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每天看1小时屏幕,大脑过半功能受损,家长别不当回事

优米MaMa 2022-10-08 15:45:50

疫情影响下,小长假没有出行,一家人留在家里与熊孩子斗智斗勇。这几天最大的感受:假期在家,太费眼睛!

假期后几天,晚上睡觉前优米总揉眼睛,突然意识到这几天熊娃看屏幕时间太长了!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熊孩子总是想方设法地想看电视、玩手机。

虽然家里设定了严格的用屏幕时间,但宅在家玩的东西就那么多,孩子很容易玩腻。而电视、手机又是最好的打发时间的工具,无意间总是跟孩子妥协,稍不注意看手机的时间就超过了预期。

上班后聊天,才发现原来不止我一个人,大部分同事都表示:假期里,熊孩子除了吃、睡、玩,其他的时间几乎都交代给电视、手机了。

尤其张姐说,5年级的儿子除了每天2小时的写作业时间外,大部分时间都“机不离手”。家人想着,反正是假期也就没过多干预,谁知熊娃上学第一天就没起来,还让妈妈给老师请个假。张姐这才意识到,假期对熊孩子太放纵了!

不得不承认,当手机、pad浸入我们的生活后,越来越多的家长更擅长将孩子交给这些“电子屏幕”。好玩的游戏、视频不仅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还能带给父母不少独处的时间。

于是,父母忙碌时,我们会习惯性给孩子塞一个pad或手机,好让他们安静一点,我平时也是这样。但最近了解了这方面的知识后,才惊觉我们自以为是的做法有多愚蠢!

过度使用电子屏幕对孩子大脑的影响

美国儿科学会(AAP)很早就明确提出,不合时宜地使用电子屏幕,可能会给儿童的生长发育带来风险。除此以外,世界卫生组织(WHO),也要求家长对5岁以下儿童使用电子屏幕的时长进行严格控制。

以前一直以为这些权威机构,这么要求是为了防止孩子小小年纪就开始近视。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越了解越惊叹电子屏幕的危害。

一篇发表下JAMA儿科的研究显示,学龄前儿童,过度使用电脑/手机/Ipad,会使大脑白质结构的16%-56%受到负面的影响。而这些脑白质结构与孩子的语言、读写、想象力和执行力都密切相关。

研究人员对参与实验的孩子们,进行了脑部的MRI扫描以及认知测验,并对孩子们使用屏幕的情况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

电子屏幕使用时间越长的孩子,语言表达力、读写能力,以及快速命名对象的能力就越差。与此同时他们还发现,使用屏幕时间越长,孩子们大脑白质的完整性就越差,致使这些孩子的神经反应更迟钝。

与此相反的是,那些健康使用屏幕的孩子,他们的大脑中连线更加发达,活跃。这些孩子减少了盯着屏幕的时长,他们将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周围的环境。听到更多的真人发音、看到更多的眼神交流,会比单一的机械声音,更有利于提高孩子对环境的敏感度。

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孩子们的大脑正是需要各式各样刺激的阶段。他们能丰富孩子们的脑部连接,这对孩子们的想象力非常重要。

就连辛辛那提儿童医院的医生约翰·赫顿博士也曾说:良好的大脑发展取决于实践现实世界的经验。例如阅读,在外面玩耍,与看护人互动以及富有想象力的游戏。

他认为,虽然任何年龄阶段的大脑,都会受到电子屏幕的影响。但学龄前的孩子,大脑神经连接不牢固,更容易受到刺激,从而发展出效率较低的大脑模式,而且这种伤害会随着年龄的增加,更难改变,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儿童,尤其是5岁前的孩子,过度使用屏幕,会造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思维不清,同时还可能增加不良的习惯和行为问题。

使用屏幕时间过长与孩子的言语延迟、睡眠不足、执行功能受损以及亲子互动减少之间也有着一定的关联。所以美国儿科学会建议,2-5岁的孩子,每天在家长陪同下最多使用一小时屏幕。

电子屏幕的蓝光,同样可怕

电子屏幕除了对孩子大脑造成不可逆影响,它的危害还在与“蓝光”。科学家发现“蓝光”能侵入皮肤深处,让色素沉淀的概率增加、同时能减弱抗氧化能力、加速衰老。

俄勒冈州立大学进行过一项关于“蓝光”的研究,他们将果蝇每天12个小时暴露在循环的LED蓝光下,这种蓝光就是我们常用的手机和pad屏幕里的光。他们发现相比处于完全黑暗或滤除蓝光环境下的果蝇,每日接受蓝光照射12小时的果蝇寿命更短。

也就是说,电子屏幕释放的蓝光会影响细胞的代谢,可能导致DNA损伤,甚至可能导致细胞凋亡。

除此以外,蓝光还会直接作用于孩子的视网膜。我们的眼睛中有一块非常敏感的地方,叫黄斑区。它主管人类的色觉和视觉,这个部位一旦有病变,就会让患者视力急剧下降。

眼科专家已确认,蓝光照射会提高黄斑区的病变风险。近几年,青少年高度近视的人数越来越多,这与电子屏幕的普及脱不了关系。

而且研究还发现,孩子们睡前刷手机,屏幕的蓝光还会抑制大脑分泌褪黑素,是造成青少年失眠的罪魁祸首。

以前的孩子三五成群在外面疯,回家后倒头就睡;现在的娃哪怕出门聚会,也会带着手机刷刷刷。电子产品低龄化,各式各样的电子屏幕渗透在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必须引起家长的注意了。

所以建议家长对儿童的电子屏幕使用时长,做出严格控制:

18个月以下的婴儿:建议宝宝不接触屏幕媒体,尽量让孩子与周围环境、监护人互动。

18个月~3岁:孩子观看电子屏幕的时长,全天不要超过20分钟。可以分时段,短时长播放,比如每次给孩子看5分钟电子屏幕。

3岁~5岁:每天看屏幕时长不要超过1小时,每次最长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5岁~10岁:每天不超过1.5小时,每次时长最好也能控制在20分钟内。

10岁以上,不超过2小时,时长最好也要控制在半小时以内。

电子屏幕的危害,不仅仅是上面提到的,还有很多。比如,对孩子专注力的破坏,对孩子感官功能的剥夺等等,有很多都是终身影响,不仅仅是大脑功能受损。所以,家长不能不当回事。

希望屏幕前的你,会因这篇文章有些许触动,从今天起帮孩子养成良好的用屏幕习惯,那就再好不过了。

0 阅读:896

评论列表

暖。晴天

暖。晴天

2
2022-10-08 23:26

孩子们这个非常正常

优米MaMa

优米MaMa

与千万妈妈一起成长,探讨科学育儿方法