经济进行扶持。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把自己的军需生产和维修基地设在了日本,并且不顾英国反对,帮日本加入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让日本经济走向了“出口导向”,绝地重生。
此后日本又抓住了多个机遇,由政府大力扶持半导体、计算机、新能源材料、汽车等产业,顺应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保持了20多年的经济快速增长。
韩国经济的崛起更有代表性。在刚刚建国时,韩国是东亚最贫穷的国家,好一点工业基本都在朝鲜,韩国就是一个大农村。
韩国经济崛起于60年代,朴正熙上台之后,改变了过去进口替代工业化的战略,看到了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市场对韩国完全开放的机遇,提出了“贸易立国,出口第一”的口号。
这个崛起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60年代以轻纺工业品为主的出口导向战略,抓住了欧美发达国家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进行产业升级,让出了劳动力密集型市场的机遇;第二阶段是从70年代开始以重化工业品为主的出口导向战略,抓住了美欧日受能源危机影响进行产业升级、让出资源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市场的机遇。
你可以说这些机遇都是日韩的国运,也可以说这是他们都积极加入到全球价值链当中,都担任过不可替代的角色。
中国的改革开放,也让自己融入到了全球价值链中。
中国建立起了“世界工厂”的地位,缺少了“中国制造”那世界经济将难以运转。“世界工厂”的建立不仅仅是中国有全球最多的人口,最能吃苦的工人,还有中国政府的超强资源调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还有配合“世界工厂”的物流、基建、社会管理等等一系列因素,所以想要取代这个“世界工厂”的地位,就不仅仅是把工厂迁移过去就行的,你的基建、物流、上下游产业链能不能建起来,这都不是朝夕之功。
但是,并不是不可能。
全球价值链正在进行重构。
当中国的用工成本上升,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向东南亚国家转移。越南,就是这场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受益者和幸运儿。
2022年,越南的外商直接投资(FDI)飙升至十年来最高点。戴尔、谷歌、微软和苹果(等跨国公司近年均已将部分供应链迁至越南,并且还在加大投入,作为一种“中国+1”战略的一部分。
所谓的“中国+1”,就是把跨国投资在中国之外做一个“备份”,跨国企业可以降低受到供应链中断、汇率波动或关税风险等影响。如果其中一个地点的市场或经营状况出现变化,可以迅速扩大其在另一个国家的生产规模。
在这样的背景下,越南与美国签订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协议”,将两国关系上升到最高级别,越南人肯定会觉得这是他们经济腾飞的一个重大机遇,这是自己的国运要来了。当然现在这么认为的可能还有印度。
那么我们中国应不应该有危机感呢?当然需要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需要有忧患意识。
美国目前在主导与中国经济进行脱钩,在东南亚国家推广“中国+1”战略,在一点一点地重构全球价值链。
这些我们拦不住,美国要扶持谁,要跟谁交朋友,是他们的事情。
我们需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事情。
我们如何保住自己的优势?当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市场转移之后,我们的产业升级是否已经成功?房地产的放宽政策已经出到了“认房不认贷”,如果还没有起色该怎么办?我们是否能够在困难的局面下重建市场信心,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